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新区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当前新的形势和政策引导下,引领我国新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在研究我国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新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我国城市新区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产城融合的模式完善科学规划、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民生等全面推进柳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日益明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维 《价值工程》2023,(10):1-3
文山州广南县是一个多民族、山地多的农业县。该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进一步认识产城人融合发展时代要求。本文根据广南县城镇化建设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现有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归纳梳理并分析,旨在对广南县城镇化建设的个性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探索出符合广南县实际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以期能为当地政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其中小城镇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保定市满城区为例研究产城融合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近年来新成立的满城区,其新型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满城区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城镇化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路径,对满城区的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新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城融合。在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能有机融合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社会服务的基础薄弱和城市主体功能不强、职住分离严重、进入行业难以达到预期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也积累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比如工业园区转型模式、卧城转型模式、平地造城模式等。其他地区的城市新区建设可以借鉴这些模式,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正确的社会化规划,实现新区各部分的有机成长,构建体系化的新区服务网络来促进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7):86-87
产城融合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思路,本文从产、城、人三个方面构建产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指标体系的公共因子,运用熵值法确定因子权重,测度一线城市的产城融合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前,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两大国家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了时空耦合态势。把握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互动演化规律,找准两大国家战略的契合点,有利于两大战略在中西部地区的协同实施。文章对世界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演化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的适应性成长阶段模式。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外在形式是产业规模聚集与人口规模聚居,内在本质是地域产业承载系统的不断升级与完善,因此,遵循"产-城"互动规律,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地域产业承载系统动态适配是中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西部地区应以提升地域产业承载适配能力为主要抓手,合理引导新一轮产业转移,最终实现有产业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梅志敏 《价值工程》2021,40(33):74-76
为了高效高质量地推动四化同步的发展,国家提出了产城融合理念,成为新时期促进城市发展和战略产业布局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并备受关注.而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理念的智慧城市概念,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城市配套等各方面紧密关联,对于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推动产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建设涉及到经济与社会管理多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就扬州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对策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扬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阶段。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可融资空间的受限,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近年来兴起的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困境,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对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作为传统PPP模式在中国的创新性实践,开发性PPP基于产城融合、平台生态、多元共治、区域价值等理论,对主体功能设计、社会资本方遴选、项目运营管理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和策略选择,能更好地契合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以服务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为代表的产城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耦合理论对中国30个省市2004—2013年的产城耦合情况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全国省际及省份独立发展差异导致东部地区耦合协调程度略低于西部,西部略低于中部,全国最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产城耦合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积极作用,且高于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产城耦合提升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而劳动力、交通可达性和技术进步则起着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城融合是为了迎合中国现代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变革思路,它旨在强调城市的能级提升离不开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业高效、可持续性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战略性部署和规划,给产业进行赋能.只有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才能真正实现四川自贸区有活力、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三角地区2003—2020年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模型、空间相关性检验、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该地区产城融合度,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产城融合进程由产业发展主导、城镇功能及人口集聚支撑,总体不断抬升并呈现出东高西低渐进演变的特点;区域内产城融合发展不平衡,各城市步调差异较大,但单个城市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经标准差椭圆分析,产城融合度重心先由常州市西移至南京市,再向东移,最后向西北移动;研究期内,长三角产城融合度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并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制造业发展、信息化程度、人均GDP、医疗服务及教育资源水平为产城融合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产城融合"不仅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而且互为渗透复合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并可创造更大生产力的新的经济社会复合体或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产城融合发展不能仅注重"产",而简单化和低估了"城"。"城"于"产"不仅是一个匹配关系,还有相互融入。从单纯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城市建设于实体产业具有互动力、促进力、辐射力、吸引力、再创造生产力及本身也形成生产力等多重生产力互融作用。"城"于"产"的互融性在城市建设特性中必然也会有所反映和体现,因此推进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应重视城市建设特性的挖掘和体现。  相似文献   

15.
16.
《价值工程》2016,(17):55-57
绿色技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并对该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做相关分析。通过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鄢林昙  刘娟  张书维 《价值工程》2012,31(26):89-91
本文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宜春市社科联课题立项要求,对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概念进行了诠释,分析了当前宜春市的城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概况,以较大篇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宜春市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研究:城市规划、投融资渠道、人才引进、户籍制度、特色文化建设。探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动宜春市新一轮城镇化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18.
梁浩 《中外企业家》2013,(6Z):36-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短短一段话,不仅提出了推进"新四化"建设的新要求,还讲清楚了"新四化"建设的内在联系,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之路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国外空间失配及相关研究为基础,根据国内日益显著的职住分离和通勤量上升现状,提出了居住粘性这一观点。本文认为居民在面临居住选择时,会因为与特定场所之间的联系而在居住行为上产生一种粘性,从而造成其居住流动性受限,最终发生空间失配现象;同时,利用调研获取的杭州市微观数据实证支持了这一论点,得出居住时间、产权性质、家庭结构、归属感、接送小孩、对自有住房的偏好等是影响失配的主要显著因素。本文揭示了城市空间失配的微观机理,对指导个体行为决策、完善城市管理及制定公共政策等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是地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以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以揭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态势。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波动范围相对较小。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发展高水平地区集中于中原城市群西部和南部,产业发展高水平地区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空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河北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城市群,且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分布态势逐渐由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向西北—东南轴线左下方转移。改变中原城市群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应以产促城,发挥区域人口规模优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城市产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