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景初 《企业经济》2015,(2):121-124
从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运营融合三个方面,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融合发展关系的相关性检验,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绘制散点图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观察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残差正态分布图和残差统计表,发现样本数据没有奇异数据,故建立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总收入融合发展的相关性模型。方差分析表给出了三个模型的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找到最佳值可得出模型公式,即可找到两者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文章的研究为把握河南省未来产业融合的路径和趋势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可以为市场的发展不断积累产业优势,并有力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动漫产业和有关产业出现不断融合和持续渗透的迹象。文章在对产业融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动漫产业融合的机理、市场依据的研究,探求我国动漫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角度的市场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3.
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技术融合引发产业融合,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融合。本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利用专利系数法对中国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度进行了测算;运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了技术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关系,得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技术融合度处于中等融合程度、技术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因此,政府应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应放松管制,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代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制定战略性的发展策略和周密的计划,将决定着整个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区域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增长的某个阶段,对整体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某些产业部门或者产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驶入"十二五"车道,区域经济竞争愈演愈烈,产业转型、产业调整、产业集聚成为关键词,各类产业集聚区的增长极地位凸显,以园区为界限,以产业为核心,中国经济增长新阵地酝酿前行。但作为产业经济的物理载体,园区在媒体领域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园区设施的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和正确运营亟待行业探讨和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6.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在全球迅速实施,并引起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它将产业的边界模糊化,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推进产业的升级。通过研究产业融合,对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产业融合为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行业边界模糊理论,阐述了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趋势;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阐述了以文化产业转换经营机制为基础,借鉴产业融合的经验,调整政府产业政策,借助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推动作用,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提升文化价值,将使文化产业获得飞跃发展。同时还通过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凸显其他产业的核心价值,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提高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五金刀剪产业是阳江市传统优势产业,是阳江市首个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与五金刀剪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促进五金刀剪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娟 《价值工程》2019,38(8):96-98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产业的高度关联及产业边界不断模糊使两个产业融合成为可能,人们可支配收入及闲暇时间日趋增多产生的高品质需求使两个产业融合发展变得更加紧迫。文章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内涵,界定了两个产业的边界,提出从优劣识别到重组渗透、整合优化,再到流程再造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并进一步结合浙江省产业现状和困境,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结合与协调发展,是确保产业繁荣的关键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日本通过一系列措施发挥六次产业中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值,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我国与日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的农业农村发展背景,借鉴日本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一体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结些许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西航空制造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分析,就航空产业对江西航空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链的形成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的结论是:航空工业作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其具备的经济规模大、经济效益高和产业关联度高的特性,将对江西的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及配套产业链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机遇及挑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大程度的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又快又好的发展。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当前我们应该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在产业结构协调化基础上推进高度化以巩固发展我国经济。因此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在建立物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1988--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得出物流产业综合产值.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物流产业的发展能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但推动力没有物资资本的推动力大,物资资本仍是目前决定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最后根据物流面临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时物流业提出的要求,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毕雯雯  高媛 《价值工程》2012,31(14):158-159
本文首先对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现有模式及其影响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产业集群作为陕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并对陕北区域采用产业集群模式的现实可行性和现实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从特色产业集群、以价值链展开的产业集群、区域制度资源环境三个层面对如何在陕北区域实施产业集群模式作出了基于自己学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原有产业功能定位同构现象严重,三地行政辖区独立,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的虹吸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三地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进行产业功能定位重构已经迫在眉睫。为此,三地政府需要统一规划,加强顶层设计,而各省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抓住机遇,构建产业分工格局,联动发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合理分工体系,关键是要创新体制机制。需要建立要素共享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机制,构建产业对接渠道,推进统筹联动机制,以促进京津冀产业功能升级,三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融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产业融合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方面,产业融合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企业经营行为的转变上。文章统计分析的结果支持了上述基本判断,产业融合不仅推动了生产服务性部门的外部化,扩大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而且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开发区多以"一区多园"空间布局及形态组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产业化等融合发展背景下,研究以乐清市产业园区为例,通过GIS空间网络和UCINET社会关系网络的技术手段,研究区域内产业园区的集聚形态→园区间联系→园区建设的空间效应(产—城融合)。结论如下:①乐清市开发区内各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集聚形态以串珠型、组团型、条带型、V字形等空间形态为主。②各产业集聚区两两联系强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链条上的联系弥补了时空距离联系的相对松散性。时空联系中联系紧密程度决定于道路等级而不是道路密度。③从产—城融合阶段来看,6大集聚区处于不同的产—城融合阶段和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英国作为创意产业发展最早的国家,创意产业已经发展为英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更大的贡献体现在创意活动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优化作用上。利用创意产业作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应更多关注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关系。在制定政策时,应从产业的关联效应入手,最大化创意产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王瑜 《价值工程》2019,38(15):27-30
采用安徽省2016年16个地级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数据,根据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安徽省地区间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存在差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增收效应不够明显。基于此指出安徽省应该因地制宜,在注重农业关联产业发展的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地区间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