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5,(7):31-34
源于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引入品牌管理领域,开创了从生态角度认识品牌的新视角。本文选取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的石门栈道风景区进行个案分析后认为,当多样的旅游资源共存于同一景区时,或同样的旅游资源共存于相邻景区时,极其容易导致单个景区的品牌生态位出现偏差,出现旅游品牌定位泛化、资源利用不足和品牌之间缺乏协同的状态。在全域旅游时代,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游客体验成为一种趋势。从品牌塑造过程看,景区建设需要重视旅游品牌生态位的调整,重新思考品牌定位、重塑品牌形象和提升品牌内涵;从品牌营销策略看,景区旅游品牌的打造需要重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品牌形象特化、目标市场带动与品牌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2.
巩明 《活力》2011,(1):94-94
本文论述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特色: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加强城市建设、景区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出学习和借鉴重庆经验,加快哈市城市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建议: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强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发挥全省旅游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旅游业已成为许多省市发展当地经济的重点产业,但由于地方财力的影响,旅游业的开发缺乏大量的资金。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旅游景区加入了经营权转让行列。本文研究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模式,为经营权转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丹河峡谷景区的区位条件、自然地理情况以及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丹河峡谷景区现阶段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接着,从主题树立、开发原则、市场定位、形象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丹河峡谷景区的开发模式,确立了以围绕观光、地质考察、度假、漂流、野营、探险、特色饮食、民居住宿等活动打造丹河峡谷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最后,为实现对丹河峡谷景区的良好开发,文章景区总体布局、旅游产品开发、交通与线路布置、市政设施以及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旅游垄断的解禁与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是旅游业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动因,其中旅游景区成了民营资本投资的热点。然而,景区资源的利用问题仍十分突出,对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正视现实,民营企业全面整合和优化旅游景区的资源刻不容缓,即要在关系、地域、文化、信息与营销等资源的整合上取得明显业绩,努力实现"在整合中求生存,在特色中谋发展,向资源要效益"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西旅游业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其水平与一流旅游城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景区产品开发不到位就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伴随着全国休假制度的调整和江西省全民休闲旅游计划的启动,江西省的旅游业势必面临着一次大变革。梅岭旅游景区要想在变革中有所突破,产品开发环节自然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谢天慧 《物流技术》2014,(15):57-58,89
阐述了旅游景区物流活动的内容及其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分析了生态物流的概念及内涵,对旅游景区生态物流发展现存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旅游景区生态物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旅游工艺品是人们在外出旅游、浏览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的同时,购买的富有当地特色的,具有工艺性、纪念意义的纪念品。旅游工艺品作为旅游商品,不仅能给景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起到宣传所在城市的广告作用,有利于提升城市及旅游景区的知名度。近年来,伴随着唐山城市的发展,大南湖生态景区的开发,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在唐山的落成,唐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扩大,旅游业也不断升温,唐山地方特色产品也得到了一些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唐山旅游工艺品开发滞后,尤其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缺乏特色,制约了唐山市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加快开发唐山  相似文献   

9.
受资源多样性、差异化特点的影响以及政府对旅游景区的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我国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上出现了体制不清、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经营管理机制落后等诸多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与国际旅游业的高度接轨,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改革迫在眉睫。建立良好的景区管理体制和景区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对于提高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提升景区运营管理能力、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提出了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依托,由农民参与经营和服务的旅游业态。我国农村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巨大。积极开展农村旅游,既满足了城市居民需求欲望,又促进了农村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旅游蓬勃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1.
铜川旅游业虽经多年发展,但仍没有形成优势的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有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1999年,全市旅游收入仅1.334亿元,没有使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成强大的经济优势。汹涌而来的西部大开发为铜川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用大开发的思路,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征,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 一、因地制宜,抓景区特色建设 铜川旧居京畿要地,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城市雏形已成,在此基础上应努力推进五大特色旅游。 1、耀瓷…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景区特色鲜明。为促进甘肃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选取2002—2020年甘肃省旅游业总收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利用Eviews 10软件,以旅游业总收入为因变量,以入境旅游人数等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入境旅游人数、旅游从业人数、旅客周转量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完善旅游业相关的基础道路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收入水平;加大旅游业政策扶持力度;做到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以促进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老子山是融水苗族自治县佛教旅游胜地,其老君洞又名真仙岩、灵岩,是全国道教“36洞天”之一,自治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子山景区文化结合了融水苗族文化,成为融合生态自然、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文化特色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景区。文章主要从融水老子山景区开发与文化保护入手,分析景区文化保护对当地旅游业的作用,从而提高景区文化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翼飞 《科技与企业》2014,(12):144-144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拥有独特的山水生态、冰雪世界、朝满风情、边境风光、殖民遗迹等。但吉林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东北三省是相对落后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旅游景区宣传内容单一、方法落后,每年旅游总收入始终无法与拥有的旅游文化资源相匹配。本文探讨了用时下最先进的三维立体技术对长吉图区域内景区进行数字化模拟,从而激发有课前来旅游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基于星子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九江市政府提出要使"星子旅游业由景区建设向旅游城市跨越".这是旅游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星子县自然山水与文化元素变相辉映,大规模高品味旅游资源集聚,旅游市场基础好,又处于庐山、鄱阳湖两大旅游区的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江西省努力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背景下,星子县具备由旅游强县向旅游城市跨越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星子县的实际,提出了实现这一跨越构想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江西核心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限制问题日益突显,这对单兵突进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江西旅游业现有发展格局基础上,提出了联合作战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即通过打造红、绿两条黄金旅游线路,将优势景区景点串起来,整合沿线旅游资源,融合沿线相关产业,提高旅游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财富。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景区类型是影响景区选择哪种经营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原苗苗 《企业导报》2012,(21):132-133
利用陕南三市生态旅游的优势,促使生态资源相近的三市旅游业发展,走区域联合开发之路:实行政府主导型开发战略;联合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区域联动,实施整体营销;树立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3,(2):24-25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委、市政府依托优势特色资源,不断加大对旅游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景区景点建设,特别是积极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乡村游"建设,旅游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缩小城乡差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额尔古纳市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等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灾后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震造成了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众多旅游景区遭受严重破坏.有的景区的旅游资源在地震中消失殆尽.此外,地震造成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的重新远营.游客对于地震后灾区旅游业的形象和旅游信心也遭受严重打击.伴随着一些道路、城镇、旅游景区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灾区旅游生产能力和旅游消费需求遭受重创,原有的生产力受损,原有旅游产业结构被破坏.因此,有必要站在生产力布局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重新审视灾后四川旅游业的恢复重建问题.从空间布局、产业调整、项目建设、市场营销等多角度去重新规划灾后旅游业的发展蓝图,共建灾区旅游业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