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文明,其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其特征是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而生态财税制度和政策是国家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而实施的宏观调控手段。不管从它们的最终目标的协同上,还是从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上,生态的财税制度和政策都会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4.
5.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这项工作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要求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新力量。 相似文献
7.
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必由之路,也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优势明显、生态产业基础良好和生态实践经验丰富,正是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GDP至上的政绩考核观、经济发展仍然不足、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培育生态经济体系、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四方面提出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主要路径,进而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生态经济政策、提高民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生态安全的意识却与之相差甚远。本文以四川生态安全为着眼点,提出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没有生态安全也就谈不上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林业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重点介绍建设中的背景以及载体.通过对人文影响、经济促进等几方面特点的分析,总结出林业生态文化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人文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取得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2.
13.
在科技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当代,现代科技同生态文明呈现出的互动与冲突,呼唤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笔者从伦理和制度的视角探讨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以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15.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突出了生态意识、生态产业、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反映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艰巨而持久性。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发展绿色技术,完善法制体系,改善市场运作机制及倡导绿色消费来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新社会。 相似文献
16.
17.
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时,我们是否关注身边发生的形形色色的自然生态变化?是否主动努力地促使生态文明朝着绿色方向发展?据悉,中国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并没有全面完成,而2011年全国节能减排任务也完成得不尽人意.由此说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仍然是令人痛心的自然生态恶化,由此昭示人们必须对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作进一步深刻反思,需要全国上下持之以恒地共同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继党的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可见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绿色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既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道路,又继续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