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问题广受社会关注.为此,本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在第一部分中,通过对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重在说明我国影子银行具体的表现形式;第三部分对国内影子银行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先对国内外影子银行进行了对比,深度阐述了国内影子银行的运营模式,对其资金来源与业...  相似文献   

2.
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作为社会融资的重要渠道,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为此,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半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了我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的动态影响关系,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短期来看影子银行对银行信贷最大替代效应产生在第2期,最大推动效应产生在第3期,长期来看影子银行对银行信贷的替代效应占主导。第二,银行信贷在当期即对影子银行产生最大替代效应,在第2期产生最大的推动效应。长期来看银行信贷对影子银行的推动效应占主导。以上结论可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磊  祝婧 《中外企业家》2014,(11):96-99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之外的类银行体系。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时的各国将影子银行监管纳入紧急议程。而我国由于特有的国情与经济现状,影子银行具有对传统银行有依附性、集中度较低,普遍度高但规模小、表现形式单一、风险传递的家庭化的特点。针对目前的监管存在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局限、立法制度的不健全、透明度过低等问题,借鉴美国、欧盟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做法,我们应从部门协调、完善法律规制和推进信息透明化入手改进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非金融企业迅速发展。研究发现,现阶段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是通过参股非银行金融机构、委托代理、民间借贷等其他金融业务方式。其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其他融资方式,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风险累积”效应、激励效应和资金分流效应,及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金融机构创新的不断推进,影子银行通过非常规的形式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可能性边界,从而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影子银行一方面能够促使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及盈利能力发生转变;但另一方面由于其高杠杆性、高关联性以及期限错配等特点又放大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本文着重探讨了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牧阳阳  谢爽 《企业研究》2013,(4):149-150
金融危机以后,影子银行成为全球关注和金融监管的焦点,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弥补了资金业务的履盖面,但其天然的脆弱性,也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增加了票据市场的系统风险。本文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进行概述,针对其对票据业务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审慎监管框架、健全法律体系、完善机构内控防范和公开信息披露的角度分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金融机构创新的不断推进,影子银行通过非常规的形式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可能性边界,从而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影子银行一方面能够促使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及盈利能力发生转变:但另一方面由于其高杠杆性、高关联性以及期限错配等特点又放大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本文着重探讨了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子银行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给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高度的繁荣.由于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贷款操作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内生的脆弱性,成为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体系的教训给我国金融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我国金融业应循序渐进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注重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实行全面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影子银行开始在世界各地产生,并逐渐开始向世界传统的银行金融体系发起冲击.当前,影子银行也开始成为我国关注和研究的对象.随着影子银行的海外业务,在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相对简单和有限的.然而,在一系列连续的影子银行危机、 网上借贷平台的崩溃之后,敲响了影子银行风险的警钟.因此构建完善的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对于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8号文件,再次重申了银监会加强对影子银行管控的力度。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从小规模已经发展至数以万亿计规模。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出发,分析其特点及膨胀式发展的原因,就加强其风险控制和监管、治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2.
向宇  范航 《中外企业家》2013,(12):107-107,112
2012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提醒中国关注影子银行的问题再度引发人们对影子银行的讨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子银行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表现,并重点阐述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艳杰 《企业导报》2014,(14):23-24
近几年,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密而广的联系,日益突出,存在的风险交叉传递,对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形成威胁,有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探讨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风险管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进行估算,然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测度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分别对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稳定性指数呈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城商行的这一关系则不显著。从2012年开始,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出银行稳定性拐点,为此需要对影子银行采取适度监管政策,构建影子银行官方数据库,重构影子银行风险导向政府审计风险模型以及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审计。  相似文献   

15.
影子银行是在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才被广泛关注的新事物,相关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以国内学者对影子银行的认识进程为线条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影子银行是什么、为什么关注它、怎样解决其存在问题,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通过梳理影子银行最新进展,把握当前影子银行研究动态,力图提炼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开始关注新兴金融实体———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作为传统融资业务的重要补充方式,为社会资金带来了极大的流动性。但是由于其疏于监管,信息披露弱化导致其中暗含了巨大风险,一旦大规模触发,必将引起市场恐慌。文章从影子银行的涵义入手,对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其对财务报告的挑战,以期为信息披露的规范提供帮助,使影子银行真正发挥其积极的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化,金融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以对接信贷需求缺口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总量的迅速扩张,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信用创造和金融的稳定运行。文章从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了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两面性,通过准确把握其发展的根源和潜在风险,就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全面监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影子银行源于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使得中国金融组织发育不足,受管制而偏低的市场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导致中国金融发展出现替代化,即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主要包括银信合作、企业转贷、民间借贷和贷款融资创新四种类型“影子银行”的存在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影响市场取向的经济特型、干扰货币政策的执行、产生社会多角信用风险等问题.中国的“影子银行对个别地区、个别领域金融安全形成一定压力,但目前来看还不构成现安威胁,风险冲击迁在可控范围内.解决影子银行问题既要着眼于规范管理,更要着眼于调整金融控制,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人们开始认识到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不良影响和风险监管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分析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到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20.
常江红 《价值工程》2014,(2):143-144
改革开放以来,对比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支持却明显不足,完全不能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的需要。过于简单、集中的金融体系在对待中小企业时明显缺位,而迅猛发展的国内影子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在监管规范的情况下,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