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1985-2005年间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四种渠道溢出的外国研发资本存量,并采用国际R&D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各种渠道的技术外溢对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的研发支出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渠道的技术外溢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但是以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研发溢出并没有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承接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路径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1985-2013年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替代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通过构建L-P模型和实际案例考察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但影响效果不及国内研发和外商投资,此外两国技术差距也是影响技术进步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1990~2006年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进行估算并分解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化率、地区GDP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对外经济依存度都会增加生产效率,而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③1992年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1998年之后有显著上升;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决定的,规模效应的贡献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推导揭示时变产出弹性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在计量上的差别,本文提出估算时变产出弹性的简单公式和直接估算技术进步的方法,根据解析几何原理提出计算总量生产函数各变量导数的几何微分法,并测算了1978~2009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测算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产出弹性改变的影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Trans-log)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以湖北省农户的微观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对农户家庭经营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做了系统分析。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看,农户的微观经济行为与农村的宏观经济表现是一致的,其中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则一直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动力,然而规模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农户相对于生产前沿(最佳实践者)的技术效率差距扩大与分化则严重阻碍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动态前沿生产面的非参数方法获取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依据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发展耦合于蕴涵前沿技术的机器设备投资过程逻辑,以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工器具投资表征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检验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及其匹配结构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但技术效率实现与否内嵌于经济环境,受制于行业利润率及技术与人力资本的匹配程度。行业整体合意技术结构效应不明显,而以利润率和国有化程度分组发现,高国有化行业和高利润率行业存在合意技术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22011年十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研发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从年份来看,整个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4.7%,TFP和TC(技术进步指数)变化曲线高度相似;技术进步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从行业来看,不同行业近10年的TFP、TC值均大于1,不同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EC)和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物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构建1999~200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物流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恶化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各地区存在严重的投入拥挤和资源浪费现象;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差异,原因各不相同;东部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最快,西部技术进步增长明显,相对而言,低水平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使得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最慢.σ检验表明,技术效率在三大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有发散的趋势.目前应注重物流业的规划、管理及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1999~2006年中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和宏观模型,检验了各影响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资产市场份额、GDP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资产费用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作用,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滢 《企业经济》2015,(4):178-182
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而对外投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非常好的途径之一。本文在现有的国际研发溢出模型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研发溢出模型,并利用1990-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OFDI通过反向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对国内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最大,中国也从国外研发中获得了一定的技术溢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国内吸收能力,使得O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还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及其区域差异,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时采用增长回归法对我国地区之间TFP、技术效率、科技进步的差异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1994-2007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达到1%,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下滑趋势;我国各省市区的科技进步、技术效率、TFP变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TFP和科技进步变化差异最为明显,而技术效率变化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黄怡涵 《价值工程》2022,41(2):75-78
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分析了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市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其分解指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具体情况。研究发现:综合来看,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增势,其中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发挥了主要作用;分年度看,2017年各省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极差最大,唯一的技术效率下降情况也发生在2017年;按各省市银行发展势头看,北京、河南、吉林、上海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由增转降,浙江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在降;按地区看,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为显著。据此,本文就进一步更好地促进银行业长远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基础薄弱,距离高收入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学术界一般认为,我国过去的发展模式属于要素投入型,缺乏技术进步的高投资高增长往往伴随着资源透支和环境破坏,从而导致经济发展质量差。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其内涵是指在土地、资本、劳动力等投入要素不变时产出仍能增长的部分。1979~1998年我国年均资本增长率约为10%,1999~2007年达到13%,而全  相似文献   

14.
韦海波  王树佳 《价值工程》2009,28(10):60-62
基于2001~2007年中国5个高技术产业的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构建一个三投入三产出的模型,分别测算了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5个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差异较大,而且整个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不稳定,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因素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15.
朱慧蓉 《企业导报》2011,(7):121-122
采用曼奎斯特指数法,对1997~2007年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增长不快,且技术效率负增长对技术进步的削减作用较大,因此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缓慢。通过各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一些更进一步的结论,为预测全要素生产率对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等的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时,通常假定他们的一部分技术会转移至东道国的企业里。但是,经验研究还不能为这种正的溢出效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正,且在统计上均非常显著。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前向关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1999~2006年产业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制造业内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内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不断提高,由于内资企业增速更快,二者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进一步的分解表明,前沿技术进步已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1999~2006年前沿技术进步对内外资企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约为80%和90%。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0—2014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利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地区差异性,并采用SFA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稳健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2000—2014年东北三省城市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正增长,但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了震动式的下降趋势。在样本考察期间,东北三省城市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3%,由技术效率改善(2.1%)和技术进步(0.2%)共同推动,且技术效率改善做出了主要贡献。(2)东北各省的城市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增长,吉林省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双驱动,辽宁省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由技术效率改善推动的,而黑龙江省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3)东北三省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相对较低,改善空间巨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时出现正向变动的城市占据样本量的32.4%,还不及全部样本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7,(12):134-140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其与粮食生产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2002-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由技术进步驱动型向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驱动型转变,且空间差异较大;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产出全局空间相关性呈"N"型变化趋势,局部空间相关性主要集中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充分考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同县(市)空间异质性,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在推进粮食生产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过程中,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投入产出导向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动态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为了减少计算偏差,我们引入了不良贷款和资本要素。分析表明,2000~2005年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4.8%,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国有商业银行生产率改进明显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强。同时我们发现,如果不考虑不良贷款,则会高估中国银行业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