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通道是中国从中亚进口资源与向西方进行加工产品出口的必经之地,CAREC通道有6条国际运输通道,这6条通道运输性能的高低也就直接决定了丝绸之路是否通畅。通过建立时间-距离-成本调查表与excel的TCD模板,计算这6条走廊具体的4类物流贸易便利化的指标,寻找到跨国运输的瓶颈,为解决跨国运输相关问题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2003年4月29日,中泰两国政府在曼谷就尽快取消双边水果和蔬菜产品的关税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果蔬实施零关税的“早期收获”方案,2003年10月1日,方案开始进行启动,这对中泰贸易来说是一项根本性推动,为扩大中泰两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顺应历史要求的积极贡献。两年来客观事实的发展完全证明,这项举措取得了全面的成功。2004年中国对泰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了37%,进口增长30.8%,出口增长51.6名:2005年1~8月中国对泰国的贸易额进出口139.1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0.9名,进口87.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出口5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6%。在中泰果蔬实行零关税后,连续两年,中国的进口总额都大于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服务贸易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增长,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也从商品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排名世界第三位,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仅列第八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将严重制约对外贸易持续有效的发展,中国贸易转型已成为现实需要。为此,本重点论述了国际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存在的差距,以及进一步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33):88-90
本文运用图表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1995-2014年广西生产总值、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进出口总额等数据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虽然近几年广西生产总值、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都在迅速的增长,对外贸易额每年都为顺差,但是进出口总额所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普偏低;还发现广西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对广西生产总值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广西应该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外贸环境,推进海关现代化管理使对外贸易进程高效化,加强与东盟经贸合作努力打造区域经济核心等以保持广西进出口贸易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2000-2008年相关数据,将上海生产性服务贸易与上海货物贸易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表明上海货物贸易与生产性服务贸易存在依存性,但未出现差额替代,且上海货物贸易进口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增长拉动作用较大。从结构看,上海货物贸易的进出口对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的出口影响较大,对通讯服务和保险服务的出口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6.
日本和欧盟都是世界上较大的发达经济体,也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双方的经济和贸易都日渐萎靡.本文利用经典贸易引力模型,对1995—2015年日本与欧盟28国的双边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影响日欧双边贸易量的重要因素包括两国距离,双方GDP,人口数量和关税.其中,欧盟国关税税率的下降将对日本进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且不同产业的差异又呈现出显著地差异;日本进口欧盟成员国的数额与出口国GDP表现出正相关,与日本本国GDP呈负相关,且欧盟国出口国的GDP对其影响要大于日本本国GDP的影响;从日本本国人口数目和出口国人数看,日本作为进口国人口数目与进口数呈正相关,而出口国人数增加却不利于其出口,且影响并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日本应优化进出口结构,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双边贸易伙伴关系,尤其对于具有贸易潜力的成员国应引起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更加深入理解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产生的影响,文章选取2010年至2019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使用扩展引力模型构建回归方程,衡量贸易便利化对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起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异质性分析显示,贸易便利化对高收入国家的抑制作用小于中低收入国家,对高级农产品的抑制作用小于初级农产品,而在细分一级指标体系下,基础设施及电子商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表现为抑制作用、海关环境表现为促进作用。中国应完善政策制度,将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企业运营模式,完善我国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市场化、品牌化水平以适应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建立可靠供应链,推动政策对口协调。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我国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现状,结合行业发展的趋势,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Novy(2013)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基础上把国内民主化程度作为政治因素从出口国和进口国两条路径引入该模型对其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中国与金砖国家部分农产品贸易成本弹性分别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中国与金砖国家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均可提高贸易量。然而中国出口与进口贸易成本弹性差值均为负,中国总体不具有相对优势。从细分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可以优先考虑本国优势产品,重点在优势产品领域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国与金砖国家存在产业内贸易潜力较大产品,中国可以与金砖国家在不同层次加深农业分工与合作,分散中国农产品贸易风险,实现对外贸易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欧贸易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自2006年起中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进口国.而从中欧进出口贸易的前五类商品来看,分别为欧盟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纺织品、杂项制品、金属制品和光学医疗器材、钟表等;欧盟向中国出口的为机械机电产品、交通工具、金属制品、化工制品和光学医疗器材、钟表等.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前五类商品均为制成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1996~2010年中国对18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主要东道国(地区)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进出口创造效应;中国对资源丰裕类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最强的出口创造与进口创造效应,对发达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与进口创造效应,对新兴经济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效应与较弱的进口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9,(3):145-153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世界贸易往来、互联互通,推进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了贸易便利化衡量的指标体系,选取22个沿线国家为样本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其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研究对象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贸易便利化水平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与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但是与新加坡、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偏低水平,说明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最后,进一步剖析了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姚学颖 《物流科技》2015,(4):129-133
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地区之间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便利化已经成为影响贸易往来的热点问题,得到各国与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文章重在研究中国与周边主要大国贸易便利化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选取口岸效率、海关环境、宏观环境与电子商务4个一级指标与15个二级指标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测算中国、印度、俄罗斯、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5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程度。测评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便利化程度最高,蒙古国贸易便利化程度最低。中国虽然整体实力在5个国家中相对较高,但其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取相关贸易专业化的衡量指数与方法,分析了中欧及主要欧盟国家服务贸易相对于世界服务贸易总体的专业化程度,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进出口相对于世界的专业化程度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欧盟的服务进口相对专业化程度大于出口相对专业化程度,且总体上呈现逐渐加深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相关贸易专业化的衡量指数与方法,分析了中欧及主要欧盟国家服务贸易相对于世界服务贸易总体的专业化程度,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进出口相对于世界的专业化程度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欧盟的服务进口相对专业化程度大于出口相对专业化程度,且总体上呈现逐渐加深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联合国有关中美农产品贸易统计数据,对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研究。虽然中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呈逐年递减趋势,且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GL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ruelhart对2006~2016年的中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进行计算,认为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不高,在24类农产品中,产业内贸易的农产品占比较小,大部分农产品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水平波动幅度也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修正的贸易引力模型,应用中国与175个国家(地区)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劳务输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对样本总体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与出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劳务输出能够带动出口增加;而劳务输出对进口没有明显影响,二者之间呈现不显著的替代关系。对样本国家(地区)按区域和收入分组的回归结果与对样本总体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我国对大多数国家(地区)的劳务输出与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外派劳务最为集中的东亚和南亚,劳务输出对出口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在进口方面,除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外,对其余各组国家(地区)的劳务输出与进口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而这种关系通常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构造中美出口和进口贸易模型,通过 VAR 模型和 VEC 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长期内升值有利于中国对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汇率波动短期内对出口的冲击大于进口,长期内有助于中国对美出口,对进口无影响.中美两国要调整各自贸易结构,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汇率大幅波动,才能最终解决中美贸易失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金融标准化水平为切入点,在分析标准化对金融服务贸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针对 1997— 2013年中国金融标准化及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等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中国金融标准化水平与 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标准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且国际金融标准的采用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均有利。短期内,国家金融标准工作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出 口增长的影响更大,但影响程度呈边际效应递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一国进口对于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影响效应?与以往对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分析多聚焦在出口目的国等宏观层面,本文基于微观产品层面视角,采用负二项分布等多种估计模型,对文化产品进口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进口对于文化产品的贸易联系持续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并且这种影响效应显著存在于贸易持续期较短的样本,即进口能够提升出口商的“学习效应”,降低文化出口的生存风险。同样,较低的出口价格、较高的初始贸易额对于贸易联系持续期的稳定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本文多种稳健性估计结果均验证了上述结论。因此,要审慎认识和把握文化产品进口对于贸易平稳发展的重要意义,适时调整文化贸易政策,这可能有利于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