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4—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盈余管理风险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企业的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在公司内部治理治理中,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降低企业风险,节约审计费用,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公司未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公司未来年度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经理权力、公司规模与薪酬差距对公司未来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公司业绩相对更好,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当期绩效有微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公司未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公司未来年度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经理权力、公司规模与薪酬差距对公司未来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公司业绩相对更好,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当期绩效有微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控制公司特征变量和治理结构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全样本和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匹配样本,对董事会结构特征中组成成员情况以及成员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董事独立性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并且领导权结构影响了独立董事比例、董事薪酬对公司绩效的有效性。长期而言,应通过建立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并逐步减少不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董事会成员的人数,以提高独立董事、监事会和董事薪酬委员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邬国梅 《财会通讯》2008,(6):114-116
本文以2001至2004沪深两市发生总经理变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总经理替换与公司绩效以及内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经理替换与公司绩效、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均显著负相关,但董事会制度变量对总经理替换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让董事“懂事”仍是未来公司治理改革的重心。  相似文献   

6.
李应宝 《财会通讯》2008,(6):114-115
本文以2001至2004沪深两市发生总经理变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总经理替换与公司绩效以及内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经理替换与公司绩效、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均显著负相关,但董事会制度变量对总经理替换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让董事“懂事”仍是未来公司治理改革的重心。  相似文献   

7.
新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娟  王生年 《价值工程》2008,27(6):162-165
以2001~2005年新疆上市公司为样本,综合考察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高管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绩效成倒U型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绩效成负向关系;高管激励不论是采用年薪的方式还是采用股权激励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考虑到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绩效的互动关系,还检验了治理结构的内生性问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绩效有促进作用,但未发现绩效对治理机制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长祥 《企业导报》2010,(10):50-52
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层管理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二次负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规模与公司绩效成正相关关系,总经理薪酬和总经理与董事长两职合一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陶宝山  徐隽 《会计之友》2012,(20):106-108
文章以2007—201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规模和年龄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的受教育程度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任职年限对公司绩效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股、第二大股东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独立董事比例等角度研究了部分零售业企公司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零售业企业的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从而为我国零售业企业更好的公司治理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有关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日趋增多,旨在探讨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即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作为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以超过法定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独立董事参会比率、独立董事薪酬水平、独立董事兼职家数和独立董事异地化程度作为独立董事特征的衡量指标,对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除独立董事参会比率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外,其他解释变量与公司绩效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有关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日趋增多,旨在探讨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即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作为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以超过法定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独立董事参会比率、独立董事薪酬水平、独立董事兼职家数和独立董事异地化程度作为独立董事特征的衡量指标,对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除独立董事参会比率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外,其他解释变量与公司绩效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水平的代理变量,对公司治理因素与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审计机构权威性、审计意见与交易状态等因素对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影响;提高流通股比例和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设置审计委员会等制度设计对信息披露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04年沪深两市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了家族控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族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公司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家族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8—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以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频率、董事会持股比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综合的董事会特征变量,运用Ball和Shivakumar模型对会计稳健性进行了计量。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是显著存在的,并且"好"的董事会特征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会计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徐良果  李娜 《财会通讯》2011,(10):85-88
本文利用2007年至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公司治理、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高管薪酬与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高管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存在负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4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 (金融类公司除外) 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特征--独立董事薪酬、年龄、出席会议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等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虑了独立董事比例与其他独立董事制度特征的交叉影响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的薪酬、年龄、出席会议比率、居住地与上市公司注册地(办公地)的一致性与公司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韩菁  朱和平 《会计之友》2012,(26):72-75
文章以江浙民营上市公司2006—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检验了公司治理各变量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无显著关系,董事会、监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高管薪酬以及监事会会议次数与盈余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效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样本,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所有权集中程度和资本结构等方面对影响高管人员薪酬的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实证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搜集数据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太显著,而与所有权集中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显著性较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司高管薪酬、业绩与董事会特征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1 17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7~2009年作为时间窗口,考察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发现控制董事会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设置薪酬委员会可以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