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广西经济》2015,(2):31
根据自治区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要求,今年上思县扎实有效的开展了核心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以上思—十万大山沿线为核心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示范区涵盖1个现代农业创新园区、5个产业引导区、1个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带和5个农产品加工物流区,规划面积达到1.15万亩,涉及到县内思阳镇、叫安镇、华兰镇、公正乡、南屏乡等十几个村屯,覆盖人口数达4万多人,预计带动农户3万多户12万人左右。全县现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今年,兴业县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该县将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性家庭农场"三个示范工程",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片13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示范社5个,示范家庭农场5家。同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扶持春茂、温氏、和丰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引导鼓励农业企业和  相似文献   

3.
《广西经济》2015,(2):17
玉州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农"工作成效喜人,现代农业特色明显,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一是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建设一批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二是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继续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三是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以  相似文献   

4.
2015年,昭平县提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生态昭平、长寿茶乡、养生之都"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创建一个示范区抢抓自治区创建一批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机遇,通过项目引导,整合财政支农资金,2015年创建昭平县现代特色茶产业(核心)示范区。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核心区茶园面积3000亩,拓展区茶园面积7000亩,辐射区茶园面积12000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流市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特色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按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要求,科学规划,加大招商引资、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科技装备,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取得显著的成效。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了切实加强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工作,北流市成立了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  相似文献   

6.
北京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初具规模,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前景广阔。通过分析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厘清北京休闲农业发展态势,梳理出北京休闲农业高质量新业态,包括农业特色主题公园、农业文化品牌节庆、农业嘉年华、创意农业工艺品体验、森林公园综合体5种发展模式,提出聚焦数字赋能休闲农业新业态、培养素质较高的休闲农业旅游人才、打造文化IP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精品化、优化休闲农业营销宣传策划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背景及成效
  2011年以来,湖熟街道立足“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道”的定位,全力推动5.2万亩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区总规划建设,计划通过3-5年精心运作,将湖熟街道打造成南京市民最愿选择的休闲旅游基地、江苏知名的高端农业示范区和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特色高端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区。然而,作为农业大镇的湖熟,2万余职业农民,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台湾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农业,走向了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为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值得浙江学习借鉴近日,浙江省农业厅组团赴台就台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营销、农民组织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洽谈。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功能于一身的新兴产业模式,"互联网+休闲农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在对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互联网+将在哪些领域对休闲农业带来改变,分析互联网将如何与休闲农业实现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0.
郑西莫 《中国西部》2012,(13):88-91
“‘五大兴市战略’符合金堂的实际,金堂县将立足丘陵地区基本县情,大力建设骨干交通网络体系,推进工业强县、建设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深化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进一步提高招商选资的水平和质量,打造天府水城、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样板区。”——中共金堂县委书记王波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营销对象的新兴产业。大连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大连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具有组织领导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因此,大连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应该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构建生态安波;突出特色,创新产品,构建休闲安波;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和谐安波;营造氛围,热情服务,构建好客安波。  相似文献   

12.
贵州发展休闲农业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攀春 《特区经济》2012,(1):210-212
休闲农业以土、特、奇、小为优势,能够与不同资源条件的地区有机结合,不受规模的限制。贵州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政府统一规划和布局,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力保障,各地区结合本区域的资源特色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岑溪市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在示范区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建设时间短的情况下,围绕目标,明确主体,迎难而上,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已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组的验收,并荣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岑溪市抓示范区建设突出"新、高、快、特、优"五个字:在思路谋划上注重"新"。一是示范基地实行新建。岑溪市敢于打破常规,在没有现成的农业示范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对休闲农业竞争力的提升,表现为文化创意与休闲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低水平、无序的恶性竞争是制约蓟州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应遵循资源依赖性、各方利益兼顾、活化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把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分别采取拓展型融合、复原型融合和重置型融合,塑造有历史、有渊源的文化氛围,以文化创意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以新浦区浦南镇为例,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休闲农业进行分析,研究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针对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失衡、重复雷同、环境破坏等问题,提出加强土地流转,统筹发展;加强规划,功能分区;突出乡土特色,提升形象;完善基础农业设施建设,建设片状农业景观带;确定模式,优化资源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现实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农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新型农业、农家乐、农业经营形态。由于理论上的误区和路径依赖的影响,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理论探索和创新。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休闲农业是一种旅游产品,按旅游产品的要求来设计和开发休闲农业,将是休闲农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郭丽  吕淑芳 《科技和产业》2020,20(3):153-157
云浮市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过程中,境内各区域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云城区、云安区和新兴县三地总体发展较好;而罗定市和郁南县的发展相对迟缓,旅游品牌形象不鲜明,尚未形成产业效应。立足“资源”和“市场”的现实状况,云浮市各区域应实施差异性发展策略,打造特色各异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即云城、云安以“都市农业”为特色重点发展科普教育研学游;新兴以“禅意农耕”为特色重点发展农家休闲养生游;罗定以“美丽田园”为特色重点发展返璞归真观光游;郁南以“南江果园”为特色重点发展地域风情体验游。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根基,休闲观光农业的类型开发和空间结构组织应以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特色和发展方向为依据。在上海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和空间整合布局的基础上,规划上海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类型与空间布局,使农业旅游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达到特色突出、相对集中、有序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休闲农业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乡村文化的血脉承传、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均衡发展四个层面。通过考察当前休闲农业文化价值实现的三种典型模式可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休闲农业文化的价值实现还需要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展开:一是创新休闲农业文化普及机制,二是加强"外脑"的智力扶助,三是提升当地居民参与度,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五是提高休闲农业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20.
章继刚 《老区建设》2008,(19):11-14
一、创意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以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农业企业为主体,充分应用美学、艺术学、生态学、农学、养生学、景观学、知识产权学、休闲学、环境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以及现代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