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整个哲学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最具力度的一个部分。在这个理论中,马克思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彻底的批判,在批判中创立未来科学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在马克思那里,是从否定的、虚假的角度来使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概念的,进而揭露其本质特征是虚假性。本文通过对这种虚假性的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出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这正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核心,具有划时代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他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观念表现;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社会根源在于它掩盖了真实的生产关系;剖析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方法论基础即主客颠倒性;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分析问题的非历史主义原则。在此过程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他早年阐释的意识形态思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马恩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表述,来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以及两个对立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建设一个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完成由旧世界向新世界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兴起的一种影响广泛的思潮,在语言学、符号学、文学理论、美学、社会及自然史、哲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等中都具有着结构主义的理论。同时,结构主义也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哲学中,因之而出现了如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的结构主义等等。但结构主义并不能作为一种独特的形而上学体系或某种意识形态而存在,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方法而贯穿于广泛的领域。因此,把结构主义设想为一种统一的哲学派别或意识形态,无疑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关于意识形态的奠基巨著。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本质、功能、发展规律和结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重大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市场起源、市场要素、市场机制、世界市场等的探索,诠释了市场社会起源论、商品价值论、货币流通论、供求、竞争、价格等基本问题,又深刻批判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纸币失控现象、市场滞后性、不当竞争、世界市场掠夺性等问题,建构了完备的市场批判理论,为我国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应当予以批判和超越的否定性概念。他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成功地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然而,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观念发生了流变。这种流变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它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消极的影响。正本清源,继承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认识,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马克思试图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诸精神的驱逐、围猎,建构自己的哲学理论。他通过对施蒂纳唯一者思想体系的深入剖析和无情批判,在必须制服幽灵,必须使幽灵终结的理念中实现了自己理论体系的唯一性、正确性与合法性,从而最大范围地显示出新思维、新理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突破与占有。  相似文献   

10.
主体形而上学和资本主体性存在内在契合.资本主体性是指资本反客为主,攫取了人的主体性,成为吞噬和控制一切非资本之物的霸权,并最终导致“人受抽象统治”的生存状态.主体形而上学通过确立资本的主体地位在现实层面实现了对人的统治.马克思通过理论和经济层面的双重主体性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体性的虚幻性,把人从资本统治中解放出来是马克思寻求的人的解放之路.马克思主体性批判采取了社会历史批判方式,不仅对主体性的“副本”进行批判,还对主体性的“原本”进行批判,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维度,彰显出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实现了从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向.而推动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对资本现代性的追问和批判。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对当前我国现代性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开篇之作,其中包含了多角度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群众基础理论: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思想上一旦真空就容易使错误的意识形态有机可乘;精神力量要同实践生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信仰应该为群众共享,理论应掌握群众。这些理论对我国当前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重视精神的力量,给人民群众良好的意识形态指引;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意识形态共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一词具有纷繁复杂甚或互相对立的涵义。诺斯为拯救新古典经济学理性选择模型而建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突出了意识形态得以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社会经济功能。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将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分工的发展、阶级及利益集团权力相联系,揭示了意识形态的产生机制及其社会功能上的矛盾特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合理运用意识形态的功能,界定其合法范围,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1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尽论述了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科学基点、逻辑线索和具体内容,这是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之后首次科学地提出社会发展三形态——依靠共同体阶段、采取物的形式进行统治阶段和真正共同体阶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旨在于探析福利意识形态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西方社会福利意识形态演变中国家角色转变的分析发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变迁实际上受到社会福利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其变迁趋势表现为公共服务职能重心不断“下移”,这既是政府对民众社会福利需要的有效回应,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的所在。为此,我国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也应该考虑当前的社会福利意识形态,以为切实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异化劳动理论和实证主义的批判是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原意并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合理内容的钥匙,因此,文章沿着马克思相关理论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家卢卡奇对其理论的发展,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原意并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诺曼.梅勒的作品反映了美国军队中、政治中、文化中和生活中的极权主义,有助于人们理解美国的社会状况、战后美国极权主义的崛起和对美国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斯宾诺莎认为,阻碍人类理解自己本性的最大障碍是“假冒人类智慧”的迷信。迷信招致人间的种种罪恶、生命的种种病态,迷信带给人的牺牲已太久、太大。为了回归到人的真正生存,斯宾诺莎分析和批判了迷信如何堂而皇之地假冒道德、宗教之名更有效地毒害人、残害人,使人们不能正视自己的生命的本性,受奴役却不自知,甚至还在为自己的奴役而战。  相似文献   

20.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文化身份的再现,它受制于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标准是“忠实”,注重原著与译文之间的文本对比。该文试图借鉴西方操控学派的研究视角来进行分析,揭示在这个传统翻译研究标准之上还有一只操控翻译行为的手———“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