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开展效益审计的时间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标准来规范企业效益审计的行为,也没有全面的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国有企业进行效益审计,应从效益审计的目的来确定审计的思路;从反映其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经营管理水平两方面入手,考核其运行、经营管理效率。企业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可参考《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国家现行法规。笔者认为对国有企业效益审计应重点审计以下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3.
外资项目是指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及其机构,向我国政府及其部门提供的贷款、赠款和援助项目.向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由我国政府及其部门担保的贷款项目,向受我国政府委托管理有关基金、资金的社会团体提供的援助和增款项目,以及其它国外贷援款项目。在我国审计领域中,外资审计因其业务特点而与国际审计接轨较早, 相似文献
4.
外资项目是指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及其机构,向我国政府及其部门提供的贷款、赠款和援助项目,向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由我国政府及其部门担保的贷款项目,向受我国政府委托管理有关基金、资金的社会团体提供的援助和增款项目,以及其它国外贷援款项目。在我国审计领域中,外资审计因其业务特点而与国际审计接轨较早,已涉及到一部分效益审计,但在我国效益审计整体环境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外资项目效益审计也仅是寓于一般财务审计中进行,没有向纵深发展。目前,效益审计已成为国际审计的主流,我国审计的重点也逐步从财务审…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经济秩序不够规范。当前面临的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没有真实的数据信息,根本就无法认识经济行为的特性,当然也谈不上对经济行为的理性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以下简称企业审计)的不断深化,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企业审计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也使国家审计机关企业审计工作面临新的课题。企业审计要有所作为,就必须适应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明确企业审计今后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企业审计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9.
吴跟运 《财会研究(甘肃)》2005,(9):64-65
我国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经过了二十年的探索,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企业改制、改造和我国加入WTO等新情况,企业审计工作应当认真总结经验、调整思路、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使企业审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和企业制度也日益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也不断完善和调整。但是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与当前国有企业内部体制不协调,影响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监管,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与企业经营机制相协调的体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现状、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初探周文荣,夏青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构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经济高效进行的微观基础势在必行,近期内要抓好企业的内部管理,务求在企业经济效率、效...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已成为民众所关注的热点,效益审计成为政府审计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研究和把握好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效益审计的工作方法和特点,对于审计工作者来说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国有企业效益审计是一个新的领域,笔者将结合当前开展效益审计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现行国有企业效益审计的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8)
随着电信运营企业的发展,通信工程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通信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日渐增多,项目效益显著提高。项目的审计不仅影响工程本身的成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结合通信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具体内容,对效益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在对建设项目审计中,如何推进其基建效益审计呢?我们认为.应在充分认识开展基建项目效益审计必要性的前提下.注重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审计月刊》1998,(8)
一、对国有企业真实性审计要坚持辩证观点从审计工作实践来看,由于当前会计工作秩序不规范,出现假报表、假决算,虚列成本,隐瞒利润,私设小金库,会计资料不真实较为普遍。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审计人员高度责任感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在被审计单位配合,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大部分违纪违规现象和重大经济案件,是能够被审计发现和彻底查清。同时在审计实际工作中,也要看到有相当部分问题一时难以定性,主要受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个别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动机不纯,违背会计程序。所以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和治理在于体制,这里既包括经济体制、会计管理体制和法律监督体制。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经济转轨时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加之转轨过渡时期会计管理体制和法律监督作用相对滞后,这也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基层机构运行来看,既有行政单位,又有事业单位;既有经济部门、又有社会公共部门,但又都与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就其部门效益而言,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审计监督不可能“一个药方包治百病”,也不能“一个尺码订做同一双鞋子”。因此,部门效益审计只能因部门而宜,审计人员必须在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评价上搞好选项。笔者以为,政府部门效益审计,在选项上应侧重于以下几点:一是要侧重于管理效益。随着政府部门办公所需的经费、交通、水电、取暖、培训、考察等费用或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加大了公务办公成本。倘若不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强… 相似文献
17.
效益审计是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以促进其提高经济效益,以较少的价值创造出尽可能大的使用价值。它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审计机关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而效益审计立项原则的确定是开展效益审计的首要前提。本文拟就效益审计立项的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预算执行审计的不断深入各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务收支管理日趋规范,对各政府部门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监督重点逐步由真实合法性向效益性过渡,效益审计将逐步成为审计部门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