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金融信息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其在给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各种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风险——银行技术风险。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已经针对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和危害,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技术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控制和监管体系。本文在借鉴了国外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的特点,设计了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包括评级模型、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设计和评级方法等,并指出在实施该评级体系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Ⅱ,以下简称“新协议”),确立了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及监管的新框架。其中,为防范信用风险,新协议规定银行对借款企业必须进行信用评级,并规定了两种风险管理与资本计提方式:一种是引用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并采用固定风险权重的标准法(Standardized approach),即外部评级法;一种是依据金融机构内部评级系统,并自行估计风险权重的内部评级法(IRB approach)。这既是对银行业经营机构的要求,更是对监管机关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2007-2010年间国际活跃银行的信用评级数据、宏观行业指数和经营指标等组成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信用评级及其变动具有显著的融资成本效应和声誉效应,且在危机期间以声誉效应为主;评级机构并没有充分报告银行业的顺周期特征,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性;银行业存在网络效应,行业排名提高会降低银行融资成本,且有助于存款增速;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市场风险厌恶程度或者市场恐慌指数是影响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者对负面信息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银监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下简称《评级体系》),为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的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作为银行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级体系》以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对股份制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和监管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明峰 《中国金融》2006,(12):22-23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出现的与证券、保险等业务领域逐渐融合的综合化经营趋势,既对银行创新发展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和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银行跨行业、跨部门经营,金融业务组合交叉,关联交易增多,管理复杂,引起风险传递和风险集聚等银行综合经营风险。如何在我国现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框架内实现对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有效监管,逐步构建科学的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模式,防范和控制银行综合化经营风险,稳步推动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谈到银行风险监管,早已不是新话题,但说到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监管,却是一个崭新话题。在银行业务与信息化高度融合的业务处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中存在的银行信息系统风险,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国家风险,还包括与信息化相关联的其他类型风险。目前,银监会已将银行业信息系统风险监管作为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张成虎  孙景  陈靓 《金融论坛》2006,11(2):16-22
金融信息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其在给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各种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风险——银行技术风险。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已经针对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和危害,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技术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控制和监管体系。本文在借鉴了国外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的特点,设计了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包括评级模型、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设计和评级方法等,并指出在实施该评级体系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姚雯 《财政监督》2004,(12):51-51
银行业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行业,它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创造自身价值。虽然混业经营已呈大势所趋,但信贷风险管理仍是银行业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国际著名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002年发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达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控制的新要求,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评级制度。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下的内部评级法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这种内部评级法下,针对信用风险的监管资本的基本框架包括五个方面:风险暴露分类、风险要素、风险权重函数、最低要求和监管检查。新协议中的监管资本标准由  相似文献   

9.
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银行业监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方向和趋势,既是指导各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核心原则,也是评价各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银行监管当局监管能力的国际性标准。本文在介绍新巴塞尔协议的银行风险监管框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成立银监会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以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并强调指出我国成立银监会不是一种临时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对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评级法(IRB)的实施是银行风险管理发展中的一场"革命",保证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正常运作不仅是外部合规监管的要求,更是银行提升风险量化能力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在要求.从香港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经验来看,建立依赖数据的、可持续验证的内部评级体系有助于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语言",改善风险管理文化,最终形成风险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风险权重函数的推导,可以揭示内部评级法在资产组合层面处理信用风险和运用VaR确定监管资本要求的基本思想.内部评级法不仅凸显了我国银行业目前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还将有力推动我国银行业转换经营理念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并为我国银行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正确的思路,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美国银行业IT风险监管发展概述。美国的IT风险监管起步较早,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在1978年就建立了信息系统评级体系,这比有名的CAMELS评级体系还早一年,但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IT风险监管才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监管法规、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世界上对银行IT风险监管最细致、最全面的国家,其发展有两大背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商业银行声誉危机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也带来了多种负面影响。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等多重压力,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正视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将对当前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从建立和维护声誉、防止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化解声誉危机等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商业银行声誉危机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也带来了多种负面影响。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等多重压力,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正视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将对当前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从建立和维护声誉、防止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化解声誉危机等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商业性金融风险和制度性金融风险。制度性金融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因此银行监管激励相容度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概念。在银行发展史上,呈现出两种迥异的银行成长模式:一种是资金约束型的数量成长模式;一种是资本约束型的质量成长模式,资本约束型的质量成长模式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资本约束机制与激励相客机制共同发挥作用是银行监管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激励相容和资本约束要以监管绩效为基础协调发挥作用、不可分割。资本约束与激励相容理念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中,而且体现在国际银行业监管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并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部评级法,是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所在,目前这一点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业界达成共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创设的内部评级法,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敏感度的处理方式,可以为各国商业贷款风险识别与管理提供依据.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来看,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高度重视内部评级法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作用,并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和发展内部评级模型.这显示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协议的一项核心内容,正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如何根据我国情况有选择地借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通过内部评级法建立起严格科学的贷款质量分类管理体系,以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群 《海南金融》2010,(2):65-68
本文基于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的视角分析了银行业监管有效性问题,从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银行业业务运营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对被监管者行为和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即拥有良好声誉的监管者在准入监管中审核要更加严格.以保证获得准入资格的银行最优;监管机构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在监管过程中严格执行监管,按照制度办事,代表政府实行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查获银行的不规范行为,银行为了维持和增强来自监管者的“声誉溢出”,加强自身的声誉建设,也自觉减少采取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动机:在市场退出监管中,监管者出于声誉维护而避免了救助不足和救助过度行为,避免了过高的救助成本和社会财富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务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的业务品种不断推出,银行监管成本和监管难度将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加强银行监管理论和监管模式研究,寻求建立我国有效监管机制的途径,全面提高监管效率。防范降低银行风险,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已成为金融理论界高度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面时入世,中国银行业应该补上信用评级这重要的一课. 所谓银行资信评级是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银行的经营实力、财务状况、资产质量、发展前景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并用简单、直观的评级符号表述其优劣,向社会大众公布的一种评价行为.作为对银行经营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银行评级的实质就是对银行债务偿付能力和可能性的评估.公正、准确的银行评级不仅可以为金融监管当局提供有效的监管信息,同时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存款人了解银行的资信水平和经营能力,从而达到利用市场约束力规范和促进银行机构加强经营管理,改善资信状况,并最终实现保护存款人合法利益,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推出的内部评级法,实质上是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方法。本文从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内部评级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面临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