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民经济为依托的新兴产业,保险市场诚信体系也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国信用体系基本情况和现阶段我国失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借鉴国外信用管理经验,集聚社会力量,尽快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保险行业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全民诚信意识,倡导社会诚信文化和企业诚信文化,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保险诚信体系的完整构架应当包括保险诚信法律法规体系、保险诚信数据技术支撑体系、现代保险诚信服务体系、保险诚信产品市场体系、保险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保险诚信市场监管体系、保险诚信教育体系和保险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3.
构建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建立完善的失信惩戒机制,才能有效防范失信行为的发生。不同失信惩戒方式其实施的主体、内容和途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失信行为所发挥的惩戒效果也不同。为此,在科学区分不同失信行为和惩戒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我国社会失信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提出完善失信惩戒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3年7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司法解释,其中将“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六类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有效使用信用惩戒的措施,促使失信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2013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旬阳县支行与旬阳县人民法院联合印发了《旬阳县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失信被执行人金融惩戒机制,同时旬阳县人民法院于11月1日发布了第一期信用惩戒通报。  相似文献   

5.
当前,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任务。以雾霾污染表征环境污染,基于30个省份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GS3SLS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识别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两类信用治理策略对雾霾污染的直接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失信惩戒主要通过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技术效率提升和抑制经济规模以治理雾霾污染。第二、守信激励缓解了研发投入对生产的“挤出效应”,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但生产规模扩张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第三、政府降低市场干预有助于释放守信红利从而推动雾霾治理,但对失信惩戒的治霾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第四、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会产生“震慑效应”,使本地高污染产业发生转移,形成邻近地区“污染天堂”;加强守信激励会使邻近地区将污染产业转移至本地,加剧雾霾污染。最后,针对政府提出如下建议:加快形成信用奖惩区域一体化制度,建立污染企业联合警示和禁入机制;持续加大对环保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充分发挥失信惩戒的“震慑效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就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建立全社会信用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目标以后的最新动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市场的诚信缺失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直接立法,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法律内容欠缺。执法难度大、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也对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法、征信法和失信惩罚法,完善中国证券市场诚信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完善失信惩戒、守信受益机制。  相似文献   

8.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标尺。因此,必须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惩戒失信行为,鼓励守信行为;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网络经济面临诚信缺失的挑战。在"网络经济人"假说基础上,运用网络失信成本—收益模型,对当前国内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手段是解决当前网络诚信缺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治理网络诚信缺失的有效突破口。因此,应增加网络失信行为的成本,提高网络失信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抑制网络失信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会计诚信度和公信力的内部执业环境,而社会、法律和人文等环境为其外部影响因素.应通过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戒机制重塑会计行业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