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既有的双层治理结构前提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职能重叠交叉的问题凸显出来,两者监督职能共享加大了监督成本,影响了监督效能。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状况,分析阻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挥职能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我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来说,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其转产转业行为也是在成本与收益比较下理性决策的结果.在考虑到转产转业的成本因素后,如果从事其他行业比捕捞业盈利更多,渔民就会选择从捕捞业退出,转入高盈利行业.反之,如果转产转业的收益不抵成本,渔民的转产转业行为就很难发生.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形成机理及其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产业集聚理论不同程度地强调了集聚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以此观点为基础从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层面入手,按照经济学上对"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判断,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决策模型和产业集聚竞争力分析模型,分别对产业集聚行为产生的内在机理和产业集聚竞争力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最后得出行业的附加值、技术增长率和集聚内厂家数量的年增长率是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通过引用转出、转入土地的两类农户各自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可知,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弱、转移缓慢、农村社会化服务落后.为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应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完善权能范围并加强法律保障,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建设,改革相关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会议产业经济学方面的分析,说明会议产业对周边及其自身发展的影响。阐述了如何合理利用会议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注入经济活力,展望未来会议产业发展方向,完善现有产业模式,探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趋势。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就业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工(主要是第二代农民工)从2004年以来的回流现象,应比较他们在城务工与在家务农的差量收益和差量成本.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农民工在城务工与在家务农相比,边际收益在逐年递减而边际成本逐年递增.吸引和留住农民工,政府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则应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人文氛围和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制度收益的制度绩效分析方法,引入斯密德的状态、结构、绩效(SSP)分析范式,对中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制度设计与目标产生了背离。建议对生态公益林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管治,而对商品林逐步取消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农户层面、农地经营权层面和乡村政权行为层面关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我们得出农地经营的收益、成本、产权界定以及乡村政权行为等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产生不同作用的结论,这对加快农村新一轮土地改革,加速农地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IUU捕捞问题之经济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IUU捕捞问题严重,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尽管导致IUU捕捞出现的原因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IUU捕捞存在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IUU捕捞问题的原因,并分析了IUU捕捞问题的根源及其成本和收益,提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IUU捕捞行为的经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消费国。小麦市场的变动会对我国粮食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小麦生产成本收益的变化进行探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小麦产业的生产情况,便于国家、厂商以及农户做出适当的调整措施,促进我国小麦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文章通过对全国农产品成本资料收益汇编数据及农业农村部2018年主产区小麦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讨2012—2017年我国小麦成本收益变化趋势。[结果]我国小麦生产总成本快速增长,总成本从2012年的830.44元/hm~2上涨至2017年的1 007.64元/hm~2,化肥费、机械作业费、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小麦的产值与现金收益虽然保持增长,但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呈下降趋势,总成本的增长速度快于总收益的增长速度。[结论]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变化的原因为小麦产量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市场价格降低,并且提出了依靠科技提高小麦产量、维护农资市场价格稳定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土地执法现状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发现土地执法中行政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存在一定函数关系,无形收益与总成本之间存在一定函数关系。从成本收益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土地执法中的困境,并对土地执法成本偏高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土地执法不能一味加大投人,应适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削减土地执法成本。  相似文献   

12.
借鉴国内外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指标体系的设立方法和相关研究理论,选取河北、辽宁、山东等主产区不同规模的27家鲆鲽鱼类养殖单位作为样本,就大菱鲆养殖成本及销售价格等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并利用对比分析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敏感性分析以及建立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7个调查样本的相关数据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提高产销量对利润的提高影响积极,企业利润对单价是富有弹性的,而对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来说是缺乏弹性的,企业能较快速收回成本的项目,饲料价格、用电费用、单位固定成本折旧和销售量对毛利润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80年至1993年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变化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突出的问题是:1990年以来农产品综合经济效益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粮食生产货币收入不能够抵偿物资费用支出,陷入低谷,棉花效益也迅速下滑。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现状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与产业运行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小农生产模式的内在缺陷日益显现。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包括两个方面:农村土地所有制度的创新与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所有制度的创新主要有四种主张:(1)由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向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制转变,实行土地国有、租赁经营,这种制度有利于农村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2)由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向农村土地个人所有制转变。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麦产业存在产业链脱节化、支持政策缺位化、种植规模小型化、市场收储混乱化、啤酒大麦供给波动化等问题,导致国产啤酒大麦长期被进口啤酒大麦抢占市场。本文根据对豫鄂蒙新四省区啤酒大麦种植农户、麦芽企业和啤酒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分析了啤酒大麦产业链各主体的成本收益情况,得出主要结论:由于链接松散、各自为政,各主体盈利水平均不高。为此,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合同收购、合同销售等方式,加上合作社、协会等现代产业组织的介入,使各主体结成战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以增加产业链的利润空间,使各主体都能分享密切协作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人才的激烈竞争。核心人才流失是削弱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而人才流失从表现方式上看,有隐性流失和显性流失两种情形,因此核心人才流失问题远比我们曾经以为的要严重得多。本文假设企业人才流失是企业与个人之间以成本收益比较为基础的博弈过程的结果,利用简单的博弈模型以及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企业人才流失的动因,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银川市设施西红柿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银川市设施西红柿2006~2017年的成本收益数据,建立设施西红柿生产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利用spss24软件分析解释变量人工成本、化肥、农膜、种子、固定资产折旧、单位面积产量、每50千克主产品出售价格、土地成本对被解释变量净利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土地成本与设施西红柿的收益呈负相关,而单位面积产量,每50千克主产品出售价格与设施西红柿的收益呈正相关。由此提出健全推广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品种,树立品牌意识;健全补贴制度;推动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扩大种植规模等建议,以期为银川市发展设施西红柿产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高的预期消费成本是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主要原因,启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应着力降低农村消费的预期利息损失成本、市场进入成本、功能过剩成本、不可分性消费的消费附加成本和预期消费意外损失成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林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林权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森林资源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效益属性,政府和林农对这两种效益有着不同的追求。实施限额采伐制度使林农对林木的处置权受限,而且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林农经营森林的正外部性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因此政府与林农对不同效益的追求成了林权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构造博弈模型,分别分析存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不存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两种情况下,政府和林农的博弈过程,从理论上证明在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下,政府实施自由采伐的政策,落实林农的处置权可以使政府和林农双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村组织和企业在形成、运行机制和功能上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使其能利用要素和制度资源的互补所创造出的组织租金激励着二者结合.而由于双方资产的专有性和有关的监督成本不同,决定着二者会选择不同的结合方式;且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制度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双方资产专有性和有关监督成本也不断变化,导致二者的行为和结合方式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