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域名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综述并评析了关于域名的各种观点,其次将域名分为企业性域名和非企业性域名,分别论述了它们的法律性质,认为企业性域名属于产权范畴,但并不是一种新的独立的知识产权,企业性域名的实质是企业的网上名称;而非企业性域名属于人身权范畴。  相似文献   

2.
从侵权构成要件的角度,重点分析商标、域名等权利客体侵害在先域名的域名侵权问题,总结国内外在域名保护上的立法现状及其优缺点,指出国内立法的问题所在,并就域名保护的立法完善提出观点,明确"域名权利"以及建立完善的域名注册体系——配套注册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域名作为一种资产和运作方式被广泛利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域名抢注的问题,并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态势,难以预料和估计.域名与商标的密切关系所导致的一系列域名抢注和域名诉争问题,域名抢注与不正当竞争的关联所引发的一些矛盾和冲突问题,成为研究域名抢注的重要问题.单独用商标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调整域名抢注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对域名抢注的深入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问题都没有现有的法律依据,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今天,域名抢注的问题与域名有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将彼此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域名这个通往网络世界的“路标”逐渐被我们熟悉。如果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被他人用作域名注册的话,商标的注册者或使用者与域名的注册者就会出现争议。因此域名与驰名商标的保护便有了密切的联系。下面从一起发生在中国的域名纠纷案看域名与驰名商标的保护。一、“IKEA”域名抢注案1999年9月2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荷兰英特艾塞尔系统有限公司诉北京国网信息有限公司域名抢注案。原告于1983年在中国商品分类及服务上分别获取了“IKEA”、IKEA及图形组合商标及中文“宜家”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创始于1947…  相似文献   

5.
论域名反向侵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域名反向侵夺制度是在解决商标与域名的冲突时,平衡商标权人和域名持有人的利益不可或缺的一项制度。目前,在处理商标与域名的纠纷时,都倾向于对商标权人的保护,使域名持有人处于一种极其不利的地位。为了遏制商标权在网络领域无限制地扩张,维护域名注册制度的稳定性,有必要建立域名反向侵夺制度。但是这项制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域名反向侵夺产生的法律基础,概念的界定和认定标准都需要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还没有留意自己的域名,那么请尽快注意,因为在你迟疑的时候,它可能已经被抢注了,之后,你可能为此付出代价。域名抢注蔚然成风近来,不少企业都被迫体验了一把“域名抢注”,这其中有国内的知名企业,也有国外的互联网大鳄。4月初,上海家化旗下的美加净、六  相似文献   

7.
《电脑采购》2006,(22):11-11
“在线支付域名注册费”这个通行十几年的域名注册国际惯例近日在我国被首次打破。据悉,率先打破坚冰的是一家名为易名中国(ename.cn)的域名注册机构。该机构于6月1日研发出了全球首个CN域名注册手机付费系统,系统同时提供分期付款功能。此项业务的出现,颠覆了全球域名界的注册传统,令我国的域名注册服务走到了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昌盛铸造了一个繁荣的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的大气象下,域名相关问题也日趋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在网络经济无处不在的今天,域名更是现代企业和团体的网上商标,而由此所引发的域名权与商标权利冲突等法律问题也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笔者拟对我国现有的域名保护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由此现有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可行的改良方案,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域名法律保护制度.本文通过对域名概念的界定和法律性质的分析,各国和各地区域名保护模式的学习借鉴,以及国内目前城名保护的现状分析,对我国域名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案情 2000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开始受理中文域名注册,北京正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向CNNIC申请注册“阿里巴巴”中文域名,被告知该域名一由CNNIC预留。同年11月,申请在后的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注册了“阿里巴巴”中文域名。正普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CNNIC依据“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撤销阿里巴巴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网上域名是企业在网上的商标,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面对网上众多的企业网站,要求企业采取多方位的手段,推广自己的域名品牌。本文从七个方面对企业域名品牌推广策略作了分析,并提出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进入10月份以来,推出中文域名的呼声日益高涨,最后全国各地的域名注册商也纷纷向用户提供注册中文域名的服务。各家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都对此事表示格外关注。整个市场顿时呈现出一种既火爆又有些杂乱无序的场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企业争夺顾客的新战场。一个有价值的域名会给注册人带来无限商机,因而域名抢注行为也日趋频繁。本文从域名与商标的关系入手,通过案例分析了域名侵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永奇 《商》2012,(20):128-131
本文为论证域名权的法律属性,先对域名及域名权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学者对域名权法律属性提出的诸多观点。接下来提出了进行域名权法律属性分析的思路,认为应该恪守三段论的逻辑方法,即以知识产权和物权的客体属性为大前提,以域名权的客体——域名为小前提作为分析思路,两相对照得出结论。为构建大前提,笔者从知识产权客体与物权客体的不同方面对知识产权和物权的本质属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客体的可复制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物权的客体不具有可复制性;而域名不具有可复制性,因而域名权在本质上属于物权。  相似文献   

14.
王薇 《商场现代化》2006,(3X):222-223
现代活动日益依赖于互联网,争夺网上的空间市场已经成为必然。众多商家纷纷将自己的商标、商号作为域名注册使用,域名已成为商家在网上拥有一个地盘的标志,域名与商标的结合与冲突日益明显。文章分析了域名使用与商标专用权冲突的原因与实质,探讨了域名与商标专用权冲突的主要类型,从行政、司法、仲裁和调解途径等几个方面就域名纠纷的解决模式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域名投机买卖到底是合法还是非法?抢先注册是否就一定构成恶意注册?通过对首例域名不侵权案的剖析,解读域名抢注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从而为企业加强域名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域名的经济价值被逐渐认可,使得域名注册和使用过程中纠纷不断,给现行纠纷处理方式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通过解析现有域名争议方式,探究有效的域名争端处理机制,对域名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域名系统本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新型网络寻址技术,但当人们在域名上具有某种利益时,域名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符号,与域名相关的各类纠纷也层出不穷.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域名纠纷带来利益冲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域名与商标冲突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域名与商标突产生的背景,界定了域名的法律性质,对域名与商标冲突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办法和建议。文章认为应完善我国的《商标法》,加强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从法律上赋予驰名商标将其商标注册办域名的专有权,进行域名预留。在域名与商标发生冲突时,应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相似文献   

19.
程莹 《现代商业》2007,(17):233-233,232
随着网络商业应用的发展,域名渐渐有了区别域名持有人及其提供之产品或者服务的标志性功能,并已经和传统的商标的功能产生了重合,两者之间出现冲突也就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域名是一个Internet中用于解决地址对应问题的一种通行方法。目前,在全国统计系统范围内,域名的规范工作尚处薄弱环节,尤其在省级以下的内网,许多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就是在省级内网上,仅有的几个有域名的也是五花八门,各行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