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给予农村更多的关注,在第三部分专门设计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建议明晰了新农村发展思路: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公用事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浙江要"走在前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巾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全面推进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摆在浙江“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描绘了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浙江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3.
全面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按照中央《建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建设全面体现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文明和谐共富的新农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柳群英  王晓红 《发展》2009,(12):61-61
集团公司出台《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即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简称“三重一大”),这一部署对于国有企业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减少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国有企业发挥“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作用,对企业实施有效的制约监控呢?  相似文献   

5.
彭勃 《民营视界》2007,(3):28-29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朱国伦 《宁波通讯》2005,(12):53-5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村级基层党组织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要“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省委、宁波市委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都指出“要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从“计划”到“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首次变成了“规划”,这意味着从微观经济向宏观经济的彻底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彻底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个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重大决策机制正在发生重要变革,从个人决策向集体决策乃至广泛的民主决策转变,从封闭型决策向开放型决策的转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促进。  相似文献   

8.
《民营视界》2006,(6):6-15
2006年2月21日,中央第八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国家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确定,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一、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结合目前我市的“三农”发展现状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既有“农业”问题,又有“农村”问题,关键则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其它问题不能说迎刃而解,也相应地会一帆风顺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市农民与此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告诉世人共产党要干的事业是“三个代表”。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历史已经证明: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干的就是“三个代表”的事业。跨入新世纪之后,共产党要干的事业,仍然是“三个代表”。《建议》中的每一项内容,体现的都是“三个代表”的精神,是“三个代表”在新世纪的具体化。其一,《建议》体现了我们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社…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1月3日,新华社等国内各大媒体先后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内容。此后从11月10日到18日,前后9天里中央4次提及“供给侧改革”,可见其在我国“十三五”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欣然 《当代陕西》2006,(2):18-22
2月14日-20日,中共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被列为200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足见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决心。  相似文献   

14.
11月4日至6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是在我省即将完成“十五”计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认真总结了“十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科学准确地分析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建议》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通篇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心愿,  相似文献   

15.
谭世杰  徐佩文 《发展》2006,(6):21-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金融机构,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作为农业经济资金生产要素供给的主要部门,作为长期以来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应当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支持新农村建设更需要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陆晓冬 《浙江经济》2005,(24):40-41
十六届五巾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是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神会发展全局。《建议》提出的“六个必须”原则、“七个方面”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建议》强调,保持经济义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东商报》4月2日刊载辛采写的短文,题目是:《日本企业的U型决策法》。内容如下: 日本企业的U型决策法,是企业决策科学化和提高企业效率的重要一环。其决定过程是:由上层机构提出方针,经下属讨论,提出建议,再回到上层作出最终抉择。决策运行轨迹类似大写的英文字母“U”,即称为U型决策法。  相似文献   

18.
《山东建设》2005,(19):9-11
党的十六大提出“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制度”.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和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刘炳良  于磊 《中国经贸》2011,(14):54-55
决策是整个管理过程的核心,《周易》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决策管理思想,历代学者对《周易》中的管理决策思想多有研究。王安石继承了易学中“观变玩占”、“吉凶者贞胜”的理论,并从中提炼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决策管理思想,这在他的政治实践和变法改革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构建和谐农村的一项重要决策。滨海是欠发达县份,又是农业大县,各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薄弱村在全省的1011个中占到45个,这些经济薄弱村由于基础条件差,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日渐凸显。近期,笔者针对经济薄弱村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