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研究三公开制度价值与经济增长关系。提出三公开制度是我国制度变迁的新进展,是制度非均衡的反应——制度创新。剖析了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前提——人的行为特征三个新假定。从制度成本与功能着手,用实证的方法,揭示了三公开制度对三个新假定的功能内涵。并由此推演出制度的政治学价值和经济学价值。论证了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彰显了三公开制度阳光要素的经济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一、三公开制度功能的经济学分析 由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而表征的功能属性由客观物质性和主观精神性两方面构成.当从主观精神性角度将人们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以三个假定为基本假设前提,来揭示三公开制度的功能.可以认为,三公开制度经济学内涵的核心是公平、公开、民主、约束、监督的阳光要素,有效地抑制了行为主体与个体的财富或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克服了行为主体与个体有限理性,遏制了行为主体与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其运行规则较好地解决了权力授予的公共性,公开、公正、民主.权力制衡的公共性,被异体约束、监督.  相似文献   

3.
陈震  秦慧丽 《财贸经济》2001,(11):47-48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解释 在制度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制度的不可量化性,用数量经济学方法直接证明制度变迁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困难的,这里我们只能给出几点描述性的经验证明:第一,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以1978年为界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后一阶段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前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宁 《商业研究》2004,9(23):17-18
意识形态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主题 ,而且也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意识形态具有政治合法性、团结统一性、价值导向性三个功能 ,并在经济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正确看待意识形态问题 ,对于已经进入WTO、更加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的中国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制度的起源、变迁和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有效率的制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无效率的制度会阻碍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把制度纳入到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过程,贯穿于西方经济增长思想史的始终.本文就从制度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对西方的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并且简单的综述了我国的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代表性文献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陈爽  陈长 《品牌》2014,(11)
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重要主题,对下一轮经济增长影响甚重。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当代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简要阐述了城镇化的涵义、发展机制及模式,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三个制度的变迁过程来分析和研究城镇化发展,分析中国计划经济时代自上而下城镇化与市场导向改革时期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安排,就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深,一国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在贸易领域,制度创新相较技术创新却能给贸易增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效益。本文通过对制度创新内涵的界定,以及对在我国贸易发展中制度创新因素的分析,指出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不足和发展思路,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在于厘清制度、制度权威与制度化管理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度权威在组织管理中具有的特定功能和意义,是制度化管理得以施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既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经济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者认为制度变迁决定技术进步,同时决定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经济增长的技术决定论者则更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制度变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技术进步导致的。强调二者的互动共同促进经济增长是一种更接近现实的看法,但二者之间互动的动力源问题并未得到过说明。  相似文献   

10.
洪韬 《中国市场》2009,(35):68-7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一直将制度作为外生变量来考虑,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则颠覆以往经济学假设,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讨论。本文通过对具代表性的非正式制度的国家在微观、宏观层面经济行为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来试图找出非正式制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无论微观经济层面还是宏观经济层面经济主体行为皆受到来自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对各种直接作用经济增长因素上具有普遍影响。非正式制度是更为接近本质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1.
制度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转折点,本文就文化、大众、方法三个角度论证。  相似文献   

12.
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深层次推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制度实施机制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接着在讨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制度安排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相关性的各种理论学说观点,对正确认识今天中国改革发展的根本原因及今后改革发展趋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董强 《商》2014,(24):200-200
本文是一篇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文献综述,梳理了1990年以后的关于制度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章,按照两条主线分类和整理,一条是制度与国家经济增长关系,另一条是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虽然不同的学者指标和计量方法不同,研究地区有差异,但大都认为制度因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商》2013,(15)
制度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以凡勃伦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派、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和马克思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研究方法论、产权制度理论与企业理论三个角度,对这三种宏观制度理论进行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制度是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西方国家已经证明,一个国家完善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国必须完善我们的制度,以促进经济增长。文章主要阐述了西方主要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我国的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哪些制度是根本性的。  相似文献   

17.
汪文慧 《商》2013,(15):323-323
制度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以凡勃伦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派、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和马克思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研究方法论、产权制度理论与企业理论三个角度,对这三种宏观制度理论进行筒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刘静峰 《商业时代》2012,(3):119-120
制度经济学是指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研究的内容是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新时期重要的经济现象。同时,我们引进制度经济学这一概念,分析经济发展与制度完善之间的重要关系。在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影响,是本文将要阐述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关于制度的研究已十分广博,制度因素对于经济增长与其他经济行为的重要性已成学界共识,而关于制度的评价标准,还没有一个清晰一致的认识。本文从经济世界中交易成本无处不在这一现实出发,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试图对制度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提出好的制度具有的特征,并对其做出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与关注.要将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度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热点话题.本文对从中国住房政策的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