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体和主体的问题,是近代主体性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典型表达。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从辩证法的高度重新审视该问题,尝试克服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主张把真理看作是实体和主体的统一;作为精神的异化形式,实体是具有能动性和否定性的东西,其最终发展的源泉和目的即是主体。由此,黑格尔通过系统阐述"实体即主体"的思想,把存在归于思维,以思辨思维方式解决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思想,跳出了近代西方形而上学认识论的传统窠臼,超越了康德式批判哲学的不可知论限度,使近代哲学中的思维与存在问题达到了辩证法之巅,最终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2.
近代哲学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认识论的争论陷入了困境,休谟的怀疑论向形而上学提出了挑战。康德在哥白尼革命的启发下颠倒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以先验论的方式来解决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并由此来解决形而上学问题。本文首先考察康德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面临的历史问题,然后分析"哥白尼式革命"产生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产生的新问题。最后,再讨论它的意义和作用,以及给后来哲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创新在理论层面上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要做: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确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效回答当代问题,并且证明自身终结了全部近代形而上学;其次是要在解释学意义上展开同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对话;第三是存在论基础阐释,揭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的伟大意义;第四是发扬批判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澄清前提,划定界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的认识论哲学将人作为独立的主体,开始反思人类自身认知世界的能力。其中以大陆理性派和英国经验派为显著代表。唯理派是将主体性尺度建构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框架之下,使主客体关系统一于主体思维之下,形成了同质的思维与思维的产物的关系;经验派依旧从人的感官经验出发,在异质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模式下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在明晰了主客体关系的前提下,审视唯理派与经验派关于认知主体的构建才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同时对于之后所产生的"知识论危机"才会产生具有前提性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物”具有三种形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唯物就是“唯事物”,“物”指的就是“客观事物”;而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作为世界本源的“物”,指的是“物质”;但在社会历史领域,“物”就是社会中物质性的客观存在,指的则是“社会存在”。这三种形态虽然在表现上各有特点,但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6.
张岱年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特色,这即是中国哲学的整体结构上的本体论、致知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本体论上本体与现象的统一;生活与思想、理想一致;重人生而不重知论;唯物主义与辩证观念相互结合的传统;生死自然的观点与无神论在哲学发展中的深刻影响。他还分析了中国哲学的6个缺点,并探讨了这些特色和缺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当代哲学的认知转向鲜明地展示了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路径。自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以来,笛卡儿的心身二元论、洛克的认识论自然主义、康德的先验理性体系等无不体现出对认知问题的艰辛探索。现代的现象学、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共同塑造了语言学转向的全新视界与广泛思潮,维特根斯坦、奎因、乔姆斯基等人则进一步促进了哲学认知转向的兴盛。语言学转向的"认知再转折"揭示出,作为认识论发展史的核心,心灵与物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既是人类智性演化的自然症结,也是人类文化与理性飞跃的标志里程。通过对哲学认知思潮方法论史学的考究,我们能更深刻地把握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义理与趋向前景。  相似文献   

8.
略论战争与欧洲联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探讨欧洲联合的动因不应仅从欧洲的同一性上,还应从战争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对此全文分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一、近代战争刺激了欧洲联合思想以及各种和平计划的产生;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联合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尝试实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联合由理念物化为实体,由理想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9.
康德哲学的主旨是限定科学为信仰留下地盘从而建立道德形而上学,笔者认为康德建立道德形而上学采取了理性批判、划界、逻辑分析、怀疑与建构的方法。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其重建道德形而上学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笛卡尔对我思故我在的论证确立了近代哲学中我的地位,实现了哲学认识论的转向。而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笛卡尔对我的界定是西方哲学弊病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并通过对笛卡尔我的重新定义达到消除哲学弊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