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的发展通过提高储蓄率与储蓄一投资转化比率而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则使生产扩大产出增长,并通过金融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与R&D资本水平的提高.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地增长。在货币化金融化发展较早的地区,区域经济增长能够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从而发展更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试图在全面理解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解释和论证,并提出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发展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必须把握的一项经济指导政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金融政策没有考虑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差距,金融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使得地区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延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应该从金融经济的作用机制入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亭喜  苏旦 《经济问题》2012,(3):125-129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是提高经济落后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同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项长期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说,我国各省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三个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动趋势,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发展格局。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藏资源等分布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性因素,而地区间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等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主导因素。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快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互补整合,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珍花  刘涛 《经济论坛》2003,(22):67-6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城市全球化竞争趋势明显增强,各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趋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江苏省的城市发展差距也很明显。江苏经济在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中居第二位,江苏经济的“第二”地位主要来源于苏南的贡献,而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锡常,它已成为江苏省的都市规划圈和重要的经济区域,是全国和亚太地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全省经济增长和创新的中心,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江市临近苏锡常,且已划入苏南板块,但经济发展速度与苏锡常相比相差较远。一、镇江市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区域投资环境差异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区辽阔,区域差异较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地区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别。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区域投资环境差异的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区域投资环境差异是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徐新灶 《经济地理》1999,19(5):18-20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宏观条件的影响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文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经济历史地形成了具有一定差距的区域格局,由于地区间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种区域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之处,不是在于消除了区域差距,而是在于不断地缩小区域差距。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把缩小区域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在各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明显地扩大了。就全国而言,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变动上。  相似文献   

9.
投资是资本增长的源泉,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投资的动因在于投资回报,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落后地区的投资内部收益率低于发达地区.以至于落后地区不能吸引足够的私人投资.本文采用ICOR指标计算和比较1992-2007年辽宁省投资效率区域差距,并试图分析这种差距对各区域私人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沈正平  翟仁祥 《经济地理》2003,23(6):742-746,755
作为我国沿海地带的一个发达省份,江苏历史上就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区域问题。文章以统计资料分析为基础,对江苏境内南北两大板块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动态比较,并将苏北与鲁南、江苏南北与我国东西经济发展状况作了对照,得出一些重要结论:①20多年来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迅速扩大趋势;②苏北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鲁南,但增长速度相对滞缓;③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比我国东西还要大。同时,文中还就有关现象和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自然、人文和历史等视角进行了剖析;对促进苏南与苏北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认为积极推进苏北大发展,不仅是缩小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由“三大部”到“三大块”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梯度推移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日益加大的地区差距问题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五个统筹”面临的新课题。对此问题,理论界大多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期望通过经济的均衡发展以缩小地区差距。建立在自动平衡倾向的新古典假说基础上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和劳动的双向运动最终将导致区域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12.
以东部地区典型省份为代表,从投资角度出发,通过划分不同的投资形态,实证研究了不同投资形态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江苏经济增长与不同投资形态的协整分析表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次,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不同滞后期的投资形态与GDP之间互动关系存在差异;最后,分析了1983—2009年间不同投资形态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部地区利用不同投资形态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必然与人力资本投资差距有密切联系.笔者从农民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差距和结构,认为: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对人力资本的总体投资分布比较合理,交通及通讯投资地区差异相对较大,但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绝对差异、增长率差异、相对规模差异的现状分析,认为外资经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但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均衡地进入我国各地,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的不断扩大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江苏省地区间购买力平价,采用基尼系数、Mann-Kendall法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985—2012年江苏"名义"和"实际"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和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地区间购买力平价,江苏省"实际"区域经济差异呈现缓慢上升状况;2通过地区间购买力平价,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2年、1993—2000年、2001—2008年、2009—2012年;3地区间购买力平价不会改变经济差异变化的表现形式,江苏地级市间的经济差异主要表现为三大地带的差异;4地区间购买力平价表现为对于较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持续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检验方法,对陕西和浙江两省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与浙江在市场化引导下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的利益驱动型增长模式不同,陕西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拉动来实现的.以市场机制代替政府意志才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该文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省际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阶段以及各省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区域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又进一步缩小的过程。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人力资本提升、城市化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差距具有重要的影响。受国际及国内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未来我国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缩小地区差距依然是我国中长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区域经济二元化,是指西部地区经济大大落后于东部经济,从而形成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东部地区的改革措施及优惠政策,特别是取消和放松对外资进入的管制,出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条例等,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开放程度的二元化态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中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程度低。东、西部地区开放程度的二元化,直接影响到外国直接投资(FDI)在东、西部投入的数量的差异,进而影响到东、西部资本形成能力、资本运营方式、资本使用效率的差异,而这正是决定改革开放20年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区域经济呈现二元化格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趋同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引入实际人均资本存量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趋同性的解释框架。认为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的初始值较不发达地区高且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在未来趋于一致的条件下,人均产出的地区间的差距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呈倒U形。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在短期内我国各省区的人均产出的差距扩大,但这种差距的扩大速度逐渐减小,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并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合现有的经济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建立储蓄增长、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同时采用Granger因果检测检验各地区三者间关系,并与模型结论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三者关系与模型结论基本一致,即投资增长、经济增长及储蓄增长间存在良性循环;而中部地区投资效率低下、西部地区资本供给不足,致使中西部经济中的三者良性循环被迫中断或被低水平恶性循环取代,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差距急剧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