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铮 《黑河学刊》2012,(9):14-16,19
"柳"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千年的文化浸润,"柳"与社会文化发生互渗,积淀下丰富的文化意义",辟邪"即其中重要之部分。"柳"的"辟邪"文化内涵源于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旺盛生殖力,佛教中的杨柳观音形象又使"柳"的辟邪文化内涵更加深化。当通过文化、民俗、宗教、医药等多个视角对"柳"的辟邪文化内涵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分析后,可以发现蕴含其中的丰富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吉祥图案是艺术在民俗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民俗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是通过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创作与想象,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展现中国民众最美好的祝福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作为被称作"民间故宫"的清代民居代表,其中的建筑和装饰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吉祥图案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就包括了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犹如人类的"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原始崇拜、哲学思想、民族文化和民俗民风,滋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杨群 《特区经济》2021,(1):99-10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圳古村落文化是古村居民为适应当地环境、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对研究深圳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文旅融合对深圳古村落发展的意义,并对深圳古村落文旅融合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充分挖掘深圳古村落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深圳文化旅游品质,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涂料是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建筑装饰材料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建筑工程中通过形体、质感、图案、色彩等反映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的装饰活动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使用包括涂料在内的各种装饰材料已变得越来越普遍。建筑涂料不仅通过装饰活动对建筑进行装饰和美化,而且还具有对建筑的保护作用(抵御自然侵害和环境气体、微生物侵害)。  相似文献   

6.
南阳猴文化     
南阳是一个猴文化源远流长并集中体现的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是猕猴的聚居之地,猴与人的长期互动产生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猴文化。南阳猴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了祖先神灵崇拜,儒释道三教思想,以及“封侯加官”、“好时候”等南阳民俗。  相似文献   

7.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的开发建设是重庆民营企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是挖掘和丰富重庆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的有益探索,为重庆民营企业进军文化领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晶  赵龙 《魅力中国》2013,(31):369-369
遥远的图腾活动已无证可考,但流传下来的鸟图腾崇拜,对后世审美精神有借鉴作用。燕赵文化底蕴丰厚。并与原始社会鸟图腾崇拜有同源性。鸟图腾崇拜中的精神性和燕赵文化审美精神都丰富了民族审美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古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广西贺州市古村落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保护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2014年启动古村落活化工作以来,佛山市政府持续挖掘古村文化内涵、提炼古村文化符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村民文化自信培育工作仍任重道远。因此,文章基于佛山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古村落文化资源的应用与实践,通过分析佛山30条活化古村落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以及古村落对本村文化的传播途径与方法,并结合相关实例,以期为培育古村落村民文化自信,激发古村落保护内生动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常勇 《中国城市经济》2011,(5X):277-278
湖北省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民居建筑。建筑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变迁的缩影。建筑的每一部分都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建筑最核心的部分房梁更是如此,通过对土家族特有建筑三杆屋内房梁和上梁风俗的描述,对全面了解卸甲坪土家族的精神生活有着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我国年画的艺术瑰宝,其艺术风格与丰厚的文化内涵一起,为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考古学以及传统绘画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和史料价值及研究价值。它遗存丰富,集中体现民俗文化的连续性,并因此有"民间大百科全书"之称。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继承了我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艺术的特点,保留着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在众多的民间年画中,风格  相似文献   

13.
侗戏是在侗族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色,承载了侗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论文试图从审美角度对侗族民间戏剧的生成、发展和走向及其特色作一些探讨,从一个侧面把握侗戏迷人魅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王桢 《魅力中国》2014,(23):113-113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本文主要以徽州古村落建筑为例,探讨周易文化对风水的影响,以及周易与风水文化在徽州古村落建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大学图书馆建筑作为特定意义的文化建筑。应充分体现文化内涵,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应具有某种文化的意蕴。在建设选址上要体现文化性,在图书馆设计、建筑时要体现文化性,在内部装饰上更要体现文化性。  相似文献   

16.
平面设计视觉表现汲取象外之象理念等文化滋养,提升精神内涵审美品位,在完成传达信息的同时,通过视觉表现言语的情感、联想与互动,赋予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在人们充满幻想的意境中,完成象外之象理念的文化意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浓缩性和象征性.  相似文献   

17.
路勇 《魅力中国》2014,(1):109-109
中国民间美术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是各民族美术传统形成的基础和本源,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对美术的追求,并将本地区生产生活的内容融合到民间美术创作当中,形成了造型多样、色彩斑斓、富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它以变化多端的造型,夸张、平面、多变的色彩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功能,创作中的无拘无束让他们可以将一切转化为美术中的造型和色彩,充分展现他们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方式与造型方法对现代设计无疑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民间美术审美的整体特性,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哲学理念,在高度审美效果的背后,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将这种色彩理念和法则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将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国人普遍认可,为世界所倾慕。  相似文献   

18.
保护传统民俗节日要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生态保护、活态保护、整体保护、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通过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加强地方特色节日文化挖掘和保护,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宁珂 《魅力中国》2011,(11):1-1
典型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以往的影视作品当中仅是依托本国文化内涵,而当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全球融合,这些建筑不再是单一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是多元文化融合后的传播介质(如:法国举办中国年之际,以中国传统的红灯笼装饰埃菲尔铁塔),同时这种典型建筑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附加了制作者对某种文化的认知,因而建筑在影视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具有了个性表达。所以研究当代影视作品当中的典型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在城市化不断扩张的进程中,既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也造成"住无所居"、"居而不安"等诸多的伦理问题。作为传统中国人的生命活动与创造生命价值的主要空间,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居住伦理意蕴。对其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些研究主要从居住环境的伦理、居住建筑的伦理、居住人际的伦理等方面展开,为当代古村落的居住伦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研究又具有表象化、碎片化等局限性。这正是未来古村落居住伦理研究之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