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梅群  夏靖 《上海金融》2005,(10):57-59
当前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库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拥有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的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为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内控管理,实现国库业务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全面防范和控制国库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库业务的迅速发展,国库资金汇划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拓展为包括行库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和同城票据交换并存的多渠道资金清算方式:从相对间接、相对封闭的资金清算体系转变为直达快通的、开放式的资金清算体系。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被推到资金清算的前台,处在资金风险的关口,国库资金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成为当前国库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库信息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国库部门依托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业务流程再造和业务资源整合,加快了财政资金划转速度,为建设现代化服务型国库提供技术保障.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以及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使国库会计核算、信息处理集中化,同时也实现了多部门信息共享的业务处理模式,显著提高了国库工作的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账务处理流程不合规带来的风险,但同时对国库部门如何适应新形势,提升防范国库资金风险能力,防范国库资金重大风险隐患,维护国库资金安全也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国库业务工作实际入手,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国库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在深入分析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重大风险隐患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库对账工作是确保国库同财政、税务等部门之间账务一致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核对方式进行国库对账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作者在滨州市设计和开发了国库对账系统,实现国库对账工作的信息化。本文阐述了该系统主要设计思路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库资金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林 《中国金融》2005,(19):42-43
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重要的职能,国库工作在中央银行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清算与核算体系发生变化,国库业务范围扩展,工作量越来越大,国库资金风险点增加,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工作更为复杂。适应新形势变化,切实加强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工作,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是当前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是国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实现国库工作由核算型向资金管理型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才能使国库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中央银行宏观决策,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机配合。但目前国库的统计分析工作却难以开展,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国库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减轻了国库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国库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了国库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国库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库业务电算化系统,以适应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张胜林  姚冬 《济南金融》2003,(12):16-17
目前,各级国库全面推广应用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中心支库以上国库逐步实现了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直连,国库资金核算效率进一步提高,但同时国库资金风险点明显增多,风险程度相应加大。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库事后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国库资金事后监督模式,健全国库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级国库全面推广应用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中心支库以上国库逐步实现了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直连,国库资金核算效率进一步提高,但同时国库资金风险点明显增多,风险程度相应加大.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库事后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国库资金事后监督模式,健全国库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深入、国库新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国库核算手段的日新月异,国库风险点呈现复杂化、隐蔽化的趋势。全国国库系统屡出经济案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案件高发区之一。国库对账工作是确保国库同财政、税务之间账务一致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大限度地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因而,如何强化国库对账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风险,成为国库部门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对近几年发生了的一些国库资金案件进行了分析,发现现行国库资金对账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制度、机制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库资金对账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库监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对国家预算缴入国库资金的收纳、退付、支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以确保国库资金的安全,确保国家预算收支计划的顺利执行。随着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库核算管理日益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但是从近年来国库系统发生的多宗贪污、挪用国库资金的案件来看,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金融、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库摆脱了长期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赖,拥有了如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从此驶上快车道。但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的快捷、多样,同样增大了国库资金的风险,使国库风险点前移。由原来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大额支付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部门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的第一线,国库资金风险增大了。这使得国库事后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客观上也要求监督人员在细致上下功夫,对每一笔传票和附件监督到位。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国库资金风险防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艳茹 《海南金融》2005,(6):60-61,67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库单一账户的实施,国库作为独立清算单位参加现代化支付系统,使国库形成独立、通畅的资金划转通道,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的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成为国库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发生了多起贪污、盗窃、挪用国库资金的案件,其中个别案例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作案的,该类案例造成国库资金的损失,严重损害了人民银行及国库部门的形象。这些案件已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2000年,人民银行总行、武汉分行相继下发了《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关于加强国库案件防范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国库业务的规范化操作,明确了国库案件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一个完整的国库电算化网络,它必须实现与上下级人行、商业银行、财政、税务、…  相似文献   

15.
国库资金分析对于央行制定货币信贷政策、防范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推进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从分析国库资金分析工作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当前国库资金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魏丽婷 《浙江金融》2007,(11):40-40,19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银行国库工作向多面化、综合化发展。国库资金清算渠道拓展为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多渠道并存的资金清算模式,国库会计核算体系由相对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核算工作在创新工作机制中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和大、小额支付系统,建立起通畅的资金汇划渠道,形成了新的、较为独立的国库管理体系和国库资金核算体系。实施国库单一账户的改革后,国库资金收入和支出划拨流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国库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包括TIPS、TCBS及TMIS等新的国库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国库业务的操作环境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央行国库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对国库信息化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新信息化系统给国库监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从防范国库系统运行风险、强化国库监管协作机制和建立与完善新国库信息化系统下的国库监管制度等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央行国库监管工作的建议,以期防范并减少国库资金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以有效的方式利用国库现金和易变现资源,优化政府财务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确保国库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限制现金余额最小化、现金运用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国库资金管理活动的总称。本文仅从狭义概念角度,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库库存变动的特点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并发挥其熨平国库库存波动的思路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国库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成为了人民银行工作、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国库统计分析工作,对于加强国库资金管理,保证国库资金安全,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机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基层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普遍存在分析质量不高,分析资料滞后等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