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安华 《新疆财经》2006,(5):44-46,80
养老保障与住房保障整合发展是指以居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为中心进行政策调整,形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使人们对养老和住房的需求得到同时满足;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来完善养老保障和住房保障,使两者实现良性互动,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产生“1 1>2”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把加强居民住房保障作为改善民生、解难创优、促进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促进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近年来,扎实推进住房解困工程,加快非成套房改造、老小区整治、低洼积水地段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推进住宅新区和各类城市建设项目。2006年全市经济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10,(3):46-47
“有房、安家”,这恐怕是当下许多普通家庭的最大愿望。66岁的罗余景先生在去年“五一”前夕领到了逸嘉馨园北区的钥匙后,立即开始装修,他开心地说:“有了这套房子,儿子婚房终于可以解决了。”2009年“五一”前后,宁波市市三区有1700多户像罗先生这样的住房困难家庭陆续拿到了限价房钥匙。  相似文献   

4.
在住房保障建设过程中,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购买对象界定不清、建设标准失控、销售价格较高等问题;而廉租房在收入线划分标准、房源等方面也存在问题;住房公积金在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借鉴美国、新加坡等国的经验,提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改革应遵循适度保障、动态调整等原则,加强政府责任意识,健全财政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住房市场的税收调控方式包括对有房户征税、对有房户给予税收补贴、对出租房开发给予税收补贴。税收调控促进了美国住房自有水平的提高,抑制了对住房的过度消费和投机,促进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繁荣了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活动。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从实际出发搞好物业税的征收工作,通过税收减免,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自住房的购买,配合物业税的征收,通过减税进一步促进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活动,通过税收减免吸引私人投资扩大廉租住房的供给。  相似文献   

6.
<正>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持续优化住房保障供给,探索在全省率先实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建设管理闭环落地近年来,杭州常住人口不断增长,2021年末已达1220.4万人,新“杭州人”的大量涌入使购房需求急剧增长,也刺激了房价不断上涨,高额的房价让许多家庭无法进入商品房市场。目前,既有的住房保障体系难以满足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群体拥有自有产权住房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住房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政府在新理念、新制度、新技术环境条件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重要表现。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是实现居者有其房、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住房保障档案是开展住房保障管理的重要依据,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担负着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挥指导作用以及为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等其他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借鉴和经验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因此,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十分重要,但就目前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技术上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和发展尺度。  相似文献   

8.
李燕  周勇  刘传哲 《特区经济》2010,(8):142-144
住房公积金是在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实践中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主要从支持住房建设和支持住房需求两个角度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为廉租房提供资金支持起到了一定的特殊住房保障作用。但是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不全,资金总体使用效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收入群体使用上的不公平性等问题影响了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作用的发挥,应该进行相应的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的基础上联系甘肃省实际情况,使用住房保障水平测算模型,研究甘肃省住房保障适度水平区间和现有住房保障水平;得到甘肃省住房保障水平的适度范围为1.04%-3.59%,而甘肃省现有住房保障水平仅为0.28%,远未达到适度界限的结论,这在提高甘肃省对保障性住房的重视程度以及加快其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高住房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实现住房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住房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从住房保障发展的实践来看,单一的支持政策难以满足住房保障发展的需要,要使住房保障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必须构建起住房保障发展的支撑体系。这一支撑体系应包括住房发展规划、财政扶持、土地保证、金融支持、税收支持、住房公积金和住房担保等多方面的内容。应大力加强住房保障支撑体系的建设,要通过住房保障支撑体系的建设推动中国住房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进辽宁省住房保障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臣  金英 《辽宁经济》2011,(12):32-35
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房价的不断高涨,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的必然工作。本文结合辽宁省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通过分析住房保障工作的现状,根据规划目标,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辽宁省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改善城市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住房保障及其形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低收入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绝对或相对地存在,必然要求政府承担起住房保障的职能,而这又必须通过住房保障形式的恰当选择才能实现。因此,对我国政府现行多种住房保障形式的选择及其相应的政策取向,进行利弊分析和效果评价,便成为本文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公平有“价”.这个价格不仅体现在“生产”公平的工具性成本上,而且体现在公平作用于市场运行之上可能产生的效率增进或效率损失上。住房保障作为一种“公平品”,公平目标的选择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而公平实现形式或工具的选择受市场条件的制约。在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过程中,住房保障应以廉租房建设等供给导向型政策为主;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住房保障应以存量房的租房补贴等需求导向型政策。同时,住房市场供求关系的地域差异决定了住房保障政策工具选择的分权化模式更具效率。  相似文献   

14.
住房问题关系着每个人的安居乐业的基础方面,保障每个人的住房是政府以及社会都需要关注的。本文浅要分析住房保障的基本方面,同时提出住房保障权的基本概念并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随着房价持续走高引起的“高房价、住房难”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已经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自0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抑制房价保障居民住房,如政府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房屋限购令等,但是却收效胜微,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深入解决住房这一问题,在2012年财政预算报告中,住房保障支出在各项中央财政支出项目中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6.
王玉倩 《中国经贸》2012,(18):128-129
住房是民生之要,在住房已经商品化市场化的格局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中低收入人群也有房子住,必须建立与市场化住房制度相衔接的住房保障制度。然而,由于我们对住房保障的一些基本问题缺乏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不仅导致了理论上的颇多争议,也带来了实践中的诸多困惑。为了加快住房保障的建设和完善,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弄清这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叶科 《改革与开放》2011,(12):38-39
2009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由回暖向火爆的疯狂演变.关于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争论在年底迪拜危机爆发之后如火如荼。2010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国11条)。成为中央调控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引文件.其中“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举措格外引人瞩目。为贯彻国11条精神.北京市也于近日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4号文件精神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京11条),文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是提出“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调整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从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今年宁波市计划向社会推出公共租赁住房6000余套,首批推出3248套,已于3月11日启动申请配租工作。首批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对象为外来务工人员等三类人群。据悉,宁波市于2010年出台《宁波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并大规模实施公共租赁房建设,目前首批公共租赁房项目即将建成交付。据宁波市住户保障管理中心主任沈浩介绍,3月11日启动了2013年度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配租工作。本次公共租赁住房配租计划推出房源3248套,共涉及四个项目、七个小区。房源户型分为一室户2和二室户,套型面积从30m到66不等。2m  相似文献   

19.
城市居民住房保障问题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露光 《特区经济》2008,(12):122-123
我国城市住房改革十年,走过了从健全保障的初衷到过度市场化,再到回归保障的历程。各地新近出台的"保障新政"要得到有效落实,除了法制、政策层面的长期建设,思想上也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本文就城市居民住房保障几个热点问题做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保证了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有房可住,但由于没有充分重视保障住房的公共物品属性,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住房公积金“劫贫济富”,大量的经济适用房没有落到中低收入者手中,以及廉租房雷声大雨点小名存实亡的现象。文章在对住房保障制度弊端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