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郭美星 《宁波通讯》2022,(13):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34次来宁波考察,多次对宁波文化工作作出指示,从站位高度、建设规划、内涵底蕴等方面对宁波文化工作进行了总体指导和谋篇布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论断,为打造文明典范城市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宁波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城市进程中的“宁波实践”和“宁波路径”。  相似文献   

2.
毛思洁 《宁波通讯》2022,(19):24-25
<正>近年来,宁波市聚焦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目标,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壮大志愿服务、夯实文明创建根基、推进数智赋能等方面,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坚实的文明支撑。围绕为民惠民实现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3.
杨芝 《宁波通讯》2022,(18):12-15
<正>文明,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塑造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宁波市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持续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和着“乡音”带着“泥味”的理论宣讲,传递温情“点单配菜”式的志愿服务,多姿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相似文献   

4.
《宁波经济》2013,(11):54-55
白云街道地处宁波市中心城区海曙区西南隅,因浙东学派发祥地、黄宗羲讲学之地——白云庄而得名。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建设"商住两宜、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区街道目标,不断推进街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街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7月,一部将抽象的文明理念具体化于法律条文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用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文明行为、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宁波写下了将精神文明创建纳入法治化轨道的新篇章。文明创建法治化的背后,是宁波全域化高水平建设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名城名都"的题中之义,折射的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傅慧平 《老区建设》2023,(12):36-45
文明如何实践?以何实践?作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深度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运行机制:三级体系中行政力量下沉的行政机制、志愿活动为主的社群机制、道德引导的市场竞争机制。其实现路径包括:“两个结合”引领下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坚持“三问”原则,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志愿服务为支撑,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吕术龙 《东北之窗》2010,(19):25-27
城市的最高荣誉 文明城是城市的最高荣誉。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指出生态文明是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前提条件;物质文明建设,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对"右江百里文明河谷"精神文明区域性连片创建的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对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域性建设规律作了有益探索,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前提,因此,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文章重点分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并从实践出发,提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价值的基本策略,以期为农村基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是正向关系.个人修养越高,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越高;社会的文明进步反映个人修养的提高.加强个人修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提高个人修养的实现途径是:认真学习、勤于实践,坚持磨炼.  相似文献   

12.
王韶珊 《发展》2005,(12):9-10
近年来,甘肃省皋兰县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重点,软硬并举,各方联动,在点上求突破,在面上促提高,扎扎实实抓创建、全力以赴促发展,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市容环境建设,文明单位建设,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和诚信建设等系列活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单位22个,市级文明镇3个,市级文明村4个,县级文明单位93个,县级文明村27个,去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精神文明建设有力促进物质文明的大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24亿元,财政收入70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97元.  相似文献   

13.
文明星期六     
文明星期六作为政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浦东广大市民培育文明理念、叫响文明口号、践行文明行为的重要舞台,将随着活动的深入,不断扩大其影响能量,文明之风必将会辐射到星期一、星期二,直至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4.
《宁波通讯》2024,(3):24-2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以网络文明建设熔铸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奋进新征程,必须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和文明兴网,大力弘扬主旋律,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走深走实,为打造精彩呈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城市样本注入新的网络文明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近年来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区党委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一起要”。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都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城市对外开放所必需的硬件之一.没有园林绿化,城市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工农业建设,甚至社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城市绿化质量,不仅反映出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进程,同时还反映了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面貌.以下就德令哈市城市园林建设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精神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无形支柱。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档案是人类社公文明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国家或部门文明程度的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重大措施,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历史时期,创建精神文明档案则是势在必行。精神文明档案就是记载各级文明单位文明建设的历史,是…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2月,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在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宁波将坚决扛起新发展阶段历史使命,加快“港产城文”融合发展,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奋力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新局面,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是“六个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升,公序良俗大力践行,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的品牌,让“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相似文献   

19.
李波 《理论观察》2001,(6):38-40
“文明冲突”是文明互动的结果。从进步的意义上说,“文明冲突”能l眵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文明通过“冲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吸取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发展壮大本文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有中国特刍一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仅经济上要实行对外开放.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必然面临着外来文明的碰撞和冲击。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现代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吸收外来文明的积极成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早日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要求,是当代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