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现阶段扩大内需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央银行的数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4万亿元,比上年新增两万亿以上,再创历史新高.而与此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显示: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10年来,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为59.5%,比世界平均水平消费率低近20个百分点.由此看来,扩大内需仍是我国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来自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多,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家里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而在储蓄额不断攀升的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数字显示,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  相似文献   

3.
李丽莎 《改革与战略》2011,27(10):37-40
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我国消费率一直偏低并且持续下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提高消费率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基本的经济结构,影响着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文章从总量数据与人均数据两个层次分析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并且特别分析了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率的影响,探寻提高消费率的有效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是提高消费率的最重要的有放徐绳.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终消费率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普遍关注。这些年,国家在提高消费率方面采取了很多政策措施,但作用还不明显、持续性不强,消费率下滑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因此,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提高消费率的思路,结合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5.
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问题是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率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62%下降到2005年的52%,已经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73%降至2005年的37%,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率长  相似文献   

6.
最终消费率及结构变化的中外比较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山东经济》2011,(5):27-32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不同发展阶段的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呈现不同的趋势和特征。我国的消费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的消费率呈现出复杂化趋势,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是其主要特征。因此,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逐步提高消费率,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眼于全球经济中储蓄率的决定及其延伸问题,主要讨论跨国国民储蓄率以及居民消费率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针对人口负担比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关系,重点引入全球价值观调查(WVS)中有关家庭价值观念的数据,从经验的角度揭示人口负担比与国民储蓄率、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受到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文章以国别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尊重父母的观念显著地正向影响国民储蓄率对老年负担比的回归系数,但于国民储蓄率对少儿负担比回归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爱护子女的观念显著地负向影响居民消费率对少儿负担比的回归系数,但于居民消费率对老年负担比回归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相关经济变量和家庭价值观差异后,少儿负担比、老年负担比均显著负相关于国民储蓄率,且少儿负担比对居民储蓄率的负相关性也是显著的,但老年负担比则不然。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消费不仅在决定和影响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宏观经济增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提高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也具有直接意义。从长期增长来看,不仅要重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更要解决消费增长和消费差距的问题。从实证分析来看,上海上海市最终消费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作为中国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消费率既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更低于中国平均水平;同时上海城市居民内部、农村居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不同阶层的消费差距正在急剧扩大。这不仅不利于提升上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也不利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上海必需调整收入和消费政策,尤其是通过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的关系,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等,以此促进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世相     
《中国经济快讯》2013,(36):10-11
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我国也是目前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居民储蓄率已超过50%,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来,陕西上市公司每年都有一家退市:2004年是达尔曼,2005年为数码测绘,2006年则是精密股份。如今秦丰农业等正徘徊在退市的边缘。 据2006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陕西上市公司股本平均规模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平均净资产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强。在西北经济第一强省的陕西,作为带动地方经济的“火车头”,陕西的上市公司怎么了?也曾闪“金光”的陕西上市公司如何重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非线性平滑转换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趋势,实证结果如下: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民居均具有稳定的消费习惯,且稳定性随着收入水平递增;人均收入与居民消费率负相关;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挤入效应随着收入水平增加逐渐变小;城市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均为正相关,农村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负相关;利率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随收入水平增加呈倒U型形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宣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4950元.比上年增长8.5%。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皖江八市中也处于较低位置。现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程惠 《珠江经济》2007,192(8):4-9
居民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居民消费率的变动不仅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参考依据,也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本文考察了1990年以来广东居民消费率的变化情况,对影响居民消费率变化的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率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提高居民消费率所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统计中持续存在的反常现象之一是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消费率仅50-60%,甚至低于日本和韩国在70和8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而且呈下降趋势。根据调整之前的GDP数据,国内总储蓄率在上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2004年中国的消费率更降至54%的历史最低点,2005年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于我国居民消费率是否偏低及其程度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双方的观点和证据发现,我国关于消费率的统计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不足以说明其处于良好水平。抛开对消费率数据的纠结,在不正常的消费率背后,我国国民经济本质问题是转型期出现的经济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问题。政府应该做的是开放政策,重配资源,让利于民以及做好辅助产业结构平稳转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投资、消费和出口一直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1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51.9%,预计2012年将超过55%。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不过,我国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居民消费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1  相似文献   

17.
(一)今后十五年我国居民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预测 我国的轻工业是主要生产消费品的产业,因此对国内市场的预测研究必须要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作为基本依据。根据对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消费率等因素的测算和相关分析,2000年我国居民的年消费水平将达1441元左右(其中城填居民约达2459元,农村居民约达1004元),比1990年的723元翻了一番,平均年递增7.1%;比80年代的6.1%的增长率高出一个百分点。届时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将与1990年城市中等收入户相当。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可以达到目前城市中的高收入户的水平,部分消费阶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重庆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即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也日益突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而最近几年来重庆市最终消费率一直在60%左右徘徊。如何启动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成为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将使居民住房租赁消费成为居民收入与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一般经验,本文分析深圳的居民住宅租赁调查案例,进而对京沪穗深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全国城镇居民住房租赁消费规模及时国民经济和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居民住房租赁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的重要经济活动,并对居民消费率产生了显著影响.从全国范围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住房租赁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6,(4):34-34
中国央行公布最新数据,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首次在一年内连续跨过3个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但中国人的消费率却持续走低。中国人在越来越富的同时,却越来越不敢花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