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体制渐趋完善。但是省以下财政体制千差万别,体制缺陷明显。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程的加快,县乡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凸现。要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现有2800多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在这些县乡财政中,东部财政实力相对较强,县财政收支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中西部地区的县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的依赖程度高,很难维持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
农村费改税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干群关系,稳定农村工作局面具有重大意义,费改税的实行以及费改税后转移支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对中央、地方、农民三方利益分配做出重大调整,乡镇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然而由于现行财政体制及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乡镇财政随着巨大的压力,具体表现在:乡镇财政收入中来自向农民收费的比例逐年增加:乡镇财政收入水分大,可用财力小;财政支出中刚性支出大,人员工资 占财政收入90%以上,且增人增资因素较多;乡财政负债累累,困难重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必将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县乡财政体制是整个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县乡财政的收支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县乡财政的困难与日俱增。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中央对基层的各类转移支付趋于增加,但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此,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并已成为农村税费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与问题1、县乡财政收入能力下降,收支缺口加大,对上级财政依赣性不断增强(1)税费改革导致县乡财政政策性减收明显。一方面农业税取消后,县级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影响了基层政府可用财力增长。以安徽省固镇县为例(如图1所示),2003年至2005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随着农业税减免同比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与改革前实际征收额相比存在一定的缺口。  相似文献   

5.
《财政监督》2007,(8):70-72
一、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县乡财政收入能力下降,收支缺口加大,对上级财政依赣性不断增强 (1)税费改革导致县乡财政政策性减收明显。一方面农业税取消后,县级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影响了基层政府可用财力增长。以安徽省固镇县为例(如图1所示),2003年至2005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随着农业税减免同比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与改革前实际征收额相比存在一定的缺口。  相似文献   

6.
1.收入规模减小。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后,乡镇财政的收入结构和收入规模发生了较大变化。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9乡镇全年减收农业各税920万元,占乡级财政总收入的54.3%,加上农税附加收入,乡镇财力年均减少1058万元。有5个乡镇全年工商税收实有税源不足20万元,有3个乡镇全年工商税收实有税源不足100万元,乡级财政收入仅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8.3%,乡镇财政的收入规模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县乡基本支出需要,近日,省财政厅下达了2009年省对市、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4.35亿元。比上年增加1.44亿元。此次新增转移支付包括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至1500元所增加的转移支付,以及从2009年起省财政对农村村级管理费补助由村均4万元提高至村均4.5万元所增加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8.
为使乡镇财政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集中支付管理工作要向乡镇延伸。从2004年7月起。我区15个乡镇全部实行财政集中支付管理。3年来纳入集中支付资金108716万元。拒付不合理开支783.9万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政府机构运转难。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的主要收人来源于县级部门按财政体制计算拨付出的资金.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有专项用途的生产服务性收费。而县乡财政大多是“吃饭财政”.这就从客观上形成了乡镇财政只能发工资而无财力维持公用经费支出,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巴中市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税收政策、乡(镇)财政收入和县乡财力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实际,及时调整县乡财政体制,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努力实现“三个确保”。 (一)县乡财政体制调整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财权和事权相对应的原则;二是坚持以县(区)为主体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原则;三是坚持减轻乡镇负担,确保基层运转的原则;四是坚持调动县乡两个积极性,促进发展、实  相似文献   

11.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仙桃市三伏潭镇、村两级可用财力为909.97万元(不含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支出1437.62万元,收支相抵,两级缺口达527.65万元。该镇采取五项得力措施,简兵简政,缩减支出保运转。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历史性地进入“反哺农业”阶段后.开始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将施惠重点转向农村。始于2000年的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使乡、村两级组织的“财政”收入减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危机被逼出水面.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巩固税费改革的成果,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创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根据我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有关规定,省财政厅按村均4万元补助标准核定下达了2008年省对县村级管理费转移支付资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各级财政的共同努力,村级管理费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基本正常且符合规定,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本保障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4.
成保全 《财政监督》2004,(5):31-31,30
一、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截留、挪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下拨到各省后,个别县区财政及用款单位的主管部门往往以各种名义截留,美其名曰是为了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上管下用,统一调度,实际上是在分配和下拨时自留一块。还有的挪用转移支付资金来垫付其他方面急需资金,不及时下拨。2、不严格按《农村税费改革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办法》向下分配资金。各省、市财政部门均根据财政部的《农村税费改革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办法》制订了各自的转移支付办法,但在具体实施时有些县(区)财政部门不严格按《办法》执行,在第一次分配时留有余地,剩余部分在年底视具体情况再行分配,有的甚至将当年应分配资金拿到下年分配,推迟资金的分配和下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立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几点看法储惠平分税制财政体制对我国各级政府之间财力构成及支出责任范围作了较为明确的划分,但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所带来的财政能力的差异,以及现行转移支付办法存在的问题,就使得在新的财政分配格局下如何确立与现行财政分配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石家庄市将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农村综舍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全面推进。到年底.全市17个县(市)和矿区的214个乡镇全部实行了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其中。86个乡镇实行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体制.占全部乡镇的40.2%;128个实行了统收统支加激励体制,  相似文献   

17.
论乡镇财政职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 《中国外资》2008,(11):128-129
乡镇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政权的最基层,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乡镇财源建设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8.
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是完善财政体制的关键。本文综合考虑各地区税收收入、转移支付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纠正了用实际财政支出评价支出责任时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财力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度指标。使用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层级改革对财力与支出责任匹配度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方法(DID-PSM)分析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提高了县级财力与支出责任匹配度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了地级市对转移支付的截留,增加了县级转移支付的可达性;财政层级改革使县级财政匹配度平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农村税费改革后,湖北省竹溪县村级财力主要来源于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资金,缺口大、运转困难。为此,必须管好用好有限资金,确保村级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广东财政》2003,(7):24-25
财政转移支付不能单纯考虑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因素,要在确定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市、区)与乡镇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基本经费支出的前提下,根据各级政府的财力保障水平,按照客观因素标准的计算公式,计算确定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范围和额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