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卷首语     
《科技与国力》2001,(9):1-1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国力》2001,(9):10-15
美国遭遇史无前例的9&;#183;11恐怖袭击,全国震动,举世哗然。身兼三军总司令的总统乔治&;#183;布什号令三军提高戒备,同时举重兵前往阿富汗就近地区,复仇之箭,一触即发。目前部署在阿富汗五百里范围内的美军部队已达18万人,3支海军航母战斗群,参与的航母达5艘,各型海空军战机550架,支援飞机120架,直升机近200架。动员兵力中,地面部队约3万人,其中有近2万人属于快反部队。  相似文献   

3.
田聿 《科技与国力》2001,(10):34-36
阿富汗当地时间10月7日20时57分(北京时间8日0时27分),美英部队经过长时间的周密策划与准备,终于对阿富汗塔利班当局大打出手。在这场针对近乎赤贫的国家的军事打击中,美英动用的武器装备可以说近乎奢侈:美国动用了15架B-1、B-2和B-52轰炸机,发射了50枚巡航导弹。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目前采用的仍是“外科手术”式打击手段。与之针锋相对的是,10月8日,塔利班电台称,美英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反而鼓舞了阿富汗人民的士气,阿富汗将战斗到“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4.
一士 《科技与国力》2001,(10):32-33
2001年10月8日凌晨,美国在“忍耐”28天之后终于发出了最后的吼声,无数枚导弹、炸弹多管齐下,对阿富汗这片贫瘠的土地不容分说地挥出了老拳。  相似文献   

5.
黄猛 《科技与国力》2001,(10):11-15
9&;#183;11恐怖袭击事件后,沉默已久的美军终于按捺不住满腔怒火,于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向阿富汗塔利班及本&;#183;拉登恐怖组织射出了复仇之箭,开始对阿富汗各大城市和塔利班军事基地实施狂轰滥炸。美国总统布什宣称“该是塔利班付出代价的时候了”;而本&;#183;拉登也针锋相对地指出“美国再也没有安宁日子了”。自此,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非对称作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6.
黄猛 《科技与国力》2001,(11):27-30
美军战机27日对阿富汗东北部省份卡皮萨实施狂轰滥炸,造成至少9人死亡,15人受伤。美军还同时对塔利班前沿阵地进行空袭,投下至少13枚炸弹,其中10枚击中目标。阿富汗喀布尔机场附近地区也遭到了10余枚炸弹的袭击。由于近日来塔利班的防空炮火较为猛烈,迫使美军飞机不得不游荡在高空投弹。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美国和阿富汗双方的各种因素,多种分析认为,美国在空袭后的对阿打击中,极有可能动用特种部队,进行特种作战。那么,像美国精锐特种部队——“绿色贝蕾帽”等如何在地面行动之中打击塔利班、捉拿本&;#183;拉登、控制阿富汗,将是各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尽管五角大楼发言人一再表示,阿富汗地面行动中的大多数特种作战行动是决不会对外披露的,但只要我们追溯分析一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特种部队参加过的多次局部战争,可以肯定,其许多已成套路的战法将在阿富汗地面战中运用并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阿富汗,在古波斯语中,意思为“山上人”,因此,人们习惯地将这个国家称为“山人之国”。该国位于亚洲中西部地区,西邻伊朗,北与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前这3个国家均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毗连,东部和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在东北部则有一条狭长地带——“瓦罕走廊”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接。全国总面积65.23万平方公里,边界线长.5412公里,人口2210万,其中98%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国力》2001,(10):16-22
时至10月30日,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已持续20余天,从初期的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的远程精确打击到现在的近距离火箭、机炮压制,空袭仍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两个月日日夜夜的拼死顽抗,塔利班在坎大哈终于向普什图族部落武装“俯首称臣”了。为什么当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阿游击队能坚持十年抗战,而今,塔利班却像雪崩般一败涂地?看来,还是验证了某些人士在战争开始时就分析的“不要轻视美军的作战决心和能力”和“此次战争和当年苏阿战争两种背景两种结果”的预测。现在,我们就粗略地分析一下塔利班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姜忠 《科技与国力》2001,(10):23-26
阿富汗是个极度贫困的国家,塔利班的武器装备更是简陋到了极点,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贫穷落后、装备简陋的地方,美军在开始的空袭阶段却出动了海空军几乎所有的现役先进武器装备,动用种类之繁多丝毫不亚于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空袭已持续20余天,塔利班虽屡遭轰炸却“筋骨未伤”,首次地面战损兵折将后美军更显谨慎。种种迹象表明,美阿战争将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在此姑且不论战局向何方发展,仅将目前美国空袭中出现的兵器加以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军倚仗其高技术武器赢得了一场又一场体面的局部战争;然而,当他们将同样的兵器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上时,他们才发现:原来他们的高技术武器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因无法遇上势均力敌的对手而无用武之地。日趋冷静的美军终于意识到:“地面战才是真正的战争。”为此,美国积极派遣陆海空三军精锐特种部队、向俄罗斯讨教山地游击战经验、网络前苏联老兵……一切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美阿地面战一触即发。一旦地面战爆发,山地游击战将是主要作战样式。那么,美国可能投入哪些兵器呢?  相似文献   

13.
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客机撞楼恐怖事件再一次向全世界人民敲响了警钟:进入21世纪,恐怖活动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更加猖獗,作案手段也更加残忍。面对越来越难以对付的恐怖活动,当今世界均在积极研讨如何应对恐怖袭击。本即从恐怖分子经常劫持的对象如飞机、火车、建筑物等方面入手作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一直饱受恐怖主义的伤害,"是当今世界上遭受恐怖主义袭击最频繁的国家"。1恐怖主义造成的伤痕同时也促使俄罗斯不断探索反恐出路。迄今为止,俄罗斯已经通过了两部反恐法,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了若干次修订。这种将反恐法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反恐构想与具体调整反恐法律关系的刑法典、刑诉法典、行政法典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衔接和中介的立法模式,以及反恐法中对反恐基本原则、恐怖主义定义、国家反恐机构体系、恐怖主义犯罪范围等反恐基本问题的规定,都对我国的反恐立法实践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回来了     
去年11月中旬,奥巴马总统对亚洲进行他入主白宫以来的首次访问。奥巴马的亚洲之行到访四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第一站是东京。他此行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打击恐怖主义已不再是美国的当务之急;美国了解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与国力》2001,(10):85-86
日本政府10月5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支援美国军事打击行动的《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以及《自卫队法修正案》,并已递交国会审议。美国发生“9&;#183;11”恐怖袭击事件后,日本政府开始谋求制定新的法案以支援美国的军事打击行动。其中《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规定,自卫队除了对美军进行后方支援以外,还将对难民进行救济。另外,在对方国家同意的情况下,日本自卫队可以进入该国领土、领海和领空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海军的三大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之中,海军航空兵是机动性最强的军力投射兵种。美海军航空兵的主体——航母舰载机联队无疑又是美军最主要的传统军事打击力量。回顾近十年来美军进行海湾战争或武力介入巴尔干冲突,美国的超级航母和所搭载的舰载航空兵均扮演了重要角色。震惊全球的“9&;#183;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遭受重创的美国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报复行动。航空母舰自然首当其冲,“卡尔&;#183;文森”号、“罗斯福”号、“企业”号、“小鹰”号四支航母编队先后抵达海湾地区,使海湾地区美军战机迅即增到了300多架,在随后美军实施的“持久正义行动”中,4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战斗机频频出动,成为美国对阿空袭的主要打击力量。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国力》2001,(9):9-9
1991年1月15日,美国驻巴拿马和厄瓜多尔大使馆分别遭身份不明分子的袭击,使馆财产受到轻微损失,但无人员伤亡。事后.一名自称是巴解组织成员的人给巴拿马电台打电话说,巴拿马使馆的恐怖事件是他所为,其目的是对美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表示警告:1991年1月17日,一群不明身份用自制燃烧瓶袭击了美国驻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总领事馆。留下传单后逃之夭夭.传单谴责美军轰炸伊拉克,这起恐怖事件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9.
9&;#183;11事件后,美国内媒体一再将这一事件与二战中的珍珠港事件相提并论。众所周知,美国人一直认为是原子弹结束了因珍珠港事件而使美国卷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从这次事件一开始,美国内就有人呼吁使用核武器反击恐怖主义。而此后接二连三的炭疽热事件,更使核生化武器的威胁再次摆在美国人面前。而与此同时,被美国怀疑的恐怖集团头子拉登也一再声称,要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击美国的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军事转型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美国从军事革命到军事转型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美国军事转型的目的和具体的目标,重点探论了美国军事转型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对推进我国的军事变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