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京市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20平方米以上。但仍有一部分经济和住房"双闲"的家庭,他们或是人均月收入在460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或是货币拆迁补偿款在10万元以下,且他处无住房的拆迁困难户。南京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住房困难的家庭,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立了四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在通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今年计划建设政府保障性住房235.92万平方米。其中,全年拟建经济适用住房201.91万平方米。重庆市主城今年房屋供应充足,供应总量将达到2200万平方米左右。同时,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比例将提高,住房类型更趋多元化,面积套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3.
酒泉市面积1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2%,辖一区两市四县。截至2007年底,财政年收入17.2亿元,总人口98.29万人,住宅面积834.0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1.7平方米。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4881户,人数44643人。在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通过商品住房的建设和销售,有相当一批城镇居民通过购买和租赁商品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他们没有能力通过商品住房的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因此,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困难问题就摆在各级政府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通过商品住房的建设和销售,有相当一批城镇居民通过购买和租赁商品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他们没有能力通过商品住房的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因此,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困难问题就摆在各级政府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谷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条件的改善程度是人们迈向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人均GDP超过8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超过20平方米,按照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宁春华的看法,到2000年底,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截至1999年底,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9.8%,尚比国际平均水平偏低约8个百分点;而且,我国居民距离人均GDP15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的更加宽裕的小康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住房消费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第3期),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将致力于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10年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比现在再翻上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迅速增加将大大改变家庭消费结构,同时也会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对住宅消费而言,从生存型,温饱型的居住空间向更加宽裕的温暖型的居住条件转变,消费对住宅产品的消费诉求和以往相比将会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7.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城镇居民住房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相应的居民住房指标来衡量。根据国外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规律和阶段划分,我国目前正处在住房需求数量快速增长阶段,突出表现为人均住房面积的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7.51平方米。到2020年,人均GDP将买现50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将进入到数量和质量并重阶段,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趋势将有所减缓,对居住质量的要求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思路,潜心研究探索,着力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取得显著效果。2003年-2008年,全市采取货币补贴与实物配租相结合的方式,累计为4412户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保障;通过集中建设与联动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为1.8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经济适用住房。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9平方米、户均81.78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只有6.77,但社会差距较大:最低收入户是最高收入户的9.3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对于众多的中等收入家庭,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控市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来提高这些家庭的支付能力;对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房政策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对于高收入家庭,应由市场来供给住房,政府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
周芳名 《黑河学刊》2015,(2):132-135
通过对CGSS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呈现出拥有产权住房者多、住房面积不够大、低收入阶层难以承受买房甚至租房的市场价、房屋建筑年代整体较早等四个特点。个人全年收入、家庭规模和家庭生活水平是影响城市居民住房面积和住房市值的主要因素。建立满足低收入阶层"居住安其屋"、中等收入阶层"居者有其屋"和高收入阶层"居者优其屋"的多层次住房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是解决我国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新逻辑。  相似文献   

11.
正常言道,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一直是关系老百姓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20世纪70年代前,宁波市民居住的大多数是砖木质结构房屋,居住面积小,房屋质量差。1978年,宁波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6.93平方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宁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家庭住房条件逐年改善。20世纪80年代后期,宁波市先后兴建了1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20多个,5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60多个。1998年停止实物分房后,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显  相似文献   

12.
近日从《中山市黄圃镇住房建设规划(2007~2010)》公示草案中获悉,至2010年,黄圃镇规划建设各类住房39万套。?黄圃镇规划期内建设的3.9万套住房,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3.3万套,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0.6万套,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在政策性住房当中,经济适用住房4000套,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含租住房)2000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公示草案指出,此次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较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3.
日前,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中心的消息说,到2010年,呼和浩特市将建设近6万套、38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据介绍,2008年呼和浩特市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工面积为150万平方米(含续建),占年度房地产开发量的25%,计划投资26.25亿元,解决低收入家庭约23000户。为确保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14.
赵雷 《首都经济》2008,(4):33-35
北京市副市长陈刚1月18日在北京市住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2008年北京市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完善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对没有购房能力的低收入家庭,通过实施廉租住房政策解决住房困难;对有一定购房能力的低收入家庭,通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解决住房困难;对中等收入家庭,通过两限房和其他普通商品住房解决住房问题;对于中等收入以上家庭,通过市场购租商品住房。”  相似文献   

15.
《青海经济研究》2009,(2):80-80
2008年.我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年全省共开工建设廉租住房5653套计26.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0.9万平方米;至年底已有约2600套计11.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主体竣工.20余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基本建成,部分城镇低收入家庭、破产企业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6.
石市今明两年今明两年将建12500套廉租房。目前,石市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主要通过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两种方式实现。从2008年开始,石市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条件中收入线标准界定为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8倍以下,并根据每年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保障收入线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是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镇江市为例分析了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对共有产权制度、租赁经济住房和房屋置换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葑 《重庆经济》2007,(11):24-25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对拉动投资、刺激消费、带动就业和优化城市形象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开县房地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建成房屋每年以近100万平方米的速度持续递增,销售价格保持上升趋势,呈现出供销两旺的良好势头。目前,全县有存量房屋2415.94万平方米,城镇房屋674.28平方米,新县城存量房约占390万平方米,仅住宅投资额2005年就达15.58亿元。但全县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到14平方米,年人均新建房屋仅0.5平方米左右,与全国人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正视差距,找准缘由,采取措施,加快发展,推动开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加之国家实行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停止了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市场化,居民住房需求集中释放,促使房价不断攀高;与此同时,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和住房差距不断拉大,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城镇居民居住现状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在1999年8月份开展的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居住基本情况调查显示 ,全国户均住房使用面积为52.28平方米,拥有房屋产权的家庭已达67.91 %,32.09%的家庭仍租赁公房或私房,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用于购房支出金额25527.3元,其中实际支出为22876.5元,近半数家庭在1997年的房改之后对所居住房屋进行了家庭装修。(一)居民住宅现状从使用面积、住宅样式和房屋产权等情况可基本反映城镇居民家庭的居住现状。从居住面积看 ,大部分家庭居住面积在2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