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方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融资成本分析的方式来研究股权融资方式问题。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融资偏好。建立了配股融资成本的模型,估计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进行了成本比较。说明了特殊融资结构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分析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产生的机理,分析了盈余管理与配股后运营业绩和股票长期收益的关系。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过程中存在系统的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配股后的经营业绩出现滑坡,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的异常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经营业绩具有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配股后的股票长期收益和异常收益下降,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的异常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股票收益具有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股票价值的高估和资本配置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管征 《金融纵横》2004,(9):15-17,14
一、引言 配股是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分为承销配股和非承销配股,目前除了美国上市公司基本上不采用配股进行股权再融资外,欧洲、加拿大及亚洲的大部分国家,上市公司依然以配股作为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实证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国外股利研究的三条主线(信号传递、代理理论、顾客效应),我国的相关实证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①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的研究;②股利信号理论的研究。后者自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取代前者成为中西方股利研究方向的主流。我国较早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的张水泉和韩德宗在所发表的“上海股票市场股利与配股效应的实证研究”(《预测》97,3)中,以350个股利与配股事件为样本探讨了事件前后沪市的市场反应,首次证实了我国股利事件具有信息内涵。但由于其并未特别指出并讨论股利的信息含量,因而在理论界,多将陈晓等人合著的“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98,5)作为我国股利信号理论实证研究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5.
“配股资金使用与公司业绩”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衡 《中国会计评论》2005,3(1):217-218
原红旗与李海建的“配股资金使用与公司业绩”一文,对公司配股后的长期业绩下滑的原因作了非常有益的探讨。作者从上市公司对配股资金使用方式这一切入点出发,通过对1997—2000年进行了配股的462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选用会计业绩和股票回报率作为指标,得出配股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公司配股后的长期业绩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作者发现:(1)配股资金用于改善公司财务结构的公司业绩要差于投资特定项目的公司;(2)配股资金投入关联交易与否对公司业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3)投资项目变更和投资进度变更对公司业绩有明显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燕 《财会学习》2014,(5):37-37
股票配股分红之后,股价就跌了,总价值还是没变。那么,对股民来说,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7.
刘宏 《上海会计》2002,(12):70-71
配股是由发行公司根据公司章程,在发行增资股票时对原股东按所持股份数的一定比率赋予新股认购权而准其优先认购新股的一种募集资金方式。李明辉同志在《浅谈送股与配股的会计处理》一文中(见《上海会计》2002年1期,以下简称《李文》)对相关的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对配股的有关问题与李明辉同志商榷,不妥之处,还望指正。一、关于配股与支付股利的问题《李文》认为,配股“同时也是上市公司支付股利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欠妥。配股与支付股利之间不能划等号。只有会导致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减少,才能称得上利润的…  相似文献   

8.
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本文研究了我国1998—2001年间上市公司首次配股后会计业绩下降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公司在配股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无后续融资行为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且操控性应计利润在配股后发生反转,这为配股前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观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后续融资行为公司在配股后仍进行盈余管理以继续尽可能维持较高业绩。这两类公司配股后现金流的减少表明,配股前盈余管理仅能为配股后业绩下降提供部分解释。本文研究发现意味着,限制公司管理层在配股前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并非避免配股后业绩下降的唯一手段,如何提高配股后资金使用效率应该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又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Holthausen和Verrecchia(1990)的研究,假设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同时存在“知情效应”和“认同效应”两种信息效应,并以1996-2002年沪市发生的381起配股事件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配股公告期和除权期内股价和交易量的变化对配股公告的“知情效应”和“认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配股公告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并向市场传递了负面的信息,造成了股价的下跌和交易量的放大;(2)除权期内的价格和交易量反应与公告期显著不同;(3)配股公告后股价变动的方差和交易量同时增加,说明在配股公告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是“知情效应”占先,“认同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1,自引:3,他引:81  
配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研究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与配股融资行为的选择 ,配股价格的制定 ,以及转配股、放弃配股与股权结构变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背后隐含的深层次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