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与日本商人谈生意,对于缺乏经验的人,显得格外重要。要同日本人打交道不成问题,问题在于打交道的方式是否得宜。精通日语,但不要相信表面语言。要想角逐日本市场,流利的日语是必备的条件。当你和日本人协商重要交易时,千万记得带一个日本通同行,他不但要会说日本话,同时对日本各方面要有所了解。你绝不可依赖对方的翻译,因为他肯定不会努力维护你的权益。日本公司在没有精通对手语言人才情况下,是决不会和你做任何会商。另外,日本人也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谈判方式,他们在与你讨论正题时,希望彼此多了解一些,在与你寒暄之后,…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大多数日本人的性格较为内向,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特别是外国人沟通交流时表现出害羞和与紧张。他们称自己是一群具有“对人恐怖の国民症”的国民。据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有名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分析,他把日本人需要克服的害羞归结于心理上的障碍,而所谓的“对人恐怖症”也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衰弱的症状。但与之相反,在商务谈判中日本商人的性格却像是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变,他们在谈判桌上被认为是“很难对付的谈判对象”、“圆桌武士”等等。这都是日本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想要和日本商人在谈判桌上获得成功甚至优势绝非易事。这使人们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和谈判桌上的性格为何会产生如此大反差?对于这隐藏在日式商务谈判背后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日本民族的文化,使两国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国家,集体谈判既是工人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社会决策的主要途径,也是处理劳资关系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集体合同覆盖率,美国为15%,日本为20%,欧盟国家则平均达67%,其中奥地利高达98%。受发达国家影响,二战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在其他国家也有发展。很多亚非发展中国家制定的劳工法或劳资关系法,对其都有专门规定。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推动下,集体谈判也有相应发展,如国际劳工组织的作用增强,跨国谈判崭露头角等。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经济谈判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由于经济谈判是借助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来进行的,所以,听与说成了经济谈判的一种外在形式。本文主要从公关角度探讨一下经济谈判中的听说艺术。西方人说:上帝所以赠给我们每人两只耳朵与一张嘴巴,是希望我们多听...  相似文献   

5.
国外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已形成三大模式:即自主多元的分散化谈判模式、平等共决的集中化谈判模式与政府主导的多层级谈判模式。在不同谈判模式中,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以及澳大利亚的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最具代表性。这些国家因谈判环境、谈判主体、谈判层次、谈判进程以及谈判结果不同而各具特色,深入分析这些国外典型国家的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可以为我国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下讨论的是与亚洲8个国家(地区)的经理们价格谈判的例子。 日本 日本人很爱面子。当他们对您的建议没有及时反应时,这是他们在故意含糊其词,以便不对一些具体行为作出承诺。他们还会打着政府的招牌,作为拖延的一个方便借口。 支配着日本人“真我”和“公我”的社会准则,像礼貌之类的规矩迫使他们暴露出来的仅仅是他们愿意取悦你。因为日本人不愿、也很少径直地说“不”。外国人可能会误解他们的意思。当他们对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改善和加强。台湾与大陆一样,均是世贸组织的观察员,都在进行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台湾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基本完成,根据中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达成的“中  相似文献   

8.
武士道在日本古已有之,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武士道文化使得日本人重视集体,有双重性格,崇拜天皇,有危机意识,冷酷无情……这些都是日本民族的特性。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日本人精神上的支柱,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而且将继续影响下去。  相似文献   

9.
张斌 《商周刊》2011,(25):24-25
现在回想起来,龙永图说:“当时选中我参与谈判,主要是需要一批英文比较好的人。李岚清当时讲过,我们需要一些能够用英文跟人吵架的人。因为当时的斗争是很尖锐的。”  相似文献   

10.
从“人关到人世”,中国经历了长达13年的艰苦谈判,在此期间,本人曾撰写不少文章对此进行评述,随着中美关于加入WTO谈判获得成功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已在眼前。 加入WTO,对中国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企业应以何种心态迎接竞争挑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实践上的研究和回答,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