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债务重组,1999年《企业会计准则》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修订后的债务重组没有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同时,债务重组不仅包括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还包括债权人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2.
需注意的问题一:债务重组概念的涵盖范围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的范围限定在对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强调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债务重组业务实质。  相似文献   

3.
一、债务重组准则主要内容解析(一)债务重组定义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说明我国具体准则的范围限定在对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做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即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所谓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的账面金额偿还债务。而债权人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是指债务重组后债权人应收金额不小于  相似文献   

5.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根据旧准则,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中将债务重组规定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通过新的定义可以得出两点信息:第一,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第二,新准则的定义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一般来说,需要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能力如约履行偿债义务,如果债权人不作适当的让步,可能使濒临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反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可见,债权人做出让步的事项才属债务重组的范畴,发生债务重组时,作为债务人是资产和负债  相似文献   

8.
《财会月刊》2007,(1):17-18
一、债务重组的特征 本准则第二条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当债务人遇到财务困难无法偿还债务时 ,债权人有两种选择 :一是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 ;二是向债务人做出一定的让步 ,即债务重组。第一种选择可能使债务人破产倒闭 ,毁掉一个企业 ,增加一批失业人员 ,而债权人的债权也很难得到足额偿还。第二种选择既可使债权人的债权得到一定债还 ,又能保证债务人继续经营 ,使乡镇企业这支市场经济生力军成长更快。因此 ,希望乡镇企业在处理债务纠纷时多采取债务重组方式 ,减小经营风险 ,共同发展。一、债务重组的前提债务重组的前提就是“让步”。债权人必须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 ,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关于定义旧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中则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通过对比定义可以看出,新准则调整了债务重组的范围。旧准则中任何修改某项债务条款均属于债务重组范围之内,而新准则突出强调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和债权人最终做出让步。  相似文献   

11.
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与债务重组都是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但由于偿还债务的方式不同,两者在会计处理上也截然不同。 一、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务余额的数额不同 这是区别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与债务重组的关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这里的“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帐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让步是债务重组的重要特征,就是用于债务重组的非现金资…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的影响体现在如下会计事项中:一、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按修订前的准则,债务人与债权人进行债  相似文献   

13.
债务重整的确切含义是指因债务企业财务困难,债权人根据其与债务人的有关协议,法规或法院的要求,对债务人做出的平常所不愿考虑的让步可以由法规或法院强制债权人执行(体现了国家对维护经济秩序的需要),也可由债权人自愿让步。事实上,债权作出让步是希望比不作让步从债务人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一、“债务重组”确认的变化。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别在于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确认为债务重组。旧准则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易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15.
一、“债务重组”确认的变化 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别在于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确认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适用范围过于宽泛,易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决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在化解债务风险、调整产权结构、优化资本结构、重新整合经济资源、推动债务人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整是指债务人财务困难,债权人对债务人准予让步(根据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协议、法律、国家有关法规或法庭的要求)的经济行为.通过债务重整,一方面债权人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债务人可以渡过暂时的财务困难.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严重的债务问题,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乃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制约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已成为我国企业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一、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亮点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更加合理。新旧债务重组定义的最大差别就是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也未强调债权人要作出让步,适用范围似乎过于宽泛,易于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以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有悖于国家利用制度规范企业行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所得税制度的差异及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原则的修订 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相对于旧准则,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将关联方蓄意通过债务重组转移利润的行为排除在外。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引入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和债务以及重组中涉及的非现金资产和股权的计量属性,将资产转让收益和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确认为当期损益。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规范的债务重组方式与原准则相同。债务人和债权人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如下。  相似文献   

20.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定位于解决上市公司债务问题,减轻财务负担,改善经营状况的债务重组却成为上市公司粉饰业绩、虚增利润的惯用手法。债务重组分债务人和债权人两方,具体方式有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本文研究定位于债务人视角,考察债务人在债务重组相关信息披露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