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就金融市场发展环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与发展等热点问题综述了与会代表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王庆仁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6):76-77
2007年10月23日,由上海金融学院发起并主办的第二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沪举行。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及国内著名专家和金融界高层,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面临的约束与改善措施”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3.
朱文生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6)
由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举办的“2008’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于2008年11月2日在上海金融学院召开。来自中国金融界、理论界的高层人士,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当前全球金融动荡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李雪静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2):117-120
2012年3月31日,"第六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上海金融学院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金融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金融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协办,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和上海金融学院科研处承办。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共30余名政府官员、金融业界高管和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本论坛主题“金融反腐倡廉”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19日,由上海金融学院倡议,并由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等共同主办的“2006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金融服务办主任吉晓辉致开幕词,上海金融学院院长储敏伟主持了上午的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6.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4):F0002-F0002
5月19日,由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共同主办的“2006’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图为上海金融学院院长储敏伟教授正在主持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已经提出了十四年,从上海金融市场的现状看,离此目标依然遥远,与纽约等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目前缺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必要条件,但是,上海又具有一些天然的和后天的优势,如果能够克服困难,依照正确的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笔者相信,上海终将成为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雪静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5):94-96
2010年7月25日,“20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暨‘金融市场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上海浦东东郊国宾馆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金融学会、上海金融学院、麦克马斯特大学(MeMaster University)、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al—St.Louis)、美国道富银行信托公司、德国德意志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9.
上海历史上就是亚洲金融中心,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和积累,目前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具备有利条件,但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豫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5):23-33
国际货币的标准已经改变,未来标准不仅是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而且要有发达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也将会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道路,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只有在任何时候都能排除外部干扰,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以人民币为主要产品的金融市场,自主推进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央行利用金融市场传导调控货币汇率政策的水平和能力,牢牢掌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产品的定价权和其他控制权.才能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多重“匹配”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求境内和境外的市场规模相匹配。因为没有非居民持有相当规模的人民币和其衍生品,并将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那就不能构成资本市场循环。实际上多重匹配才能形成市场规模,这包括了政府支持政策与市场力量相匹配;金融市场自身结构与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尤其是国际航运中心需要具有规模的金融支持。各种要素相匹配能加速市场规模扩大,这有利于中国竞争力提升,获得国际市场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历史视角下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历史与主要国际货币的变化相对比,通过相关性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定量研究发现,货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之间是高度相关、彼此促进的;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为本币国际化提供重要的市场平台,而没有充足证据显示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会必然促进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启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要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相匹配,具体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支持人民币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优化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环境,充分发挥浦东“核心功能区”的聚集效应等。 相似文献
14.
运费衍生品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费衍生品是规避海运运费波动风险的管理工具。由于国内运费衍生品的缺乏,中国企业在2004年以来国际海运运费的剧烈波动中处于被动接受者的不利地位。借鉴国外运费衍生品的发展经验,以创新运费衍生品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抓手,构建上海运费衍生品的交易、结算和信息平台,推动上海成为国际航运定价中心。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中心圈层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的首要目标,而当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却悄然从"点式"向"圈层"转变.本文基于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密集区发展动态的考察和分析,发现伦敦、纽约和迪拜分别领衔欧洲、美洲和中东地区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圈层系统参与全球竞争,而亚洲地区主要金融中心尚未能成功建立本地区的金融地域系统.鉴于这一新兴发展模式,本文集成金融地域运动理论、专业分工理论和中心地理论构建"三元理论分析框架",试图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并由此得出发展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会对一个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陆续提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或国际金融中心的计划,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源争夺、无序发展等现象。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缓慢,而中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旧保持稳健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主要城市在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带来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金融集聚机制及金融辐射机制,认为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将经历从区域金融中心到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路径;最后就如何有效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数,本文依据其最近二期的排名,对比分析了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构建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金融产业出现高度集聚的现象,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与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相比,金融产业集聚具有自己的特征,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金融产业集聚的高度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建设的成败在于总部金融建设。国外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德伦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6):5-7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颗璀璨光耀的“东方之珠”,举办2010年世博会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则是让上海这颗“东方之珠”更加光彩耀人的两大神来之笔。举办2010年世博会是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一次盛会。世博会将有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面临着支付环境建设、金融市场发展、加强风险管理等基本问题,需要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20.
基于IFCD指标体系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CD指标体系是全面、综合、科学分析金融中心排名的指标体系。通过运用IFCD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预测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规划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距离成熟发达金融中心,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