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 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关键,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开拓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强化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与政策支持是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环节。一、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当前,我国农民50%的收入来自农业,只有农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增强了,农  相似文献   

2.
郑建炯 《魅力中国》2014,(21):50-50
农业技术推广是国家实现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而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则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体力量。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搞好农业技能推广服务,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长期重要政策。主要对农业推广工作有效性进行了探讨,进而为农民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绥化作为传统农业市,农民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然而,由于物价因素、经营模式落后、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增收缓慢。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我国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的因素,探索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途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种粮收入低;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比较低;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应相应的采取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趋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阐述了促进农民增收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章首先分析了科技促进农业增收的绩效,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制约农民采用科技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余新 《魅力中国》2010,(26):116-117
稳步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同时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我国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关键是要寻找农民增收的出路。本文就如何从农民的收入来源进行分析,试图挖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理论上认为,通过增加财政农业支出促进农民增收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化解“三农”困境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估算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增收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财政农业支出确实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不明显.这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逻辑并未得到实证支持.究其原因在于,财政农业支出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带来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同步甚至更快速增长.文章认为,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减少财政农业支出的“非农化”倾向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实证明试图从农业内部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很难的,只有通过“非农化”途径,减少农民,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2001,(4)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近日强调,“十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科技工作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技支撑。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为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着重解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防治和减灾防灾…  相似文献   

10.
一些传统的农业省份,农民增收问题一直都是他们面临的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时所必需关注的一个难题,而农业收入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介绍如何利用通径分析法研究影响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主次因素,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从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牛庆伟 《黑河学刊》2007,(3):111-112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其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菊芬 《特区经济》2006,(1):247-249
河南省是个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水平高低,河南能不能由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变成经济强省,关键取决于“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最终取决于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本文就河南现状,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优劣势分析,指出了科教兴豫,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必要性及对策,目的在于为推进河南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注入后劲。  相似文献   

13.
尤世成 《发展》2005,(7):71-72
农村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关键在收入.如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带着这个问题,近日,笔者深入重点国扶贫困县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对农民当地收入及消费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蔚 《乡镇经济》2006,(2):41-44
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这个危机感的推动下,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谓是见仁见智。本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探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治本之策一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2%。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12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认识到“兴农不在农”,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光靠农业,要跳出农业抓增收,围绕工业抓农业,推动农业内外协调发展,大力建设“一带五园”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综合拉动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体制性障碍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减少,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迫滞留于农业,无法向外转移,不仅减少了农民的非农收入,同时限制了农业收入的增长。因此,必须要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城市化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山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更加显露出农机装备结构的不合理性;用农机作业成本高,负担重;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落后;农机化发展不平衡,而且制造能力弱.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使农业稳产、高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为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人才,加快农业机械科技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有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非农业收入不足、农民的不合理负担过重等。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不仅能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降低交易费用和市场风险,而且能增加农民的非农性收入,同时使农民分享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重点是收入问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发展劳务经济增收。近几年,澧县农村劳务输出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年收入约8~10亿元,去年仅人均务工收入就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6%。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完善服务体系,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今后凡是农民外出务工,要为他们保留耕地承包权,免除劳动积累工,财政补贴培训费,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