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彰武县北部4个乡镇(大冷乡、章古台镇、四合城乡和阿尔乡)种植花生的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农作物类型之间的物候特征差异,借助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提取农作物的不同NDVI特征值和影像的特征信息,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花生的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区分不同物候特征下的作物分类精度高,较好的反映作物的分布状况,可为该地区主要作物种植分布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潜水位平原区煤炭开采导致地表沉降甚至常年积水,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受采煤塌陷影响显著。以山东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概率积分法进行采煤沉陷预计,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1996-2013年研究区内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沉降、正在沉降和未来沉降区面积占研究区的61.82%、9.90%和8.58%,深度沉降区(2m)占塌陷区的73.0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一直增长,转入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正在沉降区和未来沉降区分别有52.04%和76.47%的土地是基本农田;耕地先减后增,城镇及工矿用地先增后减,两类用地的减少幅度远大于增长幅度。该地区适宜进行湿地公园建设,今后应当遵循塌陷规律实行动态规划,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的规划研究对改变采煤塌陷区传统的复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南张集矿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在分析张集采煤塌陷区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湖一带一区一荡的规划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发现,咸宁市竹林主要分布在咸安区桂花镇、赤壁市官塘驿镇以及崇阳县之间的大面积区域,总面积达1 213 km2,分布密集;竹林旅游的最佳季节为春、秋两季。建议咸宁市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统筹制定开发规划,延伸产业链条,发挥教育功能,建立环保机制,重视人才培养,发展竹生态休闲旅游,构筑风雅竹乡,实现咸宁竹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索滨海湿地演变驱动力及驱动机制,揭示各驱动因子变化趋势及其对滨海湿地演变影响程度,丰富和发展湿地演变驱动机制理论研究。研究方法:以1996年第一次全国土地详查、2005年变更调查及2015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空间回归分析模型方法构建滨海湿地演变驱动模型。研究结果:(1)1996—2015年,河流、海洋动力作用持续并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由受常住人口影响逐步变为受产业结构影响;政策因素由2005年受土地整理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影响转变为2015年受建设用地规模影响;区位因素由1996年受距区域经济中心、区内城市中心和海岸线远近影响转变为2005年受距区内城市中心远近影响,2015年转变为距受区域经济中心和区内城市中心远近影响。(2)1996年江苏省滨海湿地驱动力作用强弱依次为区位海岸线变化社会经济;2005年依次为海岸线变化政策社会经济区位;2015年依次为政策社会经济区位海岸线变化。研究结论:在江苏省滨海地区滨海湿地演变受河流、海洋动力作用、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区位因素共同作用。就其影响力而言,海岸线变化和区位因素对滨海湿地的影响逐步减弱,政策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滨海湿地影响逐步增强,政策的影响力正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6.
采煤塌陷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待开发的土地资源,但土地产出率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需修筑封闭堤防,使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水系相对封闭,配套六级沟洫,有效排除涝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建立适合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土地的水系,为不同功能区配置水资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杨新荣 《农业经济问题》2013,(8):104-109,112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但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过度开发,湿地资源和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湿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既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又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当今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以滇西北拉市海、碧塔海和纳帕海3个高原湿地为例,初步筛选了社区发展水平(生产及生活方式、经济收入、主要经济来源)、社区参与水平(参与程度、参与形式、参与积极性)、社区管理水平(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生态旅游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环境教育水平)等11项指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现场调研、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验初步筛选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1项指标中,应删除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收入、参与程度、参与积极性、生态旅游旅游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利益分配机制等7项指标外,而其它4项指标均合理且可行。  相似文献   

9.
10.
本研究依托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人口统计、GDP产值等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莫兰指数分析等地理统计模型方法,对2013年至2017年济南市经济空间格局分布情况开展分产业精细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济南市经济内部差别和局部聚集情况显著,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城市形态和经济空间差异情况;(2...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探讨规划区内道路交通对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特征。研究方法:以从化中心城区规划区道路为例,运用道路密度指数、长度—半径分维、景观破碎度、威弗指数等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从化中心城区规划区,(1)道路网络分形特征较明显但道路完善度较低,建设用地用途宏观布局呈圈层分布特征;(2)综合道路最大服务范围最大,一、二级道路影响范围次之,三、四级道路逐级缩小;(3)建设用地的主要用途类型数量与道路距离整体上成反比,综合道路周围以三种用途为主,一至四级道路两侧以不同的两种用途为主;(4)高分遥感影像利于乡道提取和建设用地用途判读。研究结论:道路交通对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用途格局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时期的TM遥感图像,在遥感软件PCI7.0的支持下对图像进行技术处理,并在GIS软件Arcview3.3中,采用人工目视解译为主,计算机自动分类为辅的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将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旱地、冰川、草地、戈壁、裸露地、盐碱地等,同时借用景观分析指数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1994-2001年,全流域的旱地、草地、林地、裸岩地面积增加,盐碱地、沙地、戈壁和湿地面积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形状指数总体上略有减少,表明斑块形状趋于规则,说明人为干扰的程度在增加,在总体上各指数都与人为活动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破解“三农”问题的系统部署,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振兴状况进行评价,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研究热点,可为发达地区乡村振兴评价和针对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丰富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理论上可为衡量乡村振兴发展状况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实践中可为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现进一步的突破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文章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基于“指标体系—空间格局—空间分类”的研究主线,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领域建立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协调度模型对乡村发展水平和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开展乡村振兴的格局解析与分区研究。结果 江苏省乡村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表现为 “苏南最高、苏中居中、苏北最低”的空间格局;江苏省乡村振兴协调度存在明显差异,呈现“中部最高、南部居中、北部最低”的分布特征;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度,将研究区乡村发展分为重点突破型、全面推进型、协调发展型、优化提升型。结论 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现有研究成果探索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并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相应的振兴策略。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识别庄河市国土综合整治关键区域并针对性地实施保护策略,避免整治过程中对景观连通性和完整性的破坏,为生态型国土综合整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MSPA、连接度分析、成本距离分析、空间句法。研究结果:(1)从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两方面综合选取生态源地可以兼顾连通性与生态价值,空间句法的引用则对于源地及廊道的优先级确定提供了有益的补充。(2)庄河境内生态源地共计18个,面积达558.11 km2,北部山区的主要类型为林地,南部平原地区则以湿地为主;(3)生态廊道达653.67 km,由南向北逐渐复杂化、网格化,连通性逐渐增强;(4)国土综合整治关键区域中,未利用地避免开发面积5.66 km2,建设用地需减量化11.05 km2,采矿废弃地优先治理区达80.55 hm2,生态障碍点共计6处。研究结论: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出发,识别国土综合整治关键区并提出对应策略,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流阻隔、生态孤岛等问题,为生态型国土综合整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当前空间规划的实施提供支撑,未来需探讨海陆统筹的国土整治与修复。  相似文献   

15.
在暴雨天气过程中,实时获取详细的暴雨灾情信息,尤其是灾害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对灾情的及时响应和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挖掘方法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构建基于社交媒体的暴雨灾情信息挖掘模型,收集2019年“4·11深圳暴雨”的微博数据,识别出4类微博文本主题,并进一步对“灾情信息”这一主题进行二次挖掘。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暴雨灾情信息挖掘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出微博文本中蕴含的灾情信息,提取了深圳暴雨事件带来的交通影响、人员伤亡、建筑物倒塌、积水、停电、停水6种灾情信息;暴雨灾情信息挖掘和分析的结果能准确反映灾害的发展状况,在时间上,挖掘出的灾情信息实时反映了灾害的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微博数量集中的地区与灾情发生地点保持一致,基于社交媒体的灾情信息实时获取方法能够为政府开展应急救援及救灾部署工作提供实时基础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