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亲历了4个回合的紧张较量,刘老板如释重负:"张经理、王经理,以后合作的机会很多,你们今天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结’,我想选择……" 公司东北区域经理高华一大清早就接到沈阳经销商刘老板的电话:"高经理,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再谈一谈产品经销的事。"高华一听,心想:机会终于来了。与刘老板谈了3次,基本条件已认同,应该就差签合同和汇款了。下午4:30,高华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刘老板办公室,刘老板正在会议室接待客户,等了一会儿,刘老板出来  相似文献   

2.
<正> 武汉夏日的饮料市场可谓群雄争霸。然而,我作为学生却在一个暑假便打开一片市场,实在是因为我能"磨"。有一次我走进一家酒店已是傍晚,老板正在会客,叫我等一下。这一等,就是近4小时!再过一会儿,没了公交车,我只能打车回校了。好不容易老板送走了客  相似文献   

3.
老板的责任是什么?网上流传着这样三种老板另类的定义。一个是,老板是老是拍板的人;另一个是,老板是老是叫板的人;再一个是,老板是老是板脸的人。看来,老板除了"比较板"之外,似乎大家并不清楚,老板究竟是干什么的?不过,既然大家都不清楚,那管理学教授们就有了发挥空间了。于是,有人就提出,老板的责任,应该按照"三不去"原则来做。就是有些事情"不去看",有些事情"不去听",有些事情"不去做"。为了让  相似文献   

4.
《商界》2013,(4):63
小陈在某公司工作已经1个月了,当初进这家公司的时候就曾希望能一睹老板的真颜,耳闻大名久矣,但时间悄悄过了月余,他却始终不得一睹老板的"庐山真面目"。一天,他刚走进公司,就看到眼前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迎面走来。"这不是老板吗?"小陈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眼看老板越走越近,并  相似文献   

5.
<正> 两个同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蔬菜店,开始拿的薪水一样多。没多久,阿德青云直上,而阿军仍在原地踏步。对此,阿军很不服气,抱怨老板看错了人。老板不动声色,决定用事实说服他。一天,老板说:"阿军,你到集上看看有什么卖的?"阿军一听老板派遣,决心干个样子给阿德看。他很快回来报告说:"只有十来个农民拉了土豆、白菜、西红柿在卖。"有多少?"老板问。阿军赶紧骑车去查看。第二次回来,老板问他价格怎样,他只得又回去  相似文献   

6.
<正> 说起来真是可笑,刘老板竟被一张5角钱的纸币,骗去了8000元钱。2002年10月下旬的一天,刘老板的茶庄来了一高一矮两个年轻男子。这两个人声称要买一批茶,说是要给单位职工办一些福利。刘老板给他们推荐了一种礼品装的茶叶,价钱不算太贵,口味好,也挺新鲜。为了让这两个人确信茶叶不错,刘老板当即给这两个人一人泡了一杯茶,让他们坐下品一品,然后再决定买不买。正在两个人品茶的时候,茶庄又进来一个外地口音的青年人,进屋就问邮币交易市场在哪儿,因刘老板不太懂邮币这一行,说了声不知道。正在喝茶的高个子扭过头来,问他找邮币市场有什么事。外地青年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张5角纸币给刘老板和那两个人讲:"我这儿  相似文献   

7.
<正> "这杯酒,你喝不喝?"端午节的晚上,金湾大酒店的小蕙负责的豪华包房来了一伙客人,好像是送一个什么人出国。小蕙打起精神,一会儿菜,一会儿茶、一会儿酒、一会儿卡拉 OK 地左右打点照应着,满桌的客人对她的周到服务都十分满意。于是,几个客人便与她拉起了家常,问她家乡在哪儿,今年多大了,干这行几年了,小蕙都一一作答。突然,一个戴眼镜有点喝多了的客人端起一杯酒,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来,李小姐,今天晚上你辛苦了,我代表哥儿几个敬你一杯!"小蕙先一愣,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不知如何应  相似文献   

8.
《销售与管理》2006,(5):I0011-I0011
李静是安徽蚌埠人,来广州快两年了,刚来广州的时候,在一家安徽人开的饭馆里面做服务员,每月的工资是300元,老板提供食宿。刚干的时候感觉还挺好,管吃管住还开工资,这在老家是没有的。可是干了两个月后,不安分的心开始跳跃了,看到同龄的男孩女孩都穿得很时尚,而自己整天是老土的工作服,人家下班了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去玩,而自己却没有时间。年轻倔强的她不听老板的挽留毅然辞职了,拿着两个月的600元辛苦钱去投奔表姐。表姐在一家批发市场承包了一个卖鞋的摊位,李静先是帮表姐卖鞋,但是古灵精怪的她根本就不是安分的卖鞋,而是一会儿走到这个摊位,一会儿走到那个摊位,哪里好玩她就在哪里停留。就这样溜达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李静最爱在一个靠角落不起眼的小摊跟前停留。  相似文献   

9.
<正> "那不是某某酒的老板吗?"某某烟的老板来了!"这些曾经让汪老板激动和自豪的话语,最近听来却只能使他备感失落:为什么大家不能称我为某某公司的老板呢?这种失落最终引发了一场打造自有品牌的风暴。七年如一日,汪老板对自己创立的龙腾(化名)食品有限公司可谓呕心沥血,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取得了相当的业绩和规模。令人难过的是,下游客户很少提及"龙腾"的大名。也就是说,这七年来,汪老板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替别人宣传品牌,自己是谁倒被人给忘了。  相似文献   

10.
<正>她去应聘一个秘书的工作,对方问:"你喜欢怎样的老板?"她顺口答:"老板不是被喜欢的,他是付你工资、你得替他工作的那个人。所以你喜欢怎样的人,与老板无关。"很多年前,她碰到的第一个老板是位老先生,头顶已经不剩几根头发了,可是工作能力一点没打折扣,更难得的是非常体恤下属,他会自己坐出租车去参加会议,而让他的司机开车去机场接出差回来的同事。就冲这一点,她无怨无悔地替那个老板工作了许多年。直到要买房子,认真地把老板付的工资折算成可以购买到的平方米数,发现前景不容乐观,才痛下决心跳了槽。时至今日,看着自家袖珍的厨房和卫生间,偶尔有点后悔当初为了"喜欢"的老板而耽误了人生购房大事。  相似文献   

11.
花钱请人办事,是现在很多老板自认为可靠的"潜规则"。社会上有一些骗子则利用这个所谓的"潜规则"专门骗老板。邢老板被骗的经历,完全可以用"赔了夫人又折兵"来形容,只不过老邢赔的是钱,折的是发财梦。这一切都源自于某知名白酒品牌代理权的骗局。事发:巧遇"高人"大连老板老邢经营建材生意,在  相似文献   

12.
潘石屹 《光彩》2011,(11):24-25
金融机构没有放开,大部分的资金还是通过地下钱庄的方式在运作,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公司的一位同事国庆节之前给我发了一条短信,短信说:"不久前和我一起吃过晚饭的温州老板因高利贷的事自杀未遂被人救过来了。"当时我非常震惊,也看到媒体上有大量关于温州老板因高利贷引起的"跑路"、"跳楼"事件。我就计划到温州去看一看,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3.
<正> 销售不拒绝"点子"。某些情况下,一个巧妙的点子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下销售人员在实战中运用的点子,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小称呼,大门道在拜访客户时,你如何称呼客户?许多销售人员叫客户"老板"。前几年,叫老板是一种时髦,叫老板会让客户心里感到舒畅。可是现在老板太多了,满大街都是,老板的含金量也在下降,于是一些销售人员就不再叫客户"老板"了。他们叫客户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正> 江西民工夏某在上海某家具厂打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好不容易到了年终兑现"优厚待遇"的时候,老板却出尔反尔,不给钱了。夏某几次催讨,老板左推右拖,最后竟耍起赖:就是没钱,你乡下小子有能耐告去!这夏某一血性男儿,本来白干一年活就够冤的了,架不住他这奚落,在上海又没权没势,人生地不熟,一气之下把老板夫妇给杀了。劳资关系没弄好,搭上了卿卿性命。人都没了,何谈企业效益?可惜,许多老板太抠,总不明这个理。近日,广州南山马家工业区  相似文献   

15.
<正>老板在招聘人才时,最大悲哀莫过于: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发布招聘信息,只有很少的人前来应聘,而且素质和能力远远低于要求。于是,企业只能"矮子里面拔大个"。接着,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把"能力不行"的人投放到岗位上,让制度打折扣,让管理者窝火,让当事人难受,让企业利益受损……接下来,开人,再招聘。折腾几个来回,老板便做出了两个似是而非的判断:一是市场上"好人"太少,招不到满意的;二是,本企业不具有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次,我骑着车去旅游。中午时分,到了一个装修简陋,但顾客满座的小餐馆。由于十分饥饿,开口就说:"老板,来半斤香肠,一碗米饭。"老板非常客气说:"师傅,半斤有很大一盘。您一个人可能吃不完,要不先来三两,吃完再添,怎么样?"好吧,就先来三两吧!"心想,这样的老板还真不多见。不一会儿,菜上来了。老板与我闲侃说:"师傅,你的车右胎没气了。"是的,我吃了饭就准备去修。"这样行吗?我给你推去修,就在那边,你吃完了饭就可骑了。"他指着十米开外的一个修车铺说。我开始还有点不太放心,但知道修车铺离我不远,看得见,  相似文献   

17.
间谍情缘     
"子昂,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一上班,我接到老板的电话,声音嘶哑。老板是个宽容随和的人,平时讲话和蔼可亲,听今天的口气,一定有麻烦。果然,他咬着雪茄,用沮丧的神情告诉我,做美国ABC公司广告总代理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宁君     
眼下许多IT人士的谈话,大都离不开电子政务。似乎电子政务无形中成为了IT汪洋大海中挽救企业的惟一一个救生圈。但对金融街网站CEO宁君来说,还是那句老话,“只有不赚钱的老板,岂有不赚钱的行当。他反对把IT业的复苏寄托于某一两个概念。的确,过去我们有人一会儿搞B2B,一会儿搞B2C,一会儿搞P2P,结果都失败了。而门户网站新浪、搜狐过去也是亏损几个亿,现在开始赢利了,但依然是门户网站。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走过了一段曲曲折折的路,从以前的"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现在的"满堂读".一节优质课一会儿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达标率.一会儿看课文思想渗透程度.一会儿又看教师教学手段的新颖,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标新立异,却往往忽视了学生这一根本.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要学会什么,怎么学,语文到底该怎样教?有些教师困惑了.  相似文献   

20.
<正>小小香椿芽,漂洋过海到美国,受到当地华人和美国人喜爱……美国餐馆老板来中国旅游结缘香椿芽2008年6月10日,红油香椿芽种植园的李忠接到一位名叫孙涛的读者电话,他说:"我一直给美国一位开中西餐馆的老板约翰做翻译,现在陪老板在北京旅游,无意间在《现代营销》杂志上看到无土栽培香椿芽的介绍。我把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