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粮食产量、推动粮食产业化及促进农业发展,2004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但从政策操作层面看,各种补贴政策还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现行粮食直补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农户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地总产量的比例来分配粮食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2.
沙湾县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交通便利,境内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丰富,是塔城地区乃至北疆片区棉花、粮油、蔬菜、林果等生产供应基地,连续多年成为自治区农业十大强县之一。据2013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县耕地面积120万亩,农业人口142766人,占总人口的70.72%;粮食种植面积11.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8%。笔者发现沙湾县粮食直补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监管乏力,执行不到位,以及种粮农户对政策不了解、对粮食直补的补贴流程不清楚等现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及国内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现有粮食补贴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鼓励的绿箱政策,改革完善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结合我市实际,就入世后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改革谈一点看法。我国加入WTO后,为适应其相关规则,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这是因为:1.我国现行的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超储补贴等政策,均属WTO农业协议中限制使用的对生产和贸易有较大扭曲作用的黄色补贴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政策将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要求逐步…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已有5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粮食直补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结合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差异区别对待,由以地定补转变为以粮定补等,以促进全国粮食生产的健康平稳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一、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直补政策资金受限,增收效果不明显。为了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决定把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国粮食直补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直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各级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而粮食风险基金来源渠道偏窄,地方配套资金难筹集,再加上使用范围过大,因此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家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超合理库存粮食,给予利息及费用补贴,这对促进企业粮食顺利销售,解决企业因占用资金和保管粮食而增加的费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逐步放开粮食市场的新形势,现行的粮食补贴制度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国家粮食补贴政策作适当调整,将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改为对粮食生产环节(即农民)的补贴,即“补贴直补”。  相似文献   

7.
刘宇虹 《商业时代》2005,(20):69-70
本文力图通过研究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和我国的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来找出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书平  ;陈艳巨 《商》2014,(28):53-5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兴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民族自立的基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中国尤其如此。鉴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应该运用公共产品政策如增加财政投入来保障粮食安全;又由于粮食生产受市场因素影响,政府应该给粮食生产者予以一定的补偿,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以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从而保障粮食安全。由此看来,对粮食直补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不足,进而挖掘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我国民生安全提供安全性保障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李荣博 《消费导刊》2010,(5):254-255
自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该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发展了粮食生产和加强了国家粮食安全,政治和经济意义都很强,影响深远。本文主要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出台背景、过程和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建议对补贴方式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的效果并非令人满意,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种粮积极性并未因为粮食直补政策而有实质性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农村系统性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粮食补贴机制,通过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手段促进粮食生产。实践中,粮食补贴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扩大和发展,对农民增收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粮食补贴机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基于此,丹阳市物价局分别到市农委、市粮食局、司  相似文献   

12.
李艳洁 《华商》2014,(3):50-51
日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称,将推动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政策向“价补分离”转变,组织开展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虽然财政部没有提供实施时间表,但这是官方第一次明确提出直补政策将推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雪高认为,有可能棉花先在新疆、大豆先在东三省和内蒙古试点。  相似文献   

13.
<正> 直补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然引出的议题。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日标看,是按照从主销区到主产区的方向,逐步推进并实现粮食购销的全面市场化。目前主销区的市场化改革任务已经完成,难点和重点都在主产区。直补也是主产区的问题。主产区要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必然要取消现  相似文献   

14.
胡泽华 《商》2014,(2):381-38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中的基础。粮食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计,我国先后针对粮食问题公布实施了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等各项保护条例,建立了诸如种粮农民的保护机制、农民收入补贴机制、稳定的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等粮食安全支持政策,其中尤以粮食直补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主的粮食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在国内外迅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下,粮食支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主要通过对粮食直补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并针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粮食直补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而了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初,国务院把粮食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并以财建[2004]75号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笔者认为要保证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贯彻实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则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 一、粮食“直补”标准应合理,“直补”款发放要及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粮食“直补”款,应考虑通过测算农民每亩种粮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采取九项政策,保证中央粮食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力争使今年全省农民收入除国家免税和直接补贴的政策性增收外增长5%。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总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我国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然而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主要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缺陷,并对此提出建议以促进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总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我国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然而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主要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缺陷,并对此提出建议以促进其改革。  相似文献   

19.
自2004年执行惠农政策以来,沙洋县广泛宣传政策,规范发放程序,加强部门协调,畅通监督渠道,严明工作纪律,确保粮食"两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五年共发放粮食"两补"资金2.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48亿元,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资金1.02亿元.  相似文献   

20.
"直补"政策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补贴是农业支持的世界性通行做法。从2004年起实施的直接补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重大突破。从直接补贴政策实践看。地方政府的补贴负担与其粮食安全不对称,补贴模式存在着农户补贴所得与粮食生产不对称。农户补贴所得与优质品生产不对称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了直接补贴政策的非公平性。补贴政策的非公平降低了直接补贴政策应有的效率。调整补贴政策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是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特别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从补贴资金筹集和使用制度入手,完善直接补贴政策的组织系统、选择与粮食安全高度相关的农户即期粮食生产补贴模式、适度地增加补贴投入和扩大补贴范围是提高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公平和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