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计算农副产品商品率时,我国理论界一直都有三种观点:第—种观点认为,以全体农业生产者为总体,将销售给农业生产者以外的农副产品作为商品量,不包括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内部交换;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农业生产者为总体,将销售给卖者以外的农副产品均作为商品量,也就是说包括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内部交换;第三种观点认为,以农民阶层(即农业生产者)为总体,在销售给总体以外的总量中扣除掉国家“返销”给农村的那一部分农副产品后,剩下的就是农副产品商品量。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是第一种计算方法。但  相似文献   

2.
论“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的转变杨东升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价格论,认为农民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农副产品的出售,要提高收入,就应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控制农业投入品价格涨幅,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就业论,认为真正解决农...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来,我国对工农业产品价格进行了多次调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79年同1950年相比,嘉定县22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指数上升了57.3%;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了34.1%;1979年农副产品提价后,平均每人增收32.9元。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迅速增加,以粮食为主的现行农产品收购价格低于其价值的情况仍然相当突出,嘉定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以价值量计算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差价实际上扩大了;农民盈利水平很低,甚至增产亏本。农村干部和社员反映:“农业重要,搞农业生产吃亏;粮食更重要,搞粮食生产更吃亏。”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价格主要有:国家定购价,议购价和集市贸易价三种。我认为,目前实行价格并轨,由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时机已经基本具备。主要情况。观点和建议如下:一.粮食收购的三种价格差距大大缩小(一)国务院1996年初决定,从1996年新粮上市起,国家定购的中等标准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4种粮食收购价格每50公斤提高15元,以此为基准价在上浮10%的范围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具体的价格。即每公斤粮食国家定购价格由1.04元左右提高到1.48元左右,提价0.44元,提价幅度42.3%。(二)国家定购价大…  相似文献   

5.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发展生产,采取了许多措施支援农业。其中仅粮食收购提价20%一项,就使福建建阳县农民增收457万元,人均增收20多元。给农民带来很大实惠。但是,近一年多来,由于供应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大幅度提价,加上一些政策性变动,各有关部门又从建阳农民手中拿去了318万元,占提价增收部分的69.58%。农民群众说,“国家给我们的实惠又被拿走了。”现将各种提价、政策性价格变动具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副产品供求已进人买方市场,加上价格稳中有降,增产增收难度加大;加之乡镇企业遭遇新的挑战,发展速度减缓;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增加,农民进城分工难度加大。为此,要实现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必须开辟新路。一、调鳖结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副产品质量要来也越来越高。因此,农业生产不仅要调整内部结构,还要不断调整品种、品质结构,才能以优质农产品占领市场。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发展观光农业,增加农业收入。二、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范围广、潜力大,要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资源优势,发展传统加…  相似文献   

7.
农村市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经济有很大发展,社员收入有很大增加,商品性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在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农村市场需求量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因为农民自给性消费主要是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到了一定限度就不会再增加多少了,商品性消费主要是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它的需要量是无限的。因此,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主要关心衣、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生活方面的改善,这就是农村市场继续扩大的基础。二、三者关系之间的新矛盾。在放宽农村经济政策,开放城乡集市贸易,以及农产品提价之后,农村市场上出现三种价格:统购、派购价格,超购价格,议购议销价格。这就发生了收购、出售关系的新矛盾。加上有些抬价抢购紧缺商品,加剧了这种矛盾。这种矛盾反映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一方面,某些收购部门不关心生产,片面追求利润,利大多收,利小少收,无利不收,加之喊价即令的官商作风,收购农副产品往往靠行政手段,甚至压等压价,违背党的政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下边还有俊生同志的讲话,现在我简单地讲点最近心里想的事情。我们的农业、农村究竟是些什么问题?现在好多的好意见讲得都很好,但执行起来却比较困难,常常遇到个钱的问题、资金的问题。因此,到头来都搁置起来;有的说,粮食价格低了,应该提价,但是也提不起来;农业缺乏投入,投入也很难增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农业方面是不是可以归纳为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政策环境问题。发展农业需要有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现在农村的政策环境不理想。现在我们还要用价格的形式向农民要钱,实行不等价的交换。每年的商品粮收购上千亿斤,都要低价收购。所以,现在许多同志说农民不积极,这个话太笼统了。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周边郊区不少乡镇都有独具特色的农村集市,生意红火,现在他们服务的对象远不止周边农民,那里新鲜、便宜、绿色的农副产品,正在吸引着更多城里人前往,赶京郊大集,品京郊味道。还在为置办年货的事儿发愁呢?您可别着急,现在就给您介绍一个置办年货的好去处!"集市"这个词对于从小在高楼大厦间长大的人来说是一个缺少感性认识的词汇,尤其是真正的农村大集,一度远离市民生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副产品极大丰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使农民得到一些好处。与此同时,国家每年对农副产品销售进行大量补贴,即直接补给了城市消费者。但是,国家补贴是否确实补给了农民和城市消费者?要说明这一问题,有必要涉及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明显的事实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后,城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未得到相应的提高,或者说提高的幅度低于在价格上涨情况下生活质量的提高。收入水平不能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工业投入产出率低,价格体系,工资制度尚不健全等方面。这里试分析一下农副产品购销价格、价格补贴与工业创造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我区农副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区的农副产品流通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同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的发展形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副产品流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农副产品的流通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仍然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总是认为“只要把东西种、养出来,生产发展了就行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对农产品销路问题考虑得很不够,基本上还停留在就地产就地销的低水平。2‘政府部门对农副产品的流通问题抓得还不够。从自治区、到地市、到县乡,…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 1.批发市场的形成 沈阳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零售兼批发,是批发市场最初的形式。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场所,批量少,易零则零,易批则批,基本上是农民自产自销的产品。沈阳市农副产品贸易市场是1979年初恢复的,基本上是零售交易,随着农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上市的农副产品数量与品种有了增加,有些农民将当天卖不出去的产品,整批地卖给一些个体户,价钱虽然便宜一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农村消费市场疲软 ,这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因此 ,如何使农村消费市场真正热起来 ,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一是要迅速制止农副产品价格下跌态势。近年来 ,由于受政策因素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稳中有降。据响水县百户调查资料显示 ,1998年农民出售肉猪及猪肉的平均价格为7 09元 /公斤 ,比上年下跌1 66元 ;出售家禽价格为7 37元 /公斤 ,下跌1 16元 ;出售蛋类价格为5 57元 /公斤 ,下跌0 3元。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 ,已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降低了农民的购买力 ,…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活跃、市场开放,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及农村消费品价格也相应提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农民在农产品提价中所获得的好处.据四川省有关部门匡算,到1985年止,由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民所增加的收入,已为生产资料及农村消费品零售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支出抵销了58.4%.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尤其是种植和交售粮食的积极性,笔者有两种设想:一是粮食定购合同实行经济配套措施,把平价供应尿素、柴油及粮食预购定金与粮食预购挂起钩来;二是适当提高粮食定购价格.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两种方案都能程度不同地起到调动农民种植和交售粮食  相似文献   

15.
<正>近一段时期以来,全国蔬菜价格一路走低,部分品种甚至跌破采摘成本价,出现区域性滞销卖难现象。菜价持续低迷"4月初一斤还卖1.4元,现在已经跌到0.7元了。这个价连包地、采摘的成本都不够,只能拔秧改种别的。"5月25日,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菜贩梅老四对记者说。梅老四在河北固安包地种大棚尖椒,自产自销,往年收益还不错。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介绍,上星期尖  相似文献   

16.
自1979年国家提高部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以来,贵州省农民得到了许多好处,农民负担1982年比1978年减少,但是仍有一些不合理的负担。1982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家计抽样调查数字比统计数字偏大30%左右。耕地面积的统计数字比实际面积小很多。一、1979年以来,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贵州省农民得到的好处(一)由于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全省农民1982年比1978年增加收入53,766万元;1982年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助共1,495万元;1982年比1978年减少的农业税及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丰富的农副产品及劳动力资源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市场经济,实现高效农业以致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一)有利于实现资源要素最佳配置和优化组合;(二)是实现衣产品增值的主渠道;(三)是农业走向市场的桥梁;(四)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五)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的延伸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形势赋予供销社的光荣职责,对于合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缓解经济结构矛盾、缩小工农产品差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发展壮大基层供销社经济实力,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高效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供销社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一直进展缓慢,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由于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基层社大多数干部职工对发展加工项目缺少足够的认识,持有消极态度,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疲于应付。有的认为,供销社自身实力差,缺技术,少资金,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搞;有的认为,供销社办工业基础差,没经验,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重构了农业的微观基础,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然而,经济政策做为一种无形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用是逐步递减的。农用生产要素的涨价和供给结构及量的制约,农村流通渠道中阻以及农民提价所得好处转移到中间环节——流通领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必然使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加之在非农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民就业的机会增多,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领域日益扩大。由于比较利益机制的作用,农民投资必然选择产出附加值高的产业,农业生产要素投向非农化就会成为一种趋势,从而出现非农产业发达地区农业萎缩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农用生产资  相似文献   

20.
目前,价格问题已成了改革中的主要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寻求一个制定价格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生产产品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从黑龙江省近三年粮食作物的成本调查资料看,小麦价格偏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我认为要解决这一矛盾,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