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14):141-143
为保证隧道开挖施工期间的人员安全,提高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在介绍隧道围岩变形时空效应、变形破坏类型以及围岩变形与支护时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全断面开挖的双线公路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总结归纳了隧道围岩拱顶沉降、洞身收敛以及掌子面挤出值随开挖步进行的变化规律,并对支护结构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支护结构对控制围岩变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3,(23):121-122
交错注浆+双作用锚索支护技术解决了泵房加固的难题,使围岩的变形量大幅下降,顶板离层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李杰 《价值工程》2014,(8):163-164
锚杆支护所产生的挟持作用使浅部围岩形成拱形支护体,提高围岩整体的刚度和自身承载力。底角锚杆有效的控制了底鼓变形,锚索提高了岩层稳定性,钢带和金属网有效的阻止了浅部围岩朝深处发展。锚网索联合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煤巷的安全支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志  孙鸿茹 《价值工程》2021,40(30):81-83
地下工程的开采扰动打破了岩体内原有的能量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岩体内的能量会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巷道围岩发生变形破坏,而支护结构可以改变围岩的力学状态及吸收引起围岩变形破坏的一部分能量,使其达到平衡稳定.基于此,本文阐述围岩能量及支护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刘志  孙鸿茹 《价值工程》2021,40(30):81-83
地下工程的开采扰动打破了岩体内原有的能量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岩体内的能量会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巷道围岩发生变形破坏,而支护结构可以改变围岩的力学状态及吸收引起围岩变形破坏的一部分能量,使其达到平衡稳定.基于此,本文阐述围岩能量及支护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新建成兰铁路松潘隧道具有围岩软弱、富水、地应力高、大变形等特点。施工中初支出现大变形,部分初支喷砼出现裂缝甚至脱落,钢架变形失效并超限。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柔性设计理念,采取超前导坑释压、钻孔泄水、自进式锚杆与预应力锚索多重支护、可伸缩铜架顺应变形等大变形控制方法,在支护体系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使围岩获得较大变形,充分释放围岩压力,最终保持支护结构完整,围岩压力与支护抗力达到稳定平衡。  相似文献   

7.
陈进 《价值工程》2011,30(28):94-95
改进Logistic模型由于能够比较好的拟合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曲线,因而在地基沉降预测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鉴于隧道围岩变形曲线和地基沉降曲线在形式上的相似性,将改进的Logistic模型用于隧道围岩变形预测分析中,并通过工程实例应用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隧道围岩变形量与时间的关系,能够非常准确的预测围岩变形量。该模型为隧道监控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并可为今后的预测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软岩大变形时围岩强度低、受台阶开挖扰动影响大、变形稳定所需时间长,需要快速使初支闭环,快速减少变形速率,快速使围岩稳定。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洞身地质为千枚岩软岩,中薄层结构,陡倾,与隧道小角度相交,易发生大变形。文章针对杨家坪隧道特殊软岩大变形特点,重点介绍了二台阶带仰拱开挖法在大变形控制和防治的施工技术及优点,为软岩大变形防治提供了新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矿区段运输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实际,根据巷道围岩的长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该巷围岩变形与时间的关系,得出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实施该支护技术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大减小,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依托成兰铁路软岩大变形杨家坪隧道工程,文章对长锚杆在大变形隧道施工中作用机理、设计参数、注浆材料选择、锚杆轴力监测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变形条件下,隧道施工采用不同长短锚杆组合,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在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中,采用多功能钻机和快凝早强注浆材料对长短锚杆措施,能够缩短围岩暴露时间,较好的控制隧道结构变形量;通过锚杆轴力量测,隧道施工应重点加强拱腰1.6 m处和边墙3.6 m处围岩加固措施,确保围岩稳定性。文章所得结论,可为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于剑舟 《价值工程》2019,38(7):142-144
根据营盘山隧道的工程实践,在分析强风化层状炭质板岩围岩变形机理的基础上,研究采用弱爆破、仰拱初支与下台阶同步施工快速封闭法、优化隧道初支结构等施工技术以达到控制围岩有害变形目的。分析表明,减小围岩有害变形主要有:采用弱爆破对周边围岩和初支段的扰动,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好;台阶法施工、仰拱初支与下台阶同步推进,缩短了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时间进而减小围岩变形持续发展。采用边墙长锚杆降低围岩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12.
综放工作面临空巷道由于紧临采空区,在开采过程中受临空压力与超前压力叠加影响,巷道变形严重,利用卸压孔卸压技术,使应力重新进行分布,改善了围岩中的应力环境,控制了围岩的变形,达到了保护巷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石喜梅 《河北企业》2014,(11):92-92
<正>围岩压力(狭义):开挖后岩体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认为支护是一种构筑物,岩体的围岩压力则是荷载,二者是相互独立的系统。围岩压力(广义):围岩二次应力的全部作用。在广义的围岩压力概念中,最具特色的是支护与围岩的共同作用。洞室开挖后岩体的应力调整,向洞内位移的变化也说明了围岩与支护一起,发挥各自所具有的强度特征,共同参与了应力重新分布的整个过程。考虑围岩为连续介质,计算保持围岩变形稳定的需要提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9,(8):84-86
文章以某矿5782A3工作面-550 m水平回风巷为例,对深井复合顶板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对策,采用新的支护技术后,使复合层状顶板的离层变形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且保证了巷道围岩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
岳康 《价值工程》2022,41(10):87-89
大临铁路白石头隧道通过软弱凝灰岩地层,围岩易风化崩解,遇水软化,掌子面开挖后围岩极不稳定,开挖后易出现溜塌现象。结合围岩松动圈理论对凝灰岩隧道掌子面围岩变形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将靠近掌子面一环垂直打设的系统锚杆调整为斜向打设,通过FLAC3D数值计算软件模拟初期支护和施工倾斜系统锚杆措施条件下围岩的受力状态,计算得出倾斜系统锚杆可显著增强初期支护与围岩的耦合性,可以减小围岩所受的剪切应力,进而起到控制围岩失稳的作用,有效控制掌子面稳定。实际施工中再结合合理调整开挖工法,加强施工组织,使围岩快挖、快支、快封闭,最大限度的保证掌子面稳定。  相似文献   

16.
在高地应力地区软弱围岩隧道开挖的过程中,把握合理的支护时机可以更好地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使围岩的变形程度及支护承受的荷载保持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文章以成兰铁路松潘隧道为例,应用MIDAS/GT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二维模型,通过模拟短台阶法在不同荷载释放系数下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及初期支护的受力等情况,结合现场的监控测量资料进行围岩流变参数拟合,确定隧道的最终沉降,从而优化二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机。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开挖方法对于深部软弱围岩隧道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FLAC3D在软弱围岩塑性流动、大变形等应用方面的优点,运用内置建模命令和网格拉伸工具建立不同数值计算模型,模拟CRD法、三台阶七部开挖法和三台阶法3种不同的开挖方法下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台阶七部开挖工法对该深部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最小。该结果可为深部软弱围岩地质环境下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提供理论指导,以降低围岩失稳、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36):129-130
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和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动压对巷道的影响加剧,巷道围岩变形严重,使巷道围岩难以控制,进而影响矿山生产安全。本文通过监测研究跨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问题,解决跨采条件下受跨采影响巷道支护难题,为底板巷道围岩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崔刚 《价值工程》2015,(11):133-135
平煤集团六家煤矿井田范围内可采煤层较多且煤层间距较近属于近距离煤层,煤层间相互影响作用明显,本文主要研究的六家矿SⅡS16-7工作面运输顺槽,在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变形量就很大,在工作面回采时巷道围岩稳定性更差。通过对巷道变形进行松动圈测试,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巷道在内错距离为2m、4m、6m三种情况下的围岩变形分布情况,确定了6-7煤层回采巷道的最佳布置位置。  相似文献   

20.
以兰渝铁路哈达铺隧道施工为例,介绍泥岩地层中修建隧道变形控制的方法。施工中通过围岩量测掌握围岩变形动态,运用分部开挖临时仰拱封闭成环及上半断面扇形支撑技术,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