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养儿防老"这一在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得到广泛认同的养老观念,随着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大力推行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家庭养老模式也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然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受到自身特点的限制不足以单独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老龄化极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的"养老"现实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农村养老模式为视角,在评述国内外养老模式同时,提出了从建立社区模式、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老年人产业以完善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农保的“宝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而作为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这一现状,全国各地纷纷创新探索,寻求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而被誉为"宝鸡模式"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会丽 《特区经济》2010,(7):174-175
如何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是我国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搞好整体模式设计是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任务,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必须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在贫困型农村建立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保险模式,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富裕型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本文最后又分析了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5.
按照覆盖范围、保障水平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方式,世界各国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障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型、社会福利型、个人储蓄型和社会救助型四种模式。这四种养老模式也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农村养老模式及其代表国家的实践对中国的启示是: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和国情相适应、循序渐进地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注重法律规范、政府给予财政支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海陆仓质押融资贷款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是传统仓单质押融资贷款模式的创新。本文主要对海陆仓质押融资贷款的业务模式、特点、优势及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给传统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带来巨大挑战。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作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可拓宽养老金融筹资渠道,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c回归模型和交叉列表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推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应在政府推动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叶明 《乡镇经济》2008,24(6):61-65
通过对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考察,揭示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立法,通过制定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来建立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险型、福利型、强制储蓄型三种农村养老保险模式中,社会保险型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理想选择。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相关立法,分层分类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是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险是目前我国农村的两大主要养老模式,但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农村的养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本文根据老年社会学的活动理论,借鉴国内外经验与实地调查,提出了“企业式自我养老”这一补充型农村养老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但却表现出了强烈的需求,土地养老模式功能的减弱增强了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程度,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的弱化加强了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程度,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强了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程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提高保障水平,完善法律体系,建立高层次农保制度,改革筹资方式,实行分层分类推进原则,协调好社会各方力量,规范基金的运营和监管。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陈锡文 《改革》2004,(3):5-11
我国农业、农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前农业、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着农民增收困难、粮食安全问题严峻、农地保护不力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今年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出的指导农村工作的政策性文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了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正步入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深刻变化时期,我国城乡居民对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也开始全面快速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劳动和保障公共资源对农村地区投入不足,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城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这也是造成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亦是构建和谐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市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建立财政投入的自行增长机制,促进各地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和全国城乡统一的基础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同时加强对财政补贴接受者的行为控制,促进国家帮助与个人及家庭努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徐鼎亚 《特区经济》2008,(7):163-166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大量失地农民。农民失去土地又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造成失业农民的增多,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全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本文从分析失业农民的原因出发,阐述解决失业农民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将失业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建友 《特区经济》2008,(6):205-207
"联众模式"是地方政府引进工商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全新尝试。这种尝试以市场为手段,推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社会资源、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海岛开发管理是海洋开发管理的重要方面,而"联众模式"对海岛开发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联众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海岛资源优势,解决海岛开发管理的资金匮乏、环境保护、公共产品供给、土地资本化、人力资源优化等问题,为我国海洋开发管理提供一个创新模式、一种经验。  相似文献   

16.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海清 《乡镇经济》2008,24(6):71-74
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有密切关系。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根本条件;可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出,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可以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劳动办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途径;可以促使农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农民创收提供条件;可以改变农民对未来的收入和支出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解决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扩大内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王勇 《特区经济》2007,(12):180-181
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村人力资本开发问题从制度视角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薛为昶 《乡镇经济》2009,25(11):115-118
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着效率低下、管理僵化等问题。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使农村社会保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白旻 《亚太经济》2008,(1):104-108
中印两国经济的崛起,选择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则向着"世界办公室"的目标迈进。这两种发展模式虽成就了中印经济过去二十多年的辉煌,但也都存在着能否持续的问题。中国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印度的"世界办公室"发展模式,在没有就业增长的支撑下,也难以为继。目前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所遇到的难题,其根源在于超大型的国家规模。中印崛起呼唤发展中大国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中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全球性和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以宁夏等11省(区、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实践为研究对象,归纳现阶段实践中借贷双方、抵押标的以及抵押贷款模式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并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宁夏同心县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验的实质: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反担保获得土地协会保证担保后向信用社贷款;对信用社和贷款农户而言,不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物的抵押(担保)贷款,而是以土地协会和其他农户为保证人的保证(担保)贷款。在讨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时应在清晰界定其概念基础上,区分不同方式、不同抵押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