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新西部论坛组委会主办、新西部杂志社和上海恩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承办的“领导力·执行力·核心竞争力”论坛在西安举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著名领导力专家刘剑教授、著名实战派营销战略专家高建华教授的精彩演讲,让与会的上千名企业家和听众受益匪浅。本刊记者根据演讲内容和对三位教授的专访,精心采写了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郎咸平  王雨佳 《新财经》2009,(12):50-52
从本质上看,中国经济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政府似乎还不懂得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并已经被这套规则“深度套牢”  相似文献   

3.
《沪港经济》2005,(7):12-15
2005年6月11日,苏州东山国宾馆。郎咸平的批评向来是直言不讳的,郎咸平的演讲也始终是充满激情的,在沪港经济高级顾问年会上,他滔滔不绝地谈到了金融政策、汇率制度、房地产、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4.
陈宪 《沪港经济》2004,(10):50-50
前一阶段,关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的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最为激烈的一场争论。时隔不久,由香港学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2005,(10):23-26
长虹是“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净资产从3950万元迅猛扩张到133亿元,是“中国彩电大王”,它的股价曾达到66元,是上海A股市场的龙头,这说明国企一样可以做得很好。但是长虹在2004财务年度却预亏37个亿。长虹失去领导地位,全面下滑,为什么?是因为国内家电行业效益整体下滑吗?不是。  相似文献   

6.
如今,郎咸平已成为各大媒体纷纷关注的焦点人物。他是怎么“走红”的呢?郎氏乃“炮轰”德隆系扬名股市,“炮轰”顾雏军引起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轩然大波。“郎顾之争”并非只是停留在学术和企业层面,而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网友、股民以及普通百姓的参与,并由此演变为一个“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7.
《沪港经济》2005,(10):30-32
出生于台湾,留学在美国,任教地为香港的郎咸平教授,出名却是在中国大陆。由于成功地预测过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的败落命运, 又因为时常大胆抨击那些颇具规模和名望的企业,近年来郎咸平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位外来的“和尚”,到底要念什么经呢?  相似文献   

8.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流弊,引发了围绕国企产权改革的激烈论战。经济学家、法学家、市场人士、网民、媒体都参与了"郎旋风"引发的争论。在这场前所未有、余波未平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讨论中,郎咸平的对手显然败了,郎咸平的对手败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9.
一直存中小股民中有“郎监管”之称的郎咸平,近期卷入了“郎顾之争”的漩涡中。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坚持经济学家就是要为老百姓负责任,为国家负责任。公司治理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让中小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正是对科龙、襄轴、扬州亚星等四家国有企业的成功收购,让顾雏军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资本运作高手之一。但近日,被称为“郎监管”的香港著名教授郎成平,对格林柯尔近年来的一系列购并行动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收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以下是郎成平认为顾雏军席卷国家财富的“七板斧”。  相似文献   

11.
“穷市长王敏正挑战郎咸平,称西方经济学不合国情”——7月27日.边陲云南昭通市的一场论坛让原本远隔千山万水、职业身份并不相同的两人同时走上了前台。一时间类似报道见诸各种媒体。  相似文献   

12.
自从“郎顾之争”以来,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争论就未曾停止过。虽然顾雏军已经东窗事发,但围绕郎咸平教授对产权制度改革的批评而展开的再批评,似乎愈发激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林辰 《新财经》2014,(5):36-38
以房养老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养老金的尴尬。最后你会发现,你这一生都围绕这个房子在打转,最终,房子片瓦不存,你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在经历了市场化和股份制的转型后,逐步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运行期但是,由经济变革所带来的隐患并未得到根本的治理.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另方面是影响经济健康前行的负因子日见显现,诸如国有资产流失,股市低迷不振等等有识之士关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经济学界的仁们也频频支招把脉继“吴市场”和“厉股份”之后,现在又出了个“郎监管”。  相似文献   

15.
郎咸平把自己的“产业链理论”概括为“六加一理论”,他把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分为七个部分,然后从高到低进行排列,认为最高端的“链条”或者环节是设计;第二是原料采购;第三是仓储运输,第四个环节是订单处理;第五是批发经营,第六是终端零售,而生产成了最低端的环节。郎咸平列举了著名的“芭比娃娃”事例,来说明产业链的分工现状,中国卖给美国的芭比娃娃只有一美元的价格,但是美国商人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却有十美元,这中间的差价被美国的各个产业链的商业组织赚去了。  相似文献   

16.
“炮轰”德隆!“炮轰”海尔!“炮轰”TCL!……近来,郎咸平像一名斗士不断刷新媒体的眼球,大小媒体围绕着他的炒作就像热锅上的豆子,温度越高爆炸开花得也越加热闹。8月28日,《中国经济周刊》独家采访了郎咸平,他的心里话也随着采访机的不断转动而流淌出来。  相似文献   

17.
郎咸平简介:郎成平教授(以下简称郎教授)于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UnlVerslty of Pennsylvania)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郎教授现任香港中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相似文献   

18.
郎咸平  王晓慧 《新财经》2010,(8):100-100
我在房产税这个问题上观点一直都很明确,想用它来解决中国目前的高房价问题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郎咸平喜欢“阴谋论”,他将很多事件都归结为阴谋。年初轰轰烈烈的丰田危机在他看来,也是美国政府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他认为,奥巴马政府为了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将丰田列为靶子,只要打垮了丰田,就能缓解美国国内的就业难题,赢得选民的好感。因此,打击丰田是奥巴马政府的政治需要。郎咸平的观点,听起来新鲜而刺激。但细分析,很容易发现牵强之处。比如,按他的说法,美国开始培养“间谍”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而那时,奥巴马距离总统之位还很遥远。从这个角度看,郎先生的理论兴许在细节上还应作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9,(4):31-31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认为:四个泡沫给我们整个经济冲击之大,我们从2009年开始会一一享受到,第一个泡沫是股市泡沫,第二个泡沫是楼市泡沫,第三个泡沫就是泡沫消费。第四个泡沫,就是从2005年左右开始的,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