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户兼业及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缓慢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的研究通常从土地产权残缺和农户的土地情节等角度来分析土地流转,但是,这种解释是不全面的。本文在一个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下,从土地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缓慢和地区不平衡的原因。目前在农村,农户存在两个选择:要么完全外出,将土地投入流转市场;要么兼业,减少或者停止向流转市场供给土地。因此,土地的供给是农户在兼业和外出之间权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土地流转、资金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都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农户资源禀赋的不同,这种影响作用也将有所不同.其中,土地流转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刺激作用依赖于农户土地禀赋和权属;资金流动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刺激作用依赖于农户的资本存量与技术门槛;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技术采纳的限制作用则依赖于农户的劳动力禀赋.因此,在推动农业要素流动的同时要规范并提高土地流转期限、增加向中小农户的金融供给以及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3.
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推进农村金融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的信用能力,有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好的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增加农民自身利益.但存在农业贷款数量、结构不能满足土地流转需求等问题.应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优惠贷款,并由财政为其提供担保.  相似文献   

4.
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登记制度建设。以彻底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农村土地定价理论与实践尚不完善;而农村土地流转价格与流转行为人的意愿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流转行为人(农户)的预期土地流转价格,对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定价理论和推进土地流转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重庆市农民土地流转调查,从流转主体农户的属性出发,分析影响农村土地流转预期价格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流转预期价格与被调查者据场镇距离、被调查者家庭人均年农作物经济收入正相关,与被调查者家庭在校学生数负相关;这些结论可以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陕西农地流转的特点、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极不活跃而且很不平衡。陕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总体上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且地区问有较大差异。农地使用权流转不仅有赖于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更有赖于农业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当前在欠发达地区并不具备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确实保证农户拥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基础上,通过市场规则建立确保农户独享收益权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土地物权效益与土地资源保护双重效能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点之一。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全对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制度的不统一、流转市场体系的缺失、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引导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体系,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地方政府在流转市场中的引导、规制作用,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及高效发挥土地双重效能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宏观层面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流转机制仍处于加紧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微观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借鉴。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土地利用特色鲜明、推行时间长、流转规模大、流转效果较好等特征,但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户利益难以保障、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近年来,安岳通过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照市过价”制度和“土地再流转”制度,达到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应加强对承包业主的信用评价与监管,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充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行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是建立我国农村土地要素的流转机制的一项制度安排。它把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所产生的潜在收益予以贴现,并以此作为使用权的资本价格进入市场交易,从而推动土地要素的流转。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有两种形态,四种效应。在30年承包期制度约束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比较低。土地使用权资本化不是土地私有化,而是改革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农村家庭承包制下因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所产生的交易费用阻碍了土地流转,中国农村的要素资源分布奖况,以及土地经营的低收益状况也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土地流转,有必要降低交易成本,也有必要加强对农民的财政和信贷支持,更有必要增加农户土地经营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农地流转动力、模式与障碍: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农地流转不断壮大,农地市场在不同生产者中配置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但农地市场发育并不完全,所有权模糊和承包关系不稳定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户籍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降低了农户流转农地的意愿,中介组织缺乏和交易合同不规范使农地流转交易费用较高.未来推动农地流转应明晰所有权归属,稳定承包关系,划清集体参与边界,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合约的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孙赟  王拓 《大众商务》2010,(10):6-7
文章通过对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不同行为主体博弈分析,找出影响土地流转市场失灵的因素及规范行为主体的措施,认为土地流转行为受市场交易费用,违规风险和流转收益等多项因素影响。研究认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增加非农就业机会,降低土地流转市场交易费用以及继续发展农业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力等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不同行为主体博弈分析,找出影响土地流转市场失灵的因素及规范行为主体的措施,认为土地流转行为受市场交易费用,违规风险和流转收益等多项因素影响.研究认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增加非农就业机会,降低土地流转市场交易费用以及继续发展农业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力等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文泽 《全国商情》2009,(23):77-78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日益加剧。在辽宁,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管理和制度等不完善,当前的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的成本问题是制约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农地撂荒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条件下,农户非农化带来的农地撂荒问题需要通过农地流转来解决。确权颁证增强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和排他性,在农地流转便利、流转收益较大的情况下会促进农地流转,进而减少农地撂荒。采用四川省9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区市42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Probit(ESP)模型的分析表明:已确权颁证农户的农地撂荒概率显著低于未确权颁证农户,土地确权颁证能够有效抑制农地撂荒;土地确权颁证减少农地撂荒具有区位差异,确权颁证对农地撂荒的抑制效应在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区依次递减;土地确权颁证减少农地撂荒具有时间效应,越早确权颁证的农户农地撂荒的概率越低。各地应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但不能为“颁证”而“确权”,要与“三权分置”改革相配合,切实保障农户土地权益,有效促进农地流转;在山区和偏远地区,还应克服农业生产及自然条件的限制,降低农地经营成本,扩大农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某种制度安排导致要素生产函数长期低于生产可能性边界时会构成制度需求的压力,制度改革也一触即发。而现行的土地制度弊端日益凸显,农村土地市场长久以来被压抑,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家谋求制度变革。因此,本文从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入手,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就土地流转产生的两种效应和一个机制为基础分析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对农地资源配置的优化效应,并对农地制度改革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完善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三农"问题必须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解决,而在包括解决"三农"问题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改革中,农村土地高效流转是关键,其成败在于能否建立相应的市场。为建立高效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本文提出了将国有土地的一级开发与二级招商市场的机制移植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思路,并分析了其理由以及需要解决的难题。最后,结合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实际,为完善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促进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农村土地虽有村委会带动型、经济能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等多种典型的流转模式,但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稳、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不完善等原因,我省农地流转依然速度不快,效率低下。要促进农地流转,需政府搭建平台,培育市场,优化土地流转环境,规范流转程序,培育中介力量,完善社障体系及金融服务体系,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9.
对甘肃酒泉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民离土创业意识逐步增强,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合理配置成为现阶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趋势.笔者对甘肃酒泉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提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俊   《重庆商学院学报》2010,20(2):81-88
从集体化时期以劳动力使用低效化、土地资本要素使用政府指令化为特征,演变到现在以劳动力兼业化、土地细碎分散化、资本投入有限性为特征,中国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均衡状态得到了优化;农业经济运行机制中,生产要素配置基本手段从以计划为主向以市场为主的过渡是配置优化的关键。但现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均衡状态仍存在矛盾和冲突;而突破现有均衡状态的关键,在于通过提高农村基础和职业教育保障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属性等促进农村土地更大范围的流转,以打破兼业化的劳动力要素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