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懂母亲     
1 开车去接母亲的时候,亲戚邻居把老房子围了个水泄不通,婶问:"姐还回来不?"姨在旁边抢着答:"还回个啥,城里头好耍,享福咧,哪个还要回山旮旯来!"母亲笑得像朵花,说道:"回,回,有空了回." 我一边帮母亲收拾东西,一边在心里答道:不回不回,永远不回! 终于收拾完毕,我启动车子,母亲还站在院子里,她的目光留恋地扫过院子里的每一寸……我叫一声:"妈!"母亲这才回过神来,上了车. 一路上,我都在给母亲讲述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新房子很大,楼下就是小区广场,常有老人聚集在一起,下下棋、跳跳健身舞什么的……母亲一直在微笑. 小镇终于被完全甩在了视线之外,我长呼口气.回想起过去,在我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我从小的理想就是终有一日,可以带着母亲离开这贫穷落后的小镇,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母亲患上了坐骨神经痛,她只要坐在硬座上就不大舒服。前些天我陪母亲坐公交车去医院拿药。刚上车,一位女孩就主动起身为母亲让座。母亲对女孩笑了笑,说声:"谢谢!"便坐了下来。途中,母亲还和女孩拉了拉家常。车开了两站路后,我和母亲下了车。母亲揉了揉腰说:"其实在车上还是站着舒服,那椅子太硬了。""那你完全可以谢绝女孩的让座呀!"我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3.
李辉坐在我们对面,晒得黝黑的皮肤和粗糙的双手,全然看不出一点文化人的模样。我们开门见山的问他:当初选择去收破烂,大学生的面子放得下吗?他老老实实地说:我真是丢不起这个脸。  相似文献   

4.
老家客厅的墙壁上曾挂着一个陈旧的大相框,吸引客人的不是里面发黄的老照片,而是一张五角面额的破旧人民币。这张钱是我九岁时父亲放在里面的。记得一次家里卖兔子,兔贩子走后,我和妹妹在他停车的地方捡到了五角钱。三十年前的五角钱对农村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我们满心欢喜地交给了父亲,谁知他却严厉地训斥我们为什么不早说,推起自行车就去追兔贩子。  相似文献   

5.
回乡下看望父母,帮母亲烧地锅煮饭,我把锅底满满地塞了干柴,但是火却一点着很快就熄灭了。看到这个情形,母亲笑着说:"煤气灶用得时间久了,一下子烧地锅不适应吧!"说话间,母亲用棍子在柴火中间拱了拱,柴火蓬松了,一下子就燃着了。一边拱,她一边说:"老话说,火行虚,人行实!"母亲的这句话拉开了我记忆的闸门,瞬间思绪翻飞。自打懂事起,这句话就一直在耳边萦绕。父亲和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目不识丁。母亲平常最喜欢念叨一句话就是:"火行虚,人行实。"在我儿时懵  相似文献   

6.
忽然一笑     
母亲:"孩子,你是哥哥,怎么天天和妹妹吵架?"孩子:"遗传学嘛。"母亲:"遗传学?"孩子:"对,妹妹副你,我像爸爸呗。"母亲:"哦!?"  相似文献   

7.
暮鼓晨钟     
郑翼 《人力资源》2012,(4):90-91
提拔不讨人喜欢的人才IBM公司总裁小沃森用人的特点是"用人才不用奴才"。一天,一位中年人间进小沃森的办公室,大声嚷嚷道:"我还有什么盼头!销售总经理的差事丢了,现在干着  相似文献   

8.
泼妇     
村里人一提起母亲就感到头痛。他们说:“老姜活着的时候,他老婆挺好的一个人。老姜一死,他老婆就变成了泼妇,这事真是蹊跷。”他们说的老姜,是我父亲。由于母亲的名声不好,我的两个姐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找不到好婆家。村里人说:“泼妇的女儿,将来肯定是个泼妇,娶了她,整天冒烟喷火的,日子就没法过了。”那时候我还小,还在读初中,还不懂谈婚论嫁的事,对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也不在乎。我的两个姐姐却很在乎。特别是我二姐,对母亲非常不满,说起话来像刀子似的。二姐说:“咱妈太不像话了,骂街上瘾,我的脸都让她丢尽了。”大姐叹了一口气说:“别…  相似文献   

9.
《潮商》2014,(4)
正乐天阁:你为什么喜欢画画,从什么时候起就画画了?高天舒:第一基因,第二风水,没有什么喜不喜欢的,反正母亲告诉我,我在地上爬的时候就能画画,至今我还感觉好奇怪!乐天阁:现在许多"画家"都有不少"头衔",你有没有参加什么协会?高天舒:没有。因为我还没画好,等感觉画好了就去参加,到时可能也取消这些协会。这个,你懂的……乐天阁:你2010年到中国国家画院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存折     
<正>大前天,母亲忽然拨通了我的手机:"林子,我有件事要让你办一下。"母亲还是风风火火的样子。老娘有事,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得答应,我爽快地应下了:"好,您只管吩咐。"  相似文献   

11.
<正>"我孩子的滑板车在园区外丢了,不知道能不能找回来,他很喜欢那个滑板车。""孩子一定挺沮丧的,让孩子别担心,我们努力帮他找回来!""我家电视、网络欠费了,你知道怎么缴费吗?""阿姨您别着急,我马上带您去办理。"……这些质朴对话生动还原了远洋人与业主间的点滴生活。远洋亿家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7年。多年来远洋亿家始终坚守"懂心意,有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户口的陈先生一家3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需要书面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而陈先生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却没有他的信息。陈先生对此头疼恼火:"证明我妈是我妈,怎么就这么不容易?"世上哪有顺便认"妈"的?可现实生活中诸如索要"我妈是我妈"之类"奇  相似文献   

13.
一天,在和母亲聊天时,母亲偶然问起我写文章的事。我说文章不好写,现在工作压力太大,根本写不出来。母亲便说:“那就好好歇歇,过一段时间再写。”我说,主要是缺乏素材,无从下笔。母亲问我,什么是素材,去哪里找?我说素材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经过提炼,就能形成文章。母亲问,生活中发生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行吗?我说行。  相似文献   

14.
郑裕彤曾对媒体说过:“一生之中,老婆对我最重要。”郑裕彤常挂嘴边的太太周翠英,不但是他指腹为婚的配偶,而且是他的最佳拍档。郑裕彤1943年和太太周翠英结婚,谈及当年情史,郑太太曾说:“开始见面,我不喜欢他,因为他比我小几个月,我喜欢大一点的!不过老爸要我嫁就嫁了.我老爸好凶!不嫁要丢我去南湾海。当年,郑裕彤为了讨太太欢心,生日就送玫瑰花,婚前还要送首饰,这令郑太太至今记忆犹新。但是郑太太也有不高兴的时候,面对媒体的采访也曾  相似文献   

15.
一些行业特别是商品零售业很流行一句话: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都是对的。这句口号既不科学也不由衷。顾客如果真是高高在上的上帝,你怎么还去掏他的腰包呢?顾客买了你的东西不交钱也是对的吗?这使我想起文革期间我在上海商店的一次经历:我在这家商店看到一幅当年很时髦的《毛主席去安源》铝板画,向售货员表示要买一幅。售货员眼睛一瞪:"伟大领袖的象怎么能买呢?只能敬请!"我马上认罪改口:"我要敬请一幅。"我拿了画不交钱转身要走。售货员急了:"你怎么买东西不给钱!"我回答:  相似文献   

16.
一堂丝瓜课     
水心 《乡镇论坛》2009,(21):21-22
去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想让母亲来小住几天,母亲因为家里有忙不完的活,一直没有成行。前天。母亲忽然来了,我下班回家时,她正坐在门口,我惊异地说:“你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你,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费了不少事吧?”母亲站起身,笑吟吟地说:“不费事,鼻子底下长着嘴,我会问路,人家可热情了,大娘长大娘短地称呼我,恨不得把我送到这里来。家里的丝瓜结得多,吃不了,给你送点来。”母亲身旁放着一个蛇皮袋,我看了看,里面足足有几十根丝瓜。  相似文献   

17.
深夜,女友来电,她带着压抑不住的哭音说:"我不想跟他过下去了,他今晚居然把我丢在路边就跑去打麻将了。""不想过了?"我  相似文献   

18.
棉花情结     
真正温暖我们一生的,是母亲与棉花。棉花和人类体贴入微地朝夕相处,呵护着我们的身体和生命。冬天我穿着棉衣戴着棉手套,夏天穿棉布裙子,一年四季盖着母亲缝制的棉花被子。我与母亲一起种过棉花。种棉花是一件很从容的活儿。“春眠不觉晓”,待睡足吃好,太阳已是一竿子高了。不着急,挑一担黑黑的还附着一些白絮的棉花种子,外加一把小锄头,慢悠悠地来到了田埂旁。松软的土被母亲用锄头挖出一个个洞,我抓一把棉籽在手心,随意丢几颗进去,复用土盖好……一次次机械地重复着,缓慢、自然而有序。种棉花是很惬意、很轻松的活儿。种下了棉花,田里便有…  相似文献   

19.
张蕾 《现代企业》2022,(4):144-1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遗传密码".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扎实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育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乡镇论坛》2010,(3):7-7
<正>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衣服,连鞋子和背包也要换成最普通的。我忍不住笑她:"人家都是衣锦还乡,您这是干什么啊?"母亲叹了一口气:"我的那些老姐妹都在乡下种田啊。"相聚难得,母亲是不想和她们拉开心理距离。邻居老太太年轻时守寡,含辛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