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海上油田的不断开采,油田储量逐渐减少,无法长期向社会提供石油资源。在这一背景下,老油田挖潜成为油田开采的重点内容。然而,通过大量实践表明,老油田挖潜时仍存在井槽资源紧张等问题,不利于老油田的挖潜。为了提升老油田挖潜效率,应加强对老槽口的改造,其中隔水管重置技术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隔水管重置技术,并以某海上油田项目为例,分析了该技术在老油田挖潜中的首次应用,探讨了其应用前景与意义,为隔水管重置技术的推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目前渤海油田整体加密技术现状,针对海上密集丛式井井间距小防碰问题突出的特点,以井眼相碰征兆为基础进行了海上综合调整加密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陀螺复测、靶点优化调整、重点防碰井段牙轮钻头的使用、精确定向井轨迹控制、丛式井防碰预警装置、单筒双井表层预斜及占位钻具技术等。结合丛式综合调整防碰关键技术,以绥中36-1油田Ⅱ期综合调整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成功完成了调整井的实施,最小井间距仅1.5 m×1.7 m,未发生一起钻穿邻井套管事故,对渤海油田井组加密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深,低渗透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低产井愈来愈多,目前镇原油田低产井占总井数的三分之一,如何提高低产油井产能,形成有效的治理技术,是进一步保证稳产、提高油藏开发水平、保障油田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镇原油田低产井的生产特点,分析低产井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并对低产井进行分类,通过井网优化、注水技术政策优化、储层改造措施等手段提高单井产能,实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目的,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由于诸多原因必然产生大量的低产低效井。低产低效井不仅使油田注采对应状况变差、储量动用不均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油田生产和采收率的提高。文章利用盈亏平衡原理给出了低产低效井的定义以及判别方法。卫星油田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和选出低产低效井的客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部分低产低效井,对低产低效井进行治理,确保低效井实现稳产是提高油田开采率的重要途径。合理间抽是治理低效井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分析了常见间抽技术,包括液面监测间抽、限时间抽、人工间抽及智能间抽;同时分析了低效井合理间抽制度的确定方法与应用情况,包括低效井合理间抽技术的选用,试验井概况与间抽制度确定方法,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海上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是丛式井作业的重中之重。以S油田规模化实施的井网加密调整井为例,该类油田在钻井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老井轨迹不明确、测点稀疏,新设计井在定向井方面存在深、浅层防碰风险问题。通过深入研究,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出发,坐标系统转换、老井轨迹陀螺复测、单筒双井表层预斜、优选power drive Archer等措施的应用,成功完成了98口井的井间加密调整作业。  相似文献   

7.
油砂山油田目前共有油井364口,开井344口、平均单井井口日产量1.06吨,平均单井核实日产油0.84吨。目前油田日产小于1吨的井有216口,占所开井数的62.79%,油田单井产量低成为制约油田上产的瓶颈,针对这种状况油田2014年大力开展低产油井酸化解堵工作,整体措施效果显著,对油田提高单井产量及后期低产井治理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深水钻井隔水管是连接海底井口和钻井平台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井口防喷器与钻井平台之间的泥浆往返通道,支持辅助管线,引导钻具,作为下放与撤回井口防喷器组的载体.隔水管可靠性关系到整个钻井作业的顺利完成,甚至整个钻井平台的安全.建立了深水钻井隔水管连接模式和悬挂模式下的力学分析模型,识别了隔水管系统在不同作业模式下的限制准则;分别进行了连接作业窗口、下放与回收作业窗口、硬悬挂作业窗口和软悬挂作业窗口分析,并建立隔水管系统作业可靠性分析方法;以隔水管疲劳为研究对象,介绍隔水管波激疲劳和涡激疲劳分析方法,建立隔水管综合疲劳寿命及其可靠性分析模型:考虑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建立隔水管失效风险矩阵,形成一套深水钻井隔水管完整性管理方案,主要包括风险分析、基于风险的检测及监测和隔水管完整性管理3部分.相关研究成果为隔水管可靠性评估、海上钻完井作业和隔水管完整性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丰富隔水管规范的组织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地下原油的不断被开采,地层中原油含量不断降低,地层的能量不断下降,如何提高油井产量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针对低产井油井产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产井机械采油抽油机,该抽油机在不增大抽油机尺寸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抽油机的冲程。通过研究对于提高低产井的采油效率,增加油田产量,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洋浅水钻井导管架槽口平台及自升式平台钻探探井时,均需要先用钻入法下入隔水导管,一般采用762 mm(30″)或者609.6 mm(24″)隔水导管,同时采用插入法进行这些大尺寸隔水导管的固井作业。针对固井过程中内插管柱插入密封容易失效、插入头密封承压较低等问题,开展了现有技术现状调研、技术问题分析、改进提升措施研究。提出了采用新型隔水管送入工具,钻杆配长,不采用内管柱插入头,直接固井的表层隔水管固井方式。通过该工具和配套应用工序在2口井的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林樊家油田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和惠民凹陷之间的林樊家构造东南部,目前处于低产能、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中等含水开发阶段.日油小于1吨的井有40口,这部分低产井严重影响了林樊家油田的开发水平.为此,我们对低产井进行分析,找出低产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措施实施后,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径向水平井技术可为低渗透、稠油、老油田复产和边际油气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开采途径。介绍了美国RDS(Radial Drilling Services)径向水平井技术的原理、工艺、设备、施工步骤及现场应用,分析了RDS径向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井、低产井、稠油井和二次开发井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胜利油田进入中后开采期,高含水、低产液油井数量逐年递增,平均单井产量降幅逐年增大。通过调研测试发现,目前油田在用的各类单井计量技术对低产液油井计量还存在液量计量准确度低;低产液井串接混输,无法实现单井量油。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而油田从未对低产液油井的计量进行过针对性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移动式计量装置,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又对其进行了改进。测试数据表明,该装置将原油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5%以内,并满足了实际检测符合率≥91.7%。  相似文献   

14.
油田企业之所以进行井下修井作业,主要是为了保证能够获取较高的采油率,促进采油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当前,与国外油田企业先进完善的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相比,国内各油田采用的井下作业修井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以国内油田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为切入点,对油田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新工艺的优化进行了一番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渤海部分早期油田已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利用低产低效井侧钻新井眼是提高剩余油气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大斜度井开窗作业的难点,从开窗作业准备、刮管通井、斜向器的下入、开窗作业过程控制及窗口的后期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大斜度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及注意事项,大斜度井套管开窗作业施工难度更大,操作要求更高,应严格控制,保证窗口质量;大斜度井窗口附近容易堆积岩屑,起钻过窗口前应将窗口附近井段循环干净。该技术对大斜度井开窗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常规螺杆泵井检泵作业需起下油管才能完成,随着螺杆泵井数的不断增多,必然加大维护作业量。为此,借鉴杆式抽油泵原理研究杆式螺杆泵,设计配套的内外工作筒。根据螺杆泵的下泵深度、排量、扭矩等参数,对密封压力、防转扭矩和防上顶力进行优化,分别设计了密封机构、防转机构和防上顶机构。现场试验表明,该工艺能够满足小排量螺杆泵正常生产需要,并实现了不动管柱作业,在大庆外围油田低产井举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对胜利油田滨二块砂二段油藏的地质特征、注采井网、开发现状进行精细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单元双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套技术先进的双低治理方案,采用“增量法”进行经济评价表明,该方案不仅技术可行,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低产老油田恢复能力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8.
裂缝性潜山变质岩油藏的生产特征复杂,以鸭儿峡油田志留系为例对该类油藏的开发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藏开发过程中高产井产量递减速度快、累积产油量高、持续时间长,低产井生产状态不稳定,注水初期油井见效明显,油藏含水变化复杂。油井转注、分层酸化压裂、卡水和深抽提液措施实施后油井含水下降,产油量明显上升,显示出良好的开发效果,为后期稳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渤海C、S、N三个重质稠油油田,分析了低产浅油斜井的运行周期及故障原因,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对一部分中、低排量井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表明,连续杆驱螺杆泵机组产量高、能耗少,经济效益好,为海上稠油油田类似井况机采方式的优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要想改变低渗透油气田多井低产的落后状态、转变油田发展方式、实现少井高产的战略目标,就要充分利用海上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完井,因此,许多地区的油田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完井技术引入其中。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完井管柱不能完全准确的按照设计的位置安放。许多施工项目工作者依据多年施工经验,制定出适合当地油气田完井工艺的流程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海上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的施工管理制度,文章将对此展开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