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经济研究》2005,(7):94-94
今年,山西省计划完成666座煤矿达标任务,届时全省将有864座煤矿成为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相应的生产能力约2.5亿t。  相似文献   

2.
“煤电油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四大难题,已形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据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只能分别达到1.73亿吨、1.75亿吨、1.85亿吨,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2.0亿吨,然后将逐渐下降。而我国石油消费却在不断增长,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年原油消费量达到2.5亿吨以上。2004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已达1.2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正在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的总产量为2141.9万t,产能为2540.8万/a,开工率为83%;全国的表观消费量为3834.8万t,对外依存度由2004年的53.0%下降到44.1%,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得到显著提高。2005年我国合成树脂制造业实现利润91.2亿元,同比下降21.4%,销售利润率为8.49%,同比下降3.35%。2001-2005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供需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美国《油气杂志》3月27日发布最薪乙烯报告称.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乙烯年生产能力达1.17亿吨.较上年增加440万吨,增幅近4%。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是2003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走入低谷后的第二个增长年.但开工率较2004年的93%略有下降.预计开工率下降的趋势今年仍将继续。从地区发展来看.2005年亚太地区乙烯生产能力增长150万吨。甚全球增速2首。其次是中东。增加100万吨,由于具有原料价格优势.预计未来乙烯能力增长还将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北美和西欧乙烯生产相对平稳.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将抑制北美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 《油气杂志》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增加390万吨,伊朗将有3套装置投产,总能力达340多万吨;卡塔尔、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和捷克也将有装置投产。2007年伊朗还将有一套100万吨的装置投产.再加上比利时.沙特和德国的新增能力,预计全球2007年将新增乙烯生产能力近160万吨。2008年将是全球乙烯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将有14套装置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300多万吨.其中包括我国福建、兰州和独山子的乙烯项目.另外沙特.伊朗和卡塔尔都将有多套装置投产,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也有装置投产。随着这些装置的陆续投产.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乙烯装置的开工率不会超过2004年的93%。[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祖国大地上到处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蒸蒸日上的新气象.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量也正在逐年增加。尤其对石油的需求更为迫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在2005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说:2005年中国共生产原油1.75亿t.进口1.2亿t,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0%。  相似文献   

6.
李纲 《煤炭经济研究》2004,(4):65-65,68
武家塔煤矿作为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多经公司的支柱企业,从2000年至今,已累计生产煤炭400多万t,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t,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增加产量,累计完成产值近2亿元。全矿现仅有员工104人,全员工效达1.4万t/人,年生产能力和全员工效两项指标均达到行业高产  相似文献   

7.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石化年度油气勘探例会上,胜利油田2005年预测、控制储量任务通过了专家组验收审查。据统计,今年胜利油田新增控制含油面积182.9km^3。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0139万t;新增预测含油面积89.8km^3。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0616万t;新增预测含气面积219.5km^3。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210亿m^3。已全面完成中国石化下达的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亿t、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亿t、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200亿m^3的储量任务。  相似文献   

8.
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非常广泛,2005年全球产量约1.1亿吨:2005年我国共有18家企业、20套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773万吨,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总产量755.5万吨:预计2006年全国乙烯总能力将达971万吨,总产量950万吨 。[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2006年5月24日表示。目前中国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进展很顺利.已经建成相当一部分的储油设施。但在现在高油价的情况下,中国不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油来增加石油储备。张国宝还表示.中国的石油资源探明率不高.继续发现大的新油气田的可能依然存在:他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原油产量将保持在1.8亿-2亿t。中国2005年全年原油产量1.81亿t.较上年同期增长3.9%.  相似文献   

10.
Shell化学公司正在美国德州休斯顿附近的一套中试装置上进行甲乙酮(MEK)新工艺的中试验证。待该验证工作结束后,将于2005年上半年在亚洲地区新建的大型MEK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该工业应用装置生产能力至少为100kt/a,地点可能会选在中国或新加坡。一套典型的100kt/aMEK装置投资费用大约为0.8亿~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1.橡胶防老剂RD 橡胶防老剂RD,是目前全球广泛使用的三大主导防老剂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和轮胎工业的迅猛发展,加之出口前景看好和国内加大有毒助剂生产与应用.促进橡胶助剂的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刺激下,我国防老剂RD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能力与产量逐年增加,2005年我国防老剂RD的生产能力达到3.0万t/a,2005年产量达到2.53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2.
《煤炭经济研究》2006,(12):F0002
平煤集团十二矿于1960年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30万t。经过三次大的系统改造,2005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36万t。十二矿目前单一开采已组煤,所产原煤煤质精良,是平煤集团公司已组煤生产骨干矿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普通百姓对钢铁有着特殊的感情,钢产量达到1000万t曾是中国人上世纪50年代的梦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钢产量只有15.8万t,1996年突破1亿t,2003年突破2亿t,2005年突破3亿t,2006年突破4亿t,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包装工业》2008,(3):62-62
今年3月,四川天马玻璃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实施一期二号窑炉工程,即在原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一条新的年产7万吨生态易回收优质轻量玻瓶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天马公司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2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润8000万元,税收1.2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玻瓶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6.08亿t。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与乡镇煤矿的原煤产量分别占原煤总产量的50%、18%和32%。国有重点煤矿产煤8.08亿t,同比增加9654万t,增长15%;国有地方煤矿产煤2.83亿t,同比增加1936万t,增长7%;乡镇煤矿产煤5.17亿t,同比增加9886万t,增长24%。  相似文献   

16.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最新报告,2005年全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1733.0万吨,比2004年增加440万吨,增长幅度为3.2%,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554.3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30.29%;南美地区为493.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21%;西欧地区为2444.3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0.83%;东欧地区为845.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20%:中东地区为1068.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9.11%;非洲地区为166.8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42%;亚太地区为3159.7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26.93%。  相似文献   

17.
陈坚 《中国电业》2005,(6):62-63
2005年企业年金市场正式开启。据有关机构预测,年增量达1000亿的年金市场到2010年将达10000亿元,2030年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煤炭经济研究》2005,(2):91-92
1.全国煤炭产量连续3年大幅度上涨。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2004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19.56亿t,创历史新水平。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生产原煤9.22亿t,国有地方煤矿生产原煤3.15亿t(调度数),乡镇煤矿生产原煤7.19亿t。  相似文献   

19.
产能与质量齐步提升2005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的总产量为2141.9万t,产能为2540.8万t/a,开工率为83%;全国的表观消费量为3834.8万t,对外依存度由2004年的53.0%下降到44.1%,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得到显著提高。2005年我国合成树脂制造业实现利润91.2亿元,同比下降21.4%,销售利润率为8.49%,同比下降3.35%。2001~2005年我国五大合成树脂供需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BASF决定收购Clariant的交联聚丙烯酸酯业务,这将使BASF成为生产超强吸收剂的领头羊。Clariant1997年超强吸收剂的生产能力达11.5万t/a,业务销售额接近3亿瑞士法郎(1.97亿美元)。超强吸收剂主要用于一次性尿布和其他卫生用品。BASF是世界最大的聚丙烯酸酯原料——丙烯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