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议定书规定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投融资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碳汇交易     
《财务与会计》2011,(7):35-35
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而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即因为发展工业化而制造了大量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在无法通过技术革新把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时,  相似文献   

3.
CCS技术对于控制和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CS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困难。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对于二氧化碳碳捕捉与储存有着初步的思路,但没有明确规定CCS是否可以作为缔约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CCS技术对传统国际法的多个领域都造成了冲击,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应当对《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部分条款进行宽泛的解释,并将CCS有关法律问题纳入到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变化立法之中。  相似文献   

4.
正一、碳排放权及其交易概述(一)碳排放权碳排放权又称"温室气体排放权"。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以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规定发达国家必须完成的碳减排任务。议定书为帮发达国家顺利实现减排,制定了三种灵活机制,其中一种涉及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机制是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允许附件1国家的政府或者私人经济实体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以换取投资项目产生的部分和全部温室气体减排额度,作为其履行减排义  相似文献   

5.
金鑫 《活力》2014,(21):43-43
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现状 1997年,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签署《京都议定书》,承诺于2008年--2012年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实现平均减排5.2%,以欧盟为主的经济体率先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近年来,全球碳市场交易量持续增长,至2013年实现交易总量104.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总额约549.8亿美元。《京都议定书》中虽未对发展中国家做硬性要求,但我国一直积极参加国际节能减排,2009年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至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较2005年水平降低40%—60%”的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一、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简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京都议定书》的协定暂时不承担温室气体强制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中设定的三种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涉及到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排放权交  相似文献   

7.
沈建芳 《质量春秋》2008,(11):12-13
随着全球油价上涨、资源能源消耗的日益紧张。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课题。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设定了议程,并就谈判结束时间等达成一致。2008年7月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八国峰会中发达国家元首同意将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50%作为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京都议定书》2月16日生效之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江表示,中国将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承诺的义务。同时希望发达国家在率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CDM机制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 碳排放权交易是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协议减排的国家承诺在一定时期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这些国家在控制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将排放份额分配给国内的机构或企业。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如果不能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全球大多数国家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可以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提供了商机.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类型.未来,中国发电、冶炼等能耗大的企业可能也将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中国企业投身"碳产业"并积极开展CDM项目,将不仅是抢占商机的需要,可能更是未来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企业》2008,(10):11-14
自1990年启动国际气候谈判以来,围绕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分担等问题的国际政治谈判日趋激烈。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环境、经济和政治的混合体。其中,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更是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外交的一个缩影。众所周知,备受各方广泛接受的《京都议定书》2012年行将到期,关于2012年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准则,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为这个准则寻求各种可行的蓝本。  相似文献   

12.
由人为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南非班德一揽子决议”的通过和实施,作为主要碳排放源的企业组织正在以巨大的热情关注和参与碳减排活动,尤其是推出的各种碳交易制度为吸纳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搭建了很好的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3.
浅谈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1997年12月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目标,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需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2%。《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采用排放权交易(ET)、联合履行(J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等三种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4.
黄岚  陈文韬 《科技与企业》2014,(16):163-163
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保护政策。《京都议定书》要求,从2008年到2012年,欧盟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要比1990年的排放量低8%。为了帮助其成员国履行减排承诺,欧盟制定了排放交易体系。本文借鉴此种交易在微观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交通运输行业中对家用轿车碳排放的控制政策,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现行的汽油税和单双号限行政策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京都议定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旨在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它针对发达国家首次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面对日益升温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澳新总理陆克文在宣誓就任当天就签署文件批准了议定书。该行为受一系列深刻的国内因素的影响与支配,是新政府综合考虑各方面利弊条件后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2年以来,全球联合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涉及面广,意义深远,影响最大。《京都议定书》针对发达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指标和时间表,还引入了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这三种机制催生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来说,《京都议定书》意味着更大的压力,更多的机遇,更强的鞭策力……缤纷炫目的商品家族里又诞生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新成员——二氧化碳减排额。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温变暖使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变得十分必要,由《京都议定书》催生出来的以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权为主的国际碳市场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本文从经济理论出发,分析了国际碳市场的形成基础和运行条件,通过对该市场现状的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并对我国如何发展碳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更正     
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20.
马金花 《财会月刊》2012,(18):29-31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3种温室气体减排途径之一,用于帮助发达国家以最小成本方式实现温室气体限控和减排义务,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型融资机制。本文以我国现阶段CDM项目发展现状为背景,具体针对宁夏CDM项目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