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打全面战争也非右翼所愿。他们希望战争可以控制,打一场可以控制的局部战争,符合他们的利益,也满足他们解除和平宪法枷锁,完成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周峰 《环球财经》2009,(10):28-29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对于目前略显稳固的中美日三角关系,鸠山可能会微调,民主党可能比自民党更加积极地发展对华关系,但未必会出现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3.
4.
从“对日新思维”看中国的国民性和外交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日关系新思维”主张中国通过压制民族感情、牺牲民族利益的做法去取悦日本 ,要求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战略上对日本做出全面让步以换取日方的“善意” ,不仅背离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而且是注定失败、自取其辱的一相情愿。日本侵华战争的认罪赔偿问题远未解决 ,非但不能搁置 ,而且要大讲特讲 ,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民族虚无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围剿、对民族精神的扼杀和对民族感情的压抑导致国民性的扭曲 ,甚至丧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必不可少的血性、刚毅、勇猛和豪迈。中国传统文化所倡扬的忍让之道完全不能适应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行为规范的现代国际社会 ,非但不能博得理解和称道 ,反而被认为是软弱无能而招致欺凌。让侵害者付出不可承受之代价是民族自保的生存之道 ,而犯我必究、决不姑息的国家威望则是使本国免受侵扰的无形战略资产 ,务必珍惜和培育。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就必须从改造国民性、反省外交哲学做起。  相似文献   

5.
6.
3月31日,桥本龙太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谈到:“实际上,从国际事务的发展来看,真正的政经分离是不可能的,政经分离只是某种形势下的暂时现象,我还是认为两国只有在政治外交上成功,才能在经济合作上取得成绩。”但事实上,他此次率团来华的目的正是想缓和中日关系,继续推动中日经济发展,并被日本经济界寄于了莫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陈功 《中国报道》2013,(9):111-111
中日政治关系目前处于极为寒冷的低谷。钓鱼岛领土争端、东海油气开采开发争议等,只是表面的导火索,两国政治转冷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被认为改变了过去西太平洋的军事平衡;日本希望借此加速推动军队正常化,而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调整,正好与日本的期望合拍。在此大背景下,中日政治关系转冷恐怕将成为长期现象。与此同时,中日经济关系也在转冷。2012年中日贸易额为3336亿美元、同比下降3.3%,自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去年9月份以来的中日关系紧张影响是主要原因。2012年日本对华出  相似文献   

8.
《现代日本经济》1988年第三期刊登了刘耘同志的一篇题为“浅析日本推进‘环日本海经济协作’的动向”的文章,对1987年以来日本方面日益热衷的“环日本海经济协作”的构想作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笔者认为,在现今的经济格局和政治形势下,该构想的提出乃至实施,必将对日本及整个东北  相似文献   

9.
战后以来,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开展政治、军事外交的回旋余地很小,特别是对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很长时期几乎只有依靠经济手段来开展外交活动。同时,战后日本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了一条“经济至上主义”的路线,又长期处在美国的政治、军事庇护之下,尽管较快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但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不大,这就不能不限制其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因此,在战后日本的“外交结构”中,经济外交占有突出的地位。本文将讨论战后至冷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的变迁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以和平友好、共同发展为对日基本政策,并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当前中日关系发展遇到困难,这与日本政府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举措失当。以及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大国主义乃至军国主义思潮一定程度的泛滥有直接关系。当然,日本人民最终是容不得右翼势力的胡作非为和各类错误思潮泛滥的。“和则两立,斗则俱伤”是两千年中日关系史提供的历史教训,需中日双方共同注意,当前尤其要注意从长远着眼,以大局为重,使中日关系的发展不受日本少数人的恶意摆布。  相似文献   

11.
结构性导航: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回顾了 14年来中国外交取得的光辉成就 ,探讨了中国外交的基本风格和基本经验。作者认为 ,紧紧围绕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 ,中国最终确立了自己“温和而坚定”的国家形象 ,“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呼之欲出 ,其过程虽然坎坷 ,但引起了举世的关注和赞赏  相似文献   

12.
“和平发展”道路。乃是我国在当代国内外条件下惟一可以采取的对外经济战略.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乃是落实这一战略的基本抉择或决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外交是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的有力措施。经过多年实践,中国的经济外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促进总体外交的发展以及推进国家各项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外交中成功的案例之一,它不仅反映出中国经济外交的特点,而且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8月30日这天,54岁的日本政治家野田佳彦,穿上一套浅色西服,系了一条偏暗的领带。在众议院及参议院分别提名他为内阁首相后,他从议员席位上站了起来,向在场的议员鞠躬。野田微胖,脸不是很平,这让听到捷报时脸上泛出的红光减退了不少。1年零3个月前,坐在他身边的菅直人  相似文献   

15.
高文峻 《特区经济》2005,(11):157-158
一、“能源外交”与“走出去”战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新亮点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实践中,近年来出现了两大新的趋势或称亮点。一是政府高层领导的外交活动目标明确,非常务实,集中围绕着国内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战略物资展开,尤其是以石油等战略能源的可持续安全供应为出发点来考虑外交活动的优先对象。二是政府大力支持下的民营及国有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有实力的企业直接走出国门,融入国际市场,在目标市场国内建立生产和营销基地。  相似文献   

16.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颖的图形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它与概念图之间既有较大差异,又有很多共同之处。之所以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因为它在整理、表述、复制、协助产生想法等方面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帮助节省时间、集中思想,使工作过程更为轻松。这是一种初步的尝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日本“印太战略”作为一种对冲战略在近年出现了显著摇摆:从针对中国的制衡性举动,到一度表现出与中国合作的姿态,再到出现成为美国“印太战略”附从的趋向。在中国、美国、日本三边互动视野下分析日本“印太战略”的波动,有助于解释中美竞争背景下美国亚太盟国对冲战略摇摆的机理。除了既有研究所强调的体系与单元结构要素,美国亚太盟国在中美间所采取的对冲战略还受美国同盟管理策略与中国对外战略姿态这两个进程性变量的共同影响。美国的同盟管理策略影响其亚太盟国对美国的追随动力。是否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则决定中国对这些国家是以克制安抚还是坚决斗争为主,进而影响到它们配合美国制衡中国的强度。二者的组合促使美国亚太盟国的对冲战略在“促美制华”“联美制华”“随美制华”“左右摇摆”“左右为难”以及“对华接触”之间摇摆变化。对美国对日同盟政策、中国对日政策态势以及日本“印太战略”调整变化的追踪梳理验证了这一判断。美国亚太盟国对冲战略的摇摆轨迹由中美两国的策略选择所共同塑造,中国对此应坚持“两手对两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崛起使中日关系产生了某些新的竞争因素,但更为日本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的崛起在经济、安全、文化交流等领域对于日本以及中日关系的积极影响,从而为中国在争取实现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对日关系,提供了一个侧面的思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支箭或成五支毒箭对于参加4月15日新经济联盟组织的新经济峰会,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有点犹豫,但他不得不给这个新经济团体的创始人、日本最大电商乐天公司(在中国被称为乐酷天)创始者三木谷浩史一个面子。安倍做党务出身,从未做过大臣,对经济的不熟悉,使他对与经济团体的交往更加慎重。和以IT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团体走得太近,自然会与产业经济团体的关系出现摩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