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东合作经济》2009,(2):29-31
为了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我市基层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基层社”)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供销社基层组织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粤府(2006)2号)和《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中委(2009)2号)精神,现对我市基层社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广东合作经济》2010,(2):49-50
各地级以上市供销合作社,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近年来,各市、县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粤府[2006]2号)精神,发挥优势积极领办农资、农产品和社区消费(综合)服务三类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动基层供销社深化改造。截至2009年底,全系统已发展专业合作社1878家,完成基层供销社改造1095个,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以土地流转为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并明确要求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这为供销合作社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和新的发展契机,我们供销合作社人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优势,乘势而上,解放思想,积极贡献,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经请示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9月中旬,市社党委书记、主任王忠,副主任黄光华川志带领各县(市、区)社主任、市社直属公司及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共13人,赴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学习考察。考察组听取了江苏省供销合作联社办公室、资产管理处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到苏果配送中心、华润苏果购物中心等地参观,认真学习了该省在社有企业改革、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参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深受启迪。  相似文献   

6.
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重大机遇,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基层社、社有企业、联合社、经营网络改造,大力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即“新网工程”),  相似文献   

7.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于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2004年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2005年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2006年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7年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供销合作社要推进开放办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2008年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广东合作经济》2010,(3):12-31
近年来,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粤府(2006)2号)精神,集中资源培育了一批规模较大和实力较强的企业。目前,全系统经省社认定的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71家(其中年销售额上亿元的36家),在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成会议提出的“确保一个增长,完成两项任务,实现三个突破”的目标,根据系统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推进网络建设等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普宁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粤府[2006]2号文件)、“广州会议”和黄华华省长提出的“四个着力”的指示精神,重视做好基础工作,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改革,加快发展,增强活力,拓宽服务,完善组织体系,理顺管理体制,改进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1.
《广东合作经济》2007,(5):48-48
10月29日,省供销合作联社下发《关于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通知》(粤供合[2007]84号),决定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选择10个在生产供应、产品购销环节与农户发生的交易量大,能够做到“生产、购销、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基层社和专业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工作,进一步增强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普宁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粤府[2006]2号文件)、“广州会议”和黄华华省长提出的“四个着力”的指示精神,重视做好基础工作,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改革,加快发展,增强活力,拓宽服务,完善组织体系,理顺管理体制,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高供销社企业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3.
中华合作时报消息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供销合作社出台意见,将通过完善四大网络体系建设,发挥系统服务“三农”功能,努力参与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东合作经济》2006,(1):F0002-F0002
2005年11月,省政府在东莞市召开了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开拓经营,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加快社有企业、基层社改革和四大网络建设步伐,增强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供销合作社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因此,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促进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供销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农民;供销合作社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有利于发展发达的农业;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社员民主管理的经济组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农村。  相似文献   

16.
《广东合作经济》2007,(3):50-5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总社)四届三次理事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县级供销合作社在“新网工程”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2007年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点,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广东合作经济》2007,(5):44-45,2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现就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黄宝 《广东合作经济》2010,(2):44-44,48
最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要求,供销合作社在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原则时,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使之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这次“新网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进行、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研究探索中国特色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律,动员全系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为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促进现代农业、便利和拓展农民消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价》2006,(7):6-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加强和改进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