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论是从国内环境法的层面还是国际环境法的层面进行考察,我们都可以认为民主参与是环境保护领域必须高举的大旗,公众参与原则作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处处渗透着民主参与的精神。但是,环境公众参与原则在实现的途径上还存在一些弊病,如公众参与的范围较窄、方式和内容在立法中原则而抽象、参与程序的可操作性不够强,公民环境法律权利的缺位以及环境与发展决策中法律机制的缺失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从厦门PX事件中所折射出的法律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环境公众参与原则实现途径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环境保护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环保工作之所以越来越重要,是因为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在趋于严重,而治理的速度和成效还不理想。这其中有我国人口多、资源缺乏、环境容量小、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落后等多种原因,但公众参与程度低是深层次原因之一。环境保护是重要的公共事务,是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群众有权参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人类在取得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进入了快速恶化的周期,大量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常以原告不适格无疾而终,一些环境侵害行为和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无法被制止.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使其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刍议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 《经济问题》2008,(6):49-5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立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具体任务.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因此,在环境立法上确认公众参与权,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逐步推进,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由此诱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其中环境群体性事件已与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一样成为三大群体性事件之一,成为抑制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对于提高政府公信力与政府形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环境公益保护制度的现状环境权益历来是各国环境保护制度的核心。环境权益具有公益权益和个体权益的双重属性,就其保护制度各国采用了不同的体例。个体权益的保护一般均纳入私权的保护范畴,各国无大差异。但是对环境公益的保护则不一致,一部分国家采取单轨式的公权保护方法,环境公益的保护是国家的责任,仅由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机关作为主体对损害环境公益的行为追究责任,其他社会个体成员不作为环境公益的保护主体。其他大多数国家如美、法、日等,在对环境公益的保护问题上采取双轨式的保护制度,除明确国家为环境公益的保护主体外,…  相似文献   

7.
阮洪 《生产力研究》2011,(12):165-166,226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环境管理公众参与制度变迁的动力、过程及条件,分析制度从初始均衡到非均衡状态的转变,指出公众参与制度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十分必要.借鉴国外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经验,发现我国公众参与制度存在许多不足,建议改进相关法律制度,希望完善我国在此领域的立法,推进政府的管理,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为阻碍我国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问题。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需求急剧增长与当前制度化参与途径短缺同时并存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一些基层官员的寻租行为、政策失误及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农民制度化参与意识薄弱和参与能力不足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社会基础,不良社会群体与组织的影响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社会冲突论下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冲突是西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理论,科塞指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社会冲突的区别,也指出“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农村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农民的环境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司法救济对农民的环境利益保护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结果。对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通过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健全环境司法诉求渠道、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依法处置冲突等方式,来积极化解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制度是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各国基于国情而建立了不同的机制,在对各国公众参与机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国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应当明确公众范围,确定公众参与的内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方式,并设计合理的公众参与程序.明确公众参与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5,(9)
当前环境污染和环境公平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不公平会加剧社会不公平,进而影响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现代生态治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要解决环境不公平问题需要公众积极、有效的参与。文章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的现状,并指出提高公众参与的建议,主要包括提高公众环境参与意识,加强电子信息化建设,拓宽参与渠道,完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3.
董寅 《经济研究导刊》2011,(25):263-264
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社会矛盾一旦遇到"导火索",就容易爆发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严重威胁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基层政权的稳定。因此,通过运用政治学分析方法分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以及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对于妥善有效地处置和化解群体性矛盾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王红 《经济论坛》2009,(12):20-23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然后通过2006年汽车产业链的调查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分析的视角,讨论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义、现状与不足,最后针对中国公众‘笑注不参与”的特点,找出了理性生态人“三位一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梁文莉 《经济师》2005,(10):78-79
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文章分析了该原则的内涵与法律基础,总结各国及国际法律文件对其的规定情况,指出公众参与原则的确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提出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众参与的洪湖湿地环境保护博弈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围湖造田、围网养殖、过度捕捞对洪湖渔业资源与湿地资源的掠夺性破坏,以及过度使用所带来的环境严重污染,使洪湖治理成为必然.文章揭示了洪湖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症结,从公众参与视角揭示了政府与公众在治理环境中的博弈机理.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公众环境意识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7月,为获取河北省公众环境意识方面的第一手资源数据和相关信息,对河北省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做出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进而探索增强与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对策措施,河北省环保局和河北科技大学共同组织了河北省公众环境意识现状调查。调查范围覆盖河北省行政区划内的11个地级市。调查对象为省内11个地市10~69岁的公众群体;其中成人组16~65岁,少年组10~15岁。调查问卷以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组织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并根据我省情况做适当修改。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PPS)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明确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作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公众参与。通过长沙市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长沙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水平及其他省市乃至国家"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杨采芹 《经济师》2008,(1):63-64
文章从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并从前提、支撑、经验保证等几个方面对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途径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28日,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条例》明确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重点排污单位和违法企业名单,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结果等环境信息;对属于依法主动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