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特殊性。正确认识并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特殊性,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特殊性(一)国有企业的改制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有所不同,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不可动摇的一条准则。现代企业制度是先进的组织制度,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现代企业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如何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项正在探索的艰巨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公司化的推行,在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主要由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而成或者新建并由国家控股。它们仍属于国有公司,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对国有企业的改造就是在国有企业内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即成立股份制企业。股份制公司与原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相比,具有筹集资本容易、适于规模经营、灵活性大、自主性强等特点,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制企业是最适合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企业形式,能创造出比原国有企业形式更好的效益,具有最佳的运营效率,如四川长虹、湖北兴化、山…  相似文献   

3.
朱洪亮 《新智慧》2000,(2):13-14
建立以股份公司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础。然而,纵观这几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尽管许多企业已经具有了股份公司的形式,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经营效益低下的局面。笔认为,财务管理观念与方式落后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借鉴西方发展公司财务管理的成功经验,笔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建立适合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而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关键政企分开这个老大难问题,往往是国有企业改革难以真正认识的问题,本文试从政企分开有原因、内涵和具体要求方面来重新认识政企分开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效益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近年来,不少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而企业严重亏损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扭亏增盈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个政治问题。当前解决企业亏损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兼并,组建集团,改制、分立、合资、租赁等形式,使企业资源按市场需求优化配置,对一些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股流通,一直是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禁区。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承包制直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股份制改造,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由于具有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优点,被认为是高级和完备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国有企业在改造成为股份公司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国有股这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的体制和形式,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例》第3条规定:“企业财产即企业国有资产”。“财产”,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都是法律意义上的用语,但在用法上有区别。在英美法系国家,财产一词指财产所有权。一个没有形成权利而仅仅是事实上被占有的物,并不是财产。在此意义上,财产与没有…  相似文献   

8.
今年,中央和国务院将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斜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这是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客观要求,是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企生制度的内涵,探讨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八大误区入手,提出了一些政策型对策,最后指出,只有加快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才能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通过对现代企业制度本质的分析和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回顾及对美国和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差异比较,提出了摆在中国改革家面前的双重重任:一是解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遇到的各种经济和技术困难;二是实现中国传统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融合。同时指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导致国有企业游戏规则与市场经济法则的不相容,使得国有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与高效率之间产生了矛盾,国有企业也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过程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来,这一改革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推进的。开始,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有些地方和企业创造了许多扩权的经营形式,直到全国大范围地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段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行的,而这一思路又是同当时我国整个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框架相联系的。经过这一阶段的改革,使我国国有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企业地位也从行政  相似文献   

12.
一、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法国国有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设施和面向社会的基础工业部门的国有企业,他们的经营活动是非盈利性的,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质,国家对这类企业采取直接经营与管理;另一类是盈利性的,处于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之中,政府对这类企业直接控制较小,一般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控制,其经营方式与私人企业基本相同.都是以市场规则调节其运行。二、以股份制形式控制国有企业。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股份特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国家通过任免国有企业董事长和参与企业董事会以及同企业签…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员工和经营的激励和激励机制问题,关系到员工和经营积极性的发挥及企业的兴衰,是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本主要从企业员工和经营形成激励的原因、形式、层次等方面对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脱困的关键在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要脱困,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架构,而且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绩效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脱困再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重点和热点。实践已经证明,国有企业改革对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场涉及企业深层次问题和社会诸多方面的深刻革命。金融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飞速发展,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集团相继组建。股份制企业集团是新型的社会经济细胞,企业集团在扩大经营规模,拓展生产,实现生产要素和专业化协作体系的优化组合,增强市场况争能力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和发展是必然趋势。以国有企业为主组建的企业集团是最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集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切合我国国有型深化改革的实际,进一步论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捣好国有企业的根本途径,尤其是介绍了几年来由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一些重点问题,最后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坚持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不能照般国外做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将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这是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制度上的一次革命。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新型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组织经营方式。它与国有企业相比,产权关系不同,内部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不同。因此,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后,如何认识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任务和作用,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如何改变,这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保险投资的问题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以“放权让利”为主要方针对国有企业体制进行改革之后,股份制这一潮流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管理层的青睐。保险投资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实施,都离不开政府进行经济政策的干预和引导。本文对我国保险企业的股份制形式和保险企业外部环境的政府干预进行分析,旨在弥补我国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正>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都要为国有企业稳步走向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本文拟就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文化建设加以阐述。一、现代经济和文化一体化是时代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