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北方国贸名酒销售公司总经理刘清法曾说过这么~句话:经销商只有创新才能活下来。这也是很多成功经销商的共同理念。后来在总结这些成功者的经验时,发现他们很多相似之处,即有超前的思路、完善的管理模式等等。总结经销商失败的案例,每个经销商都有不同的“死法”,这也可以说是“幸福的经销商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经销商各有各的不幸”。经销商破产,会对厂商双方都产生影响,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销商在思路、操作和厂家关系上的失误案例,希望能对厂家、商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们评价一个经销商在同业中的地位.往往从“硬资产”和“软资产”两方面考察。硬资产,比较容易理解。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如车辆、人员、资金、储运能力、下属渠道网点等等。软资产则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例如公司品牌、行业影响力、人脉资源等等。对于厂家来说。选择经销商时。越来越青睐软资产丰富的经销商,因为这些“软性”的东西.能够减少厂家进入市场的难度,减少运营成本;对于经销商来说,  相似文献   

3.
在2006年茅台经销商联谊会上,有一道特别的风景:茅台再次以图片的形式。在会场外的显著位置,集中展示了优秀专卖店的形象。在这些图片中,云南昆明金利隆贸易公司国酒茅台俱乐部显得格外突出.这种把俱乐部和专卖店结合的创新模式,吸引了众多参会经销商的眼球。会上。作为茅台优秀专卖店代表。金利隆贸易公司详细介绍了这种模式。让大家耳目一新.有的经销商表示要把这种模式“引进”到自己的市场上。  相似文献   

4.
在厂家看来,优秀的经销商自然是能出业绩的经销商,具体点说就是打款多、进货多、重视程度高、配合工作到位等等,在日常的经销商管理工作中,厂家尤其看重经销商的进货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业务人员及经销商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7,(6):68-72
从《优秀经销商》到《优秀会员报道》再到《白金经销商》、《金销商》,我们记录着经销商的成长故事,实践着我们为经销商服务的宗旨。通过对经销商成长过程、盈利模式的报道,我们更多的是挖掘他们背后的东西,比如如何从白手起家到雄踞一方.如何‘突破瓶颈,成功转型……本期我们以“讲坛”的形式,让“金销商”们做坛主,从不同角度给大家讲述他们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拐点的想法、做法,希望这些精彩的“讲述”,能给经销商朋友们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梁剑 《华糖商情》2001,(17):10-10
“经销商不像企业.企业要顾及收益、品牌和中长期发展,而经销商,只要有利润还追求什么呢?”——这是某大厂经理在向笔者诉苦时的一段话。除了利润,经销商还要求些什么呢?4月13日,长沙的李广文先生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儿:“厂家都把经销商看成了什么——铺市的工具,还是靠厂家施舍利润才能活下去的寄生者?经销商是独立的,经销商群体也是独立的,经销商要靠利润生存,但这个利润是经销商的“工资”,它只是经销商价值的一小部分。除了赚钱,我们更渴望尊重,被厂家尊重,这个尊重并不仅仅是几个点的年终返利。”  相似文献   

7.
按照常规的培训教程.在厂家业务人员第一次上门拜访经销商时,自然不能空着手去,得带上些东西,计有如下物品:名片;企业介绍资料;产品资料;价格表;市场启动方案;合同样本,样品等等。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6,(32):22-22
经销商的“赢利模式”是目前行业里热点的研究课题,也是广大经销商最关心的问题。本期“经销商问卷调查报告”就对“影响经销商赢利的因素”展开详细调查,所设问题有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胡新刚”这个名字之所以引起本刊记者关注是因为他的两大特点:第一,他代理着国内糖果市场上半数左右的名牌产品.如冠生园、金莎、阿尔卑斯、马大姐、金冠、黎祥等等,经销的品种更是达到了一千多个;第二.他是个双栖明星.身兼经销商、零售商双重身份,并且都做得有声有色。作为经销商,他与企业、卖场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作为零售商.他建设的连锁零食店已经成为成都休闲食品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自5月16日起.五粮液经销商手里陆续接到了一份厂里下发的通知(本文称其为:5&;#183;16通知),篇幅不长但具爆炸性:注销国内数个省市的29家经销商的品牌经销权,即日起停止协议酒供应,不再享有五粮液公司相关部门的服务:另有3家经销商被点名批评。五粮液“清理门户”的消息不胫而走.经销商一片哗然.也让五粮液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7,(3):14-14
长期以来,生产厂家都把消费者当成终极顾客,把经销商当成渠道,亦即中转站,结果将自己的营销战线越拉越长:从经销商到二批商/三批商,再到零售商,最后是消费者。从线上的广告策划、传播、沟通、广宣.到线下各种销售促进和激励,厂家也步入了越来越深的“营销陷阱”。以至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不少厂家营销人队伍中.高层顾首顾不了尾.中层以费用换销量,中下层干脆做假,而经销商转而“用心”截留费用。这一切表面上看起来.是厂家的营销管理不够全面,事实上.厂家如果不认清自己的“终极顾客”,管理提升就会失去对象。  相似文献   

12.
《糖烟酒周刊》2005,(39):36-41
白酒行业正处于一个超级经销商诞生的时代。可以说,在相当长时间内,白酒行业经销商的角色不会消亡,但是和生产行业一样,少数品牌占领多数市场是必然趋势。白酒业经销商也是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或者阶层.这个行业也会出现相当的集中度,集中的结果就是出现一批超级经销商:到目前为止,白酒经销商当中已经出现了一批这样的经销商。  相似文献   

13.
刘湛 《连锁与特许》2008,(10):51-52
说中国企业从管理到产品都具有“草根性”,主要有两个特性:一是繁殖能力强,二是抗风险能力弱。父带子入行,师傅带徒弟入行,合伙人相继各自独立,经销商转变成生产商等等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南京、杭州、石家庄、郑州,由《糖烟酒周刊》杂志社和中国糖酒业优秀经销商俱乐部联合主办“中国糖酒业经销商发展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受到了经销商朋友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广泛支持。“论坛”架起了经销商和营销专家沟通的桥梁,经销商在专家授课中获取了知识与技巧,还在和专家的面对面交流中。找到了解决当前经营难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桂辉 《华商》2011,(9):31-31
在桂林市百货尤其是家电市场,他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办公室墙上的一块块奖牌镌刻了他从商的深深的足迹:连续6年被美的集团评为“四星级经销商”、“优秀代理商”、“十佳特殊代理商”、“守信用单位”;  相似文献   

16.
黄更 《糖烟酒周刊》2004,(47):B023-B023
2004年11月21日下午,中国糖酒业优秀经销商俱乐部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42家经销商获得了“中国糖酒业优秀经销商俱乐部优秀会员”称号(见附表)。“优秀会员”除了具备浙商开拓能力强的共同优势外,还具有强劲的资源整合能力,商源、汉根、津禧等公司都是整合资源的高手,他们既能够充分利用上游企业的产品、品牌优势,又善于吸纳下游分销商的力量,同时掌控着丰富的终端资源。  相似文献   

17.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5,(4):B020-B020
在中国糖酒业经销商发展论坛(浙江站)的活动中,杭州华糖酒业有限公司被我刊授予“中国糖酒业优秀经销商”称号。众所周知,浙江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终端投入的费用也是水涨船高。而杭州华糖酒业有限公司能够脱颖而出,完全取决于他们独特的市场操作手法,以及为商家考虑的运营策略。有句话说的好,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华糖酒业有限公司朱士勇总经理(以下简称“朱总”)总结就是:给分销商创造各种机会,然后让下游商家轻松赚钱。  相似文献   

18.
以缩短渠道、加强服务功能为使命的渠道革命悄悄在中国兴起.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度分销、厂家直销等模式日渐成熟.商超、大卖场的集中涌现使整个销售渠道扁平化: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越来越多。市场环境的变化决定了经销商原先充当从制造商到终端“搬运工”的运营方式已经落伍.决定了经销商必须利用自身优势与消费者、终端和当地社会资源“亲密接触”.以“服务提供商”的身份联接制造商和消费者.通过对“服务型”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来获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意味着“两极分化”将成为经销商发展的大趋势.而存在的模式必将慢慢分化为具有不同赢利模式的营销商务公司和个体经销商。深度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成为区域强势品牌.其最终结果是令厂商双方共同获取利益。然而由厂商主导的深度营销,引发了厂商之间的思想意识冲突、资源投入的冲突、工作分工的冲突、设备等使用的冲突、利益分配的冲突等新矛盾。解决的根本在于厂商之间达成共赢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竞争升级,有实力的频道开始加强资源争夺:在资本、网络之外,不少电视台开始追求栏目、电视剧、活动、赛事的独家资源。最抢眼的是,在省级卫视群中.重庆卫视先行一步.于2004年7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门为本土经销商和全国客户提供双向服务的战略性组织——“经销商战略联盟”,率先打出“销售渠道”的资源掌控牌.在卫星电视全面营销时代具有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论企业如何个性化,变中仍有不变的基因,个性中仍有共性的成分。任何企业做到优秀和领先一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糖酒行业的经销商也是一样。领袖经销商栏目自创办以来,采访了十几位规模较大、相对比较优秀的经销商,本文对这些优秀经销商的观念和做法做了一些归纳,提炼出了一些共性的东西,希望从中找到他们做大的某些原因,为糖酒行业经销商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一些素材、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