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全 《中国经贸》2008,(5):14-14
韩资企业在山东沿海遭遇信誉危机,2007年下半年开始.多家在华韩资企业上演非法撤离现象。在韩资企业集中的青岛.工人一觉醒来发现韩国老板夜半逃逸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据统计.2007年青岛共有87家韩国老板卷资逃跑。  相似文献   

2.
最近,类似于日企撤离中国、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的消息,充斥媒体。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1个月,日本对华投资下降了26.6%,美国下降了8.25%,德国下降了63.7%,荷兰下降了30,6%。就连韩国,也传来消息说韩企对华投资正在快速下降,韩国企业开始纷纷撤离中国。要知道,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3.
《新财经》2008,(5):10-10
最近一段时间,在华投资的部分韩资企业投资人在没有清算企业在华债务以及申报破产的情况下,秘密返回韩国,结束在华投资,只留下厂房和设备。韩国进出口银行在2月份发表的一份《青岛地区投资企业非法撤离现象调查》报告中说,过去五年中,青岛地区有206家韩资企业采取非正常手续撤离,其中近半数撤离的时间集中在去年。  相似文献   

4.
梁军 《亚太经济》2022,(2):70-77
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表明,近些年来,日本在华企业撤离呈增长态势,综合企业的撤离率、盈利率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最新变化判断,日本在华企业并未出现大规模撤离潮。从要素集聚视角看,中国开放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环保成本等广义要素条件的变化对企业收益率的影响是日本在华企业撤离的主因,撤离是优胜劣汰机制下失去市场竞争优势的部分日本在华企业的无奈选择。日本在华企业的撤离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太大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中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和中国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的背景下,努力发挥现有日本在华企业的作用并大力引进更优质的日本企业,对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杨丽媪 《上海经济》2006,(10):48-49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自1993年青岛啤酒海外成功上市后,短短13年间,内地公司在海外上市的总量已经突破了350家,其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40家企业成功赴海外上市,募集资金高达138亿美元。与此同时,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多伦多乃至东京、韩国等全球主要的证券交易所也开始频频造访中国,对内地企业伸出橄榄枝。随着2006年7月15日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各大证交所更是掀起一股到中国“抢客”的风潮。  相似文献   

6.
《西部论丛》2008,(9):44-45
时下,“企业过冬论”成为主基调。一方面,信贷紧缩和资本市场的衰弱使企业的资金链条日益缺乏腾挪空间,资金紧张成为民营企业的心腹大患。飞跃、凯明资金链断裂事件沸沸扬扬,重庆龙洲地产的资金困境也不过是房产业的“冰山一角”,出口加工行业陷入灭顶之灾,老板“跑跑”现象不断。另一方面,“两税合一”代表着外企“超国民待遇”的时代已过,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宣告低劳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加之环境成本、汇率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叠加,外企刮起“撤离潮”,即使留下的外企也要面临“本土化”的磨练。国企的日子也不好过。  相似文献   

7.
林华 《开放潮》2002,(11):54-55
据权威人士透露,从2001年2月9日至2002年7月17日,已经有22家外资保险公司的30家驻华代表处撤离中国。为此,日前国内一家主流媒体公开宣称,自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保险巨鳄争相抢滩中国的热潮开始降温。适时撤离一批驻华代表处,表明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收缩在华战线。洋保险缘何撤离? 完成使命。近年来,外资保险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代表处最为踊跃,而此番撤离,也多发生在这三个地方。在广东,英国保诚广州代表处、美国安泰广州代表处及加拿大宏利深圳代表处同时出现在撤离名单之上。令人震惊的是,这几家最早来到中国的详保险,在国内保险市场的知名度较高,而且都已经设立合资保险公司。其撤离的原因是合资公司已经成立并运行良好,代表处的“敲门砖”功能寿终正寝,适时撤离是正常之举。  相似文献   

8.
王平一 《北方经济》2009,(14):67-68
自2007年下半年起,在我国的一些韩国企业,不顾中国的利益,擅自非法撤离。这种情况对中国企业和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对非法撤离的韩国企业实施及时有效的制裁和处理,从根本上遏制外资恶意撤逃的现象,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2022年新年伊始,韩国彩妆品牌悦诗风吟(innisfree)在中国市场“大撤店”,成为继伊蒂之屋、Skinfood后又一个撤离中国市场的韩国美妆品牌。此前,号称日本平价彩妆第一品牌的凯朵(KATE)也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撤店,而这些日韩平价化妆品被誉为学生党和“吃土少女”的福音,曾经掏空了年轻人的钱包。日韩小清新们的“不败传说”为什么不灵了?国货彩妆的春天要来了吗?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铜、铝、钢、玻璃等大宗原材料的国内国际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部分商品的价格涨幅甚至超过一倍。从目前的情况看,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大部分被生产厂商“硬扛”了下来。值得警惕的是,已有不少中小制造业企业因此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风险。同时,在消费品的终端,也有因价格传导而出现价格上涨的势头。涨价潮下,暗流涌动,博弈加剧。政府也已关注到了上述情况。4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4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与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相似文献   

11.
省内     
乳山打造升级版“农超对接”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乳山市农业发展的长期诉求。在全省率先实施“农超对接”后,乳山开始谋划国际升级版“农超对接”。目前,全市共有26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和100多家涉外农资企业,与日本、韩国等5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直供关系。该市先后获得25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及“乳山牡蛎”、“乳山大姜”、“乳山茶叶”3个国家地理商标认证。  相似文献   

12.
长袖善舞灵活调整韩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营销艺术孙晓芹韩国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型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的70%是依靠对外贸易实现的。韩国从60年代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30多年来,举国上下在以“五大洲为舞台”、“在全世界做买卖”等口号鼓舞下,建立了一套健...  相似文献   

13.
姜菲 《辽宁经济》2009,(7):53-53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从2008年6月开始.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家金融机构被政府接管或申请倒闭。境外大型金融机构出现“倒闭潮”.警示我国金融机构不但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提高市场判断能力和投资能力.也要切实做好机构自身的风险防范.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1,(5):12-12
在“渝洽会”中韩汽车产业(重庆)对接洽谈会上,韩国汽车工业协会带领现代、GEN等12家韩国车企,与我市30余家汽摩装配零部件企业进行现场对接,并达成初步采购意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重庆-韩国友好周吸引了数十家韩国企业来渝投石问路。当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接受了多家韩国媒体的集中采访,他分析了韩国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5月99辆汽车的总销量,令日本三菱汽车颜面扫地,这家跨国公司不得不于7月宣布撤离韩国市场。"走麦城"何止是以顽强著称的日本汽车企业,零售、IT等行业,退出韩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名单还在增加,他们同样感觉到"韩"气逼人。"身土不二"的韩国消费者"支持国货是韩国人的普遍消费观,外来的企业进入韩国市场的第一道门槛,就是他们发现根本撬不动韩国人的钱袋子。"韩国学者郑光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一些地区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实践来看,不少企业改制后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管理“空档”问题,主要表现在:1.管理机制上的“空档”企业改制以后,过去来自政府部门的传统管理体制开始消失,然而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却并没有如期迅速形成。股份制企业理应有的现代契约、制衡机制,还无法一下子形成;新的企业管理机构,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不可能一下子便运转自如;体现在决策、经营、用人、监督等方面的企业管理机制也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管理机制上出现“空档”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权力过分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约束,企业运行风险高…  相似文献   

18.
徐忠友 《浙江经济》2009,(14):63-63
纵观浙商办企业,大多数是从“一间厂房、一个工人、一台机器、一个产品”的“四合一工厂”开始的。特别是老一代浙商,绝大多数都是农民,有的人连小学也没读完,自然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谈到著书,在几十年前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那是怎样开始的呢?走访了多家企业老板后发现,这跟他们所创办企业的发展和后期的学习总结,甚至研究是密切相连的。  相似文献   

19.
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而言,2008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在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这一中国企业中的优秀群体出现了巨大的分化。在百强榜上,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板块出现行业性的“大撤退”,百强企业分别较2007年减少了7家、4家和5家;而煤炭板块则“异军突起”,百强企业比2007年增加了8家。  相似文献   

20.
招投标动态     
《中国招标》2013,(5):53-55
湖北:重拳打击招投标违规行为近日,湖北省纪委、监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2年工程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和药品采购招投标违规问题查处情况,31家企业因出借资质、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被列入"黑名单"。2012年,湖北在全省开展了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工作。经排查发现问题项目43个、企业75家。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对36家没履行投标文件承诺的企业、1家无故放弃中标资格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并对无故放弃中标资格企业的投标保证金予以没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